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准新型职业农民柔性化培育

2017-09-22 15:46张从礼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张从礼

摘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部分县域中职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存在短板,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是县域中职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向“三农”补短板,在改善供给、专业设置和输送基地上下功夫,柔性化培育入“农门”产业链人才;根植“三农”建平台,在培育网络、方式和基地建设上动脑筋,柔性化培育区域特色型人才;服务“三农”固根基,在政策扶持、培养机制和保障体制上求创新,柔性化培育落地生根型人才。根本目的就是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键词:准新型职业农民;柔性化培育;县域中职校;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97-05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前行,农业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悄然发生改变,“三农”成为聚焦富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顺利达成的突出短板。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要正确审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维持中速及中偏上速度,将直接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的缓慢增长将影响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升级,农业有效供给不足、绿色产品生产滞后,同时还要面对国外低价农产品的激烈竞争。[1]面对现状,如何让农业富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面小康,[2]就要解决农村“谁来种田、谁来服务”的问题,解决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精准扶贫缺领头人、农业创新创业缺带头人等难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农村改革,首先要解决农村“缺人”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规划、政策扶持、持续发力、梯次培养、久久为功。

一、补短板,面向“三农”,柔性化培育入“农门”产业链人才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一支生产型、服务型和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适应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广泛应用的需要,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3]县域中职校,作为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最先一公里”最近的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农”,为“三农”补人才短板,柔性化培育新型或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第一产业培养落地生根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立足自身优势,改善供给补短板

县域中职校肩负“职教富民”的重任,但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短板,表现在:一是学校所办的传统农业专业逐渐衰落、消失,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设置偏少或没有;二是面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对产业链人才的新需求研判不足;三是重视二、三产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将区域内农民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重要职责;四是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社会氛围营造不够,县域范围内,来自乡镇愿意学农的年轻人少,家长碍于面子不愿意让孩子学,进城打工的人多且收入相对较高,农门学子甚至涉农专业的毕业生不情愿再回到乡镇工作或创业等现象,造成县域中职校涉农专业萎缩或终止、招生人数持续减少。

为此,县域中职校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服务现代农业上补短板,尤其是在面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生源逐渐减少的现实下,城市职业院校凭借区位优势、更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质的师资队伍等资源占据了招生优势,县域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但县域中职校不能忽视自身独具的发展优势,不要将仅有的资源用在与城市职业学校重复发展的专业、项目之上,造成资源的重复布局与浪费。[4]要立足县域特色,另辟蹊径,在“三农”上做足文章,做到人才培养跳“农门”与入“农门”相得益彰,一方面培养跳“农门”的人才,向二、三产业输送毕业生;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熟悉本土本乡的优势,培育入“农门”人才,关注“三农”,更新办学观念,转变办学思路,从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寻求突破口,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培养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人才。

(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现代农业接班人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型农业示范基地、涉农电商龙头企业、乡村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田园综合体等创意农业将应运而生,农业全产业链价值也会随之提升。而要让这一切变为现实,就离不开培养现代农业的接班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从哪里来,县域中职校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扮演主要角色。

面向“三農”,关注“三农”,县域中职教育的举办者与管理者首先要明晰办学宗旨,明确工作重点,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准新型职业农民”,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因此,专业建设要调结构、补短板,注重优先设置服务“三农”的专业,如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特色水产、园艺及园林工程、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涉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经营管理、乡村规划与住宅设计等专业;同时柔性引导,在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机械机电类、建筑类、经贸类等相关专业开设涉农选修课,培训一批乡村工匠,培育一批乡村专业人才,使学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和精准扶贫开发的基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农业发展的接班人,为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提供人才支撑。

(三)建立输送基地,培养乡村建设中高级人才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依靠人才,尤其是要依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按照农业部“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这支队伍人数要超过2000万。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人,“缺人”是目前“三农”工作之痛。据扬州市农委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扬州全市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规模缩减过度、年龄老化严重、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扬州市在岗农技人员仅1307人,半数以上乡镇农技推广部门10年未进新人,未来三年有153人退休离岗,现有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断层,“新人进不来,进来后又留不住”,部分农技人员由于对“互联网+农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采用“两条腿、一张嘴”的传统服务方式,效率不高。[5]人从哪里来?最根本的就是要吸引年轻人务农,以提高、扶持和富裕农民为引领,采取培训、吸引与储备职业农民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endprint

为此,县域中职校要利用中高职衔接培养、对口单招考试的渠道向农业类高职、本科院校输送涉农专业毕业生,为现代农业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平台,根植“三农”,柔性化培育区域特色型人才

致力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据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网信息,“十二五”以来,扬州市江都区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首家園艺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全区基本形成“两带三区一圈”农业产业格局,粮油、花木、蔬果、水产、畜禽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一朵花”的花木、“一棵菜”的蔬菜面积都突破20万亩,“一尾鱼”的水产养殖面积16.55万亩,高效设施农业24.1万亩,比重达23.5%。但同时该网站在“问题概述”中也指出,基层一线人才是一个短板,从年龄结构、性别、文化层次、技术技能水平方面看令人堪忧,可持续发展后力不足,现代农业生产及全产业链服务需要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招不到,“缺人才”成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为此,县域中职校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培养区域特色型人才,满足“三农”特色发展的人才需要。

