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兰
摘 要:在课堂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的最大努力方向。文章从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出发,综合运用教学手段,从课堂示教到素质教育渗透等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堂示教;应急教育;素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一直以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课都处于劣势,一直被忽视,部分师生认为它可有可无,只有理论才是考试的重点,在“分数为第一指标”的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的地位一降再降,课时一再被挤压。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老师。实验课的教学,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重视实验操作,把实验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好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充分体现,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效果。
一、重视课堂教学
1.重视课堂示教
百闻不如一见,对于课本的实验步骤,学生看得再多,记得再熟悉,也不如直接看老师操作来得直观,所以实验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教非常重要。有的教师总想着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动手练习,简单地示范一下就让学生开始实验,结果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对实验操作一知半解,互相之间问来问去,老师也是被问得满头大汗,实验效果不理想,得不偿失。还有的教师觉得课本已经把实验步骤写得很详细了,不必再重复讲。如果教师这样想的话,课本的教学内容也讲得很清楚了,难道学生自学就可以了,也不需要老师上课了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砍柴人,如果柴刀钝了,即使花的时间很多也砍不了多少柴;如果用点时间把刀磨快了,也能多砍柴,把磨刀用去的时间找回来。我们的实验前示教也是一样,仔细地把要点讲清楚,学生开展实验就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2.重视实验教学方式创新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很好。但是,化学实验室数量少,不可能每个班级都经常做实验,大部分的实验现象只能是“纸上谈兵”。随着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专家推行微课教学,把一些重点、难点做成微课,把不方便在课堂上开展的实验,让教师在实验室操作,拍成录像,讲到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播放,既可以不受教学场地的影响,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一举两得。例如,“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考虑到浓硫酸的危险性,实验过程还会产生刺激性黑烟,所以不适合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但是教师将其拍成录像做成微课,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白色的蔗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变成黑色的炭,对脱水性的实质掌握情况非常好。
二、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1.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实验前的准备
在实验开始前,我会在课堂提问本次实验课用到的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相关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是哪些,滤纸的折叠是怎样的。通过提问,促使学生重视实验前的预习,加深其对实验操作的认识,不定期地抽取不同学生,让人人都有被提问的危机感,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记录下来,下次再问,一直到他们能够回答出来为止,促使全班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操作要点。
2.不定时地开展课堂小竞赛
在实验结束之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实验,我会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小竞赛,其他的学生做裁判。对操作又快又规范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相应奖励。例如“生理盐水的配制”实验,我随机抽了两位学生到台上进行竞赛,台下的学生作为裁判,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共同指出。这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
化学实验注重严谨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有各种实验数据和现象,都需要及时地记录下来,课后还要进行整理,通过整理,验证课本理论讲述的内容,等于又进行了一次内容的复习。要想促使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及时指正,如果教师自己都不重视,那么学生更加会马虎对待。
三、实验中耐心对待学生的各类情况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会有各种小情况出现,如打坏了试管,打坏了量筒等,老师肯定会因为损耗大而觉得心痛,甚至发火,给学生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我們要冷静下来,问清楚情况,如果学生是无意之下打坏的,可以原谅,要求其以后爱护实验仪器;如果学生是因为不遵守实验室要求,轻率地对待实验而打坏仪器,要严肃批评。现在的学生在家中大多不做家务劳动,动手能力较差。有时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很无奈,例如点酒精灯,有的女生甚至举手叫老师,说不敢用打火机点酒精灯。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耐心问清楚情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火,认为学生故意捉弄老师,这样会伤害师生感情,也会让学生对老师所教的这一学科失去学习兴趣。
四、把应急教育向课堂教学渗透
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强调实验室安全,万一有突发情况怎么办,跟着长篇大论地讲述意外的应急措施,如果酒精灯着火了怎么办,手上溅到强酸、强碱怎么办。其实仔细一想,教师说那么多,学生能记得住吗?平时说得再多,学生真正遇到情况还是会手足无措,把听过的都丢一旁去了,只会乱成一团。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记住实验室应急处理?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消防演练,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几个学生扮演事故的引发者,几个学生扮演事故的处理者,在每次实验课中安排几分钟演练,每次一项内容,通过演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学生的认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五、把素质教育穿插到课堂教学
每次实验完毕,大部分学生都是一走了之,桌面没整理,坐过的凳子没放好,实验室一片狼藉,被批评时还振振有词——不是有值日生吗?依靠值日生,只能助长了学生这种坏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离开实验室时,桌面整洁,物品摆放有顺序,凳子摆放有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实验小组,下课前实验教师巡查一次,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见微知著,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素质修养,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做事杂乱无章还是有条有理,从小处就可以表现出来。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秉承节约不浪费的作风呢?个别学生想着反正不用自己花钱,药品和水电浪费与自己无关。特别是仪器的爱护,化学实验器材以玻璃仪器为主,稍不注意就容易打坏,一节课下来,损耗不少。同时,教师也需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环保,化学实验很特殊,所用到的试剂随便倒入下水道,可能会导致下水管的腐蚀,如果混在一起没有被及时冲走,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教师要教育 学生不能贪一时之便,造成实验室安全隐患。
如何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不停地探索。教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黎志梅.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4(12).
[2]黎志梅.中专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1(6).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