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探讨

2017-09-23 07:17徐欣欣关忠王超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血病骨髓

徐欣欣,关忠,王超

1.淄博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山东淄博 255036;2.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 255036

*论著*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探讨

徐欣欣1,关忠1,王超2

1.淄博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山东淄博 255036;2.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 255036

目的 观察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严格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CAG的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25例,使用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过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00%)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相比,观察组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与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以及广泛使用。

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最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异质性增生、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等均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1-2]。其具有病态造血、容易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特点,尤其是对于老年中高危患者而言,由于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3]。目前,临床上并未有该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因此,预防疾病的发生效果较差。有研究学者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先针对其年龄、体能、预后等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实施个体化治疗[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案较为多样化,其中最常采用的是CAG方案化疗,但是并未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认为DNA甲基化异常使抑癌基因失活,是MD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一发现使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成为治疗 MDS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该文就以该药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作研究分析,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患者50例,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观察对象: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中,难治性贫血有12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有1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有1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有1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女性10例,男性15例,该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49.34±3.48)岁,病程最长为42个月,最短为3个月,平均病程(22.18±2.54)个月。观察组:女性12例,男性13例,该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9.95±3.37)岁,病程最长为 43个月,最短为2个月,平均病程(22.54±2.64)个月。以《血液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检查,全部确诊都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且其与家属均同意签署就医协议书。排除标准:恶性血液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对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女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数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AG方案进行化疗,具体药物为:盐酸阿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60196)、阿糖胞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药准字Sl9990049)。阿拉克霉素的剂量为14 mg/(m2·d),1~4 d;阿糖胞苷剂量为10 mg/(m2·12 h),1~14 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剂量为 200 μg/(m2·d),皮下注射,化疗前1 d开始应用,用至化疗结束,当中性粒细胞>20× 109/L时,暂时减少或停用。

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地西他滨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48)+半量CAG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地西他滨剂量为15 mg/(m2·d),静脉滴注>1 h,持续5 d,半量CAG方案具体用法为:阿拉克霉素的剂量为10 mg/d,3~6 d;阿糖胞苷剂量为10 mg/(m2·12 h),3~9 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剂量为 200 μg/(m2·d),皮下注射,当中性粒细胞>20×109/L时,暂时减少或停用。

以上方案均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血液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作为诊断依据,将其分为3个部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5]。完全缓解:患者经过用药后,临床中无病态造血,并且诊断结果达到上述标准;部分缓解:患者经过用药后,临床中仍存在着病态造血,但是诊断结果达到上述标准;未缓解:患者经过用药后,临床中病态造血未有任何回转或持续加重,并且诊断结果未达上诉标准。总有效率等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相加总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记录。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计数资料的检验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检验则选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采用CAG方案对患者进行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使用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经比较,观察组的效果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对照组所有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有:感染2例,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3例,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有:感染1例,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0例,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对照组较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常规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较差于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白细胞(×109/L)治疗前 治疗后血小板(g/L)治疗前 治疗后血红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P 3.54±0.24 3.61±0.27 0.96>0.05 4.25±0.13 5.67±0.81 8.65<0.05 32.81±1.51 33.27±1.21 1.18>0.05 81.34±2.17 94.61±3.47 16.21<0.05 85.61±0.84 85.17±0.54 2.20>0.05 101.31±3.29 107.61±3.64 6.42<0.05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中一系或多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以及有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其属于后天异质性克隆性疾病,因此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则是该疾病的基本病变,从而致使疾病恶性转化危险增高,部分患者最终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6-7]。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治疗已经由以往的单纯CAG等化疗方案逐渐地向单用或联合应用地西他滨治疗转化了,并且,根据该文研究数据显示,使用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较优于使用CAG化疗方案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地西他滨(DCA)属于去甲基化药物,其又称为5-杂氮-2-脱氧胞苷,主要是通过对DNMT进行抑制,从而使其他生物学的效应能够完全发挥,降低DNA甲基化水平,进而使已经沉默的表观抑癌得以有效计划[8-9]。并且,该药物还能将细胞毒性完全发挥,这样能够让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呈现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损伤。地西他滨还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之外疾病的有效药物,其对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10-11]。有动物实验,地西他滨的抗白血病的效果比之阿糖胞苷的效果较强,其半衰期时间一般在15~25 min,且由于该药物某些机制经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1)的释放后,可以有效减轻对人类急性白血病P21WAF的抑制,进而让甲基化不需要P21WAFI催促剂,因此,HDAC、DCA抑制剂联合能够使染色质改变增加及有效抑制无甲基化肿瘤基因的反应[12]。较低浓度的地西他滨能够将去甲基化的作用完全发挥,而较高浓度的地西他滨作用于细胞时,具有直接杀伤作用。CAG化疗方案主要是由低剂量的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合而成,其常用于各种预后不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比如复发性白血病、继发性白血病以及老年性白血病等,是一个将诱导分化、凋亡及化疗结合为一体并发挥明显协同效应的方案。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其耐药性变差,且还具有发病慢、乏力等特征,伴随着肝、肾等脏器疾病,从而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较慢[13]。因此,若在方案中将剂量加大则容易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但若将剂量调小,虽然可提升患者的耐受性,但不能保证较好的疗效。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CAG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之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可以耐受。

地西他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DNA去甲化作用,还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的作用,使血常规的变化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该文数据中对血常规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4.25±0.13)×109/L、(81.34±2.17)g/L、(101.31±3.29)g/L,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5.67±0.81)×109/L、(94.61±3.47)g/L、(107.61±3.64)g/L,两组比较,观察组血常规的改善情况相比之对照组血常规的改善情况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王旭萍等人[7]的研究结果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4.15±0.12)×109/L、(91.05±0.37)g/L、(80.15±2.19)g/L,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 (5.68±0.25)×109/L、(105.19±0.58)g/L、(95.26± 3.58)g/L,该数据与该文数据相似。因此,说明地西他滨药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使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能降低不良反应,患者耐受好,又可增加疗效,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1]田猛,范传波,王海霞.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 (24):127.

[2]李小妮,姚亚洲.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JAK2基因表达的影响 [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0): 40.

[3]陈祥云,冯献启,聂淑敏,等.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6,10(13):1890.

[4]范华,付榆,张宣,等.地西他滨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6):153.

[5]陈亚丽,郭荣,李英梅,等.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8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6):620.

[6]陈喜填,夏维林,林东,等.低剂量地西他滨序贯改良CAG方案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5):1084.

[7]王旭萍,苏丽萍.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 15.

[8]丽娜,张青兰,刘玉章,等.超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8):688.

[9]孙淑香,赵洪国,许宏,等.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 (11):902.

[10]初晓丽.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医药科学,2015,5(18):185.

[11]许倩,孙爱宁,陈苏宁,等.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7,30(3):198.

[12]林梅英,谢有科,尹芳,等.华蟾素联合沙利度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低/中危-1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571.

[13]刘晓,秦兰,李巍,等.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应用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7,23(2): 150.

Study on Curative Effect of Decitabine in 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XU Xin-xin1,GUAN Zhong1,WANG Chao2
1.Department of Hematology,Zibo Central Hospital,Zibo,Shandong Province,255036 China;2.Department of Emergency,Zibo Central Hospital,Zibo,Shandong Province,255036 China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ecitabine in 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AG plan for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decitabline and half of CAG plan for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2.00%vs 96.00%),an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decitabine in 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has a certain effect and function, which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

Dectitabine;Myelodysplastic syndrome;Curative effect

R473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7.03.03.01

2017-06-03;

2017-06-20

徐欣欣(1978-),女,山东烟台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血液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血病骨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血常规解读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