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麟
听课是教师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以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情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它也是教科研活动,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手段,使我们的教学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
一、听
1.听上课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理解。
我们在听课之前先要掌握《课标》中对教材的具体要求,再了解上课的教学风格和上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然后进行听课。
2.听上课教师的示范讲解及术语的运用。
课堂教学大多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传递信息,尤其是新授课,教师示范讲解是否科学、言简意明,让学生很快理解并会意去练习,非常重要,并且教师准确的术语,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引导组织学生会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听上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通过听这些,让我们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
二、看
1.看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1)看上课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教案与教学过程是衔接或有其他临时变动,并通过教案与教学过程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突破,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得当或先进。
(2)看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目标达成率高,这不仅要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理解、掌握和运用,而且要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的掌握及较合理的学练方法掌握和良好行为习惯和端正的思想品质。
(3)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上课的过程中,上课教师的口令是否宏亮,示范动作是否标准优美,讲解是否简明扼要,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
2.看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如何得到发挥。
3.看场地器材的布置:在教学的预设过程中,场地器材的布置也能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安全重要性的重视及考虑问题的周密细致的情况。
三、记
在听课过程中,记录下所听、所看、所想的内容,有条件话可以通过录像设备记录下上课的全过程;在记录的过程中,对开课的类型,上课的时间、班级及学生情况、执教者、教学内容,学生的练习时间、运动负荷、教与学的方法及问题与不足都有记录,当然在听课记录过程中,要有重点,有分析,尤其是对后进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安全措施,保护与帮助方法,行进的教法与学法有详细的记录。
四、想
前面有“听”,“看”,“记”的过程,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有想,想这一节就当时的条件下,给我来上,自己如何设计,如何去组织教学。自己的预设和课堂效果与其相比又如何?还想一想所听这节课有什么特色,或有大的失误或小的瑕疵,或有什么教学创新;想一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方法是否灵活,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怎样等等。
五、谈
就是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与上课教师谈这节课的特色与创新。谈自己受这节课的启迪与学到的经验,再与上课教师谈一谈自己的建议与想法。课后还要与学生谈一谈通过这节课有何收获,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程度和目标达成情况,最后与其他听课者谈一谈这节课教学设计与听课感受及课中不足之处。
六、思
即听课后反思,听完以后对听课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与被听教师进行交流,写好听课反思总结,做到借其长为我所用,见其短以之为签;把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听课后反思的着眼点,虚心学习他人课中的亮点;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正确对待课中出现的问題,善于研讨,客观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不足,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吸取他人有益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