向学辉
摘要: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物理;教学;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相应借助各种教具来增强自身对物理知识讲解的效率,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学生自制物理教具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方式,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原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活跃课堂气氛。如,学生在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压力作用的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气球,让学生猜想,如果人站在气球上,学生会说:“气球会爆炸”。然后教师可以让一个敢于尝试的学生给大家演示。当学生踩到气球的瞬间,气球爆炸了。然后教师再询问学生,如果将气球拼凑出一个平面,然后在上面放一个木板,再让这位学生站在木板上,气球是否还会爆炸?这个问题很快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热情,有的学生会说会爆炸,有的则无法确定。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演示,发现站上去后,气球没有爆炸,这一现象立马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对压力作用的效果进行猜想和探究。并且通过自制教具能够巧妙设疑,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主动探究思考。通过教具的演示,学生会积极动脑,认真观察,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讲解上,此时,教师再引入新知识,就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過教学实践发现,现在的初中生对现有的实验仪器往往没有什么新鲜感,对已经摆好的仪器也没有动手的欲望,一般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而不会主动地进行探究。当学生看到教师自己制作的仪器或学生制作的仪器时,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他们非常想知道这一教具是怎么制作的,又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别人能制出这个工具而自己却不能。例如,在讲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时,教师在讲台上操作实验仪器,可只有前两排的学生能看到指针的摆动,而后面的学生就无法看到。
三、自制教具能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受条件限制而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例如,当教室内外空气湿度大时,若用实验室所配的金属验电器演示该实验,则现象不明显。每次实验时都要用电吹风对仪器进行加热,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自制金属验电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改进:第一,把自制好的金属验电器放置在强灯下烘烤,以减少矿泉水瓶中的水蒸气;然后,向瓶内放置一些食品干燥剂;第二,用万能胶水把有缝隙的地方密封起来。这一改进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如,教师在讲解光的色散教学时,现有实验器材无法展示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方式,教师往往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但课件毕竟不能替代实验。为此,教师利用 PVC 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了三角形透明有机玻璃盒;然后,向里面加入水并滴入少量的牛奶,以便把水变成悬浊液;再用激光笔进行实验,就可以非常明显地展示光在水三棱镜中的折射光路,效果明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自制教具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制教具不等同于仪器仿制,从开始构思到完成,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缜密思考和不断探索,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创造性,而制造出有创意的教具,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原材料,帮助我们完成许多实验,这些实验也许是在实验室无法做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拧紧盖子,瓶底用双面胶粘一小块平面镜,用手电筒照射平面镜,使光反射到墙上,用力轻轻压矿泉水瓶,使其发生形变,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相信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会在学习中不断得以培养。
综上所述,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自制教具做物理实验,准备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富有吸引力它可以自制教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补充和丰富实验室的器材最重要的是师生在此过程冲不仅获得了知识,还会感受到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