(一)组网联动,构建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网络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县域中职校要加强与农工办、农委、农开局、农机局和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联系,密切与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组网联动。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以国家省市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为主要载体,与区域内农科所、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大学、涉农高职院校、农干校、现代农业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镇成人校紧密合作,面向准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和现代农业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做到持久化、制度化。

同时,要利用区域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资源优势,与区域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强强联合,采用“菜单式”方式和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长短结合,建立融招生、培训和受益于一体的涉农人才培训基地,做强做优品牌。

(二)知行合一,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和深层次难题,就要培育视农业为固定职业、终身事业的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未来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继承人。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要创新培育方式,采用“三步骤法”,让学生感知农业、亲近农业、融入农业。

第一是感知农业,了解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情感。邀请各特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农产品营销经纪人、大学生村、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者、农业投入品生产商等,为学生现身说法,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的亲近感,使他们知道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同时,积极开展定向培养计划的大学生“走进三农”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增加农业感性认识,培养服务农业感情,达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目的。

第二是亲近农业,熟悉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志趣。以扬州市江都区现代农业的品牌打造为例,丁伙花木、吴桥蔬菜、樊川猕猴桃、邵伯龙虾、大桥早晚小菜以及鼎丰农业、龙禾农业、金运科技、中月米业、绿园合作社、真武华迈食品等知名品牌的创立,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农业的亲近感,激发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设计开发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创意产品,培养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志向。

第三是融入农业,献身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能力。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学校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的服务人才,就要积极组织学生到“三农”第一线,深入调研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状况,与农民交谈、与现代农业企业负责人访谈,走进现代农业园区实际察访,掌握人才需求趋向信息,及时更新培训项目内容,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将培育工作调整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焦点”“难点”和“热点”上来,促进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色紧密结合。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体验式、工学交替式、“定单式”培训等形式,让学生在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体验,培养融入农业、献身农业的情感和意志,提高服务农业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构筑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县域中职校要吸引区域内农业骨干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与现代农业名集中区、名市场、名企、名村和名人紧密联系,建立“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校企合作训练基地”,采用室内授课与田间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解与考察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建立在场地、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企业将新信息传递给学校,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须知,岗位人才新要求,专业发展前景等;学校主动适应需求,以地方农业产业特色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着力推进以“订单培养、冠名班、资金技术支持、实习实训、人员双向交流”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2016年底扬州市江都区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21家)、各类区级以上农业园区10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8个)、邵伯农产品省级加工集中区、农业部定点市场阿波罗花木市场、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家级罗氏沼虾“一村一品”示范村小纪镇吉东村及农业“三品一标”258个,农产品注册商标50多个,省市名牌农产品近30个等,这些为合作培养准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良好条件、坚实基础。

三、固根基,服务“三农”,柔性化培育落地生根型人才

(一)政策扶持,营造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创”平台

增添发展新动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政策层面,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由生产性补贴转向“职业农民”补贴,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有尊严、收益高、令人羡慕的职业,让他们放心、安心地多种田、种好田,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制度层面,要实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准入制度”,科学设立资格准入门槛。[6]在载体层面,构建“双创”平台,借力“互联网+”,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涉农专业大学生与退役士兵等回乡创业创新,在服务“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精准发力,如设施农业、创意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小镇旅游、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和涉农电商等。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endprint

为此,县域中职校要借助“双创”平台,积极参与,建立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创”平台,典型引领与仿真训练相融合,发挥乡土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在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为将来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服务配套,构建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体制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中心”,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与乡镇成人校的合作,负责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狀况调研、专业设置与调整、与骨干农业企业合作协议签订、学生档案收集与整理、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研究等合作。

加强经费保障,设立“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发放“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惠券”,在联合办学的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使用,惠及培训基地、培训主体、培训人,调动积极性,将培训工作落在实处。

加强运行管理,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试点工作机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认定条件和标准,依据学生参与“三农”实践体验活动的实绩,进行等级认定,学生按“等级”使用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经费,并实行动态管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定向培养,创设准新型职业农民落地生根机制

为了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稳定与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做大做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部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应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职业化同步推进。

因此,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县域中职校就要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途径,探索准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培养机制,培养落地生根的区域农业特色发展全产业链人才。

一方面,校校合作、校地合作。县域中职校要借鉴涉农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经验,与区域内农业高校合作,参与政府主导的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工程,通过对口单招途径向上输送生源,搭建“3+3”“3+4”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农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016年5月,扬州出实招引导“大学生种田”,扬州市下发《关于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的实施意见》,采取市县联动、整体推进、按需培养、推荐就业的方式,与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等5所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规定2016年招收农村区域发展、畜牧兽医、园艺园林等专业学生87人,2017年继续招生100人,计划到2020年累计培养涉农复合型人才30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将根据“按需设岗、优生优先、双向选择、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部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2010年、2014年,扬州大学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签订了合作定向培养本科生协议,计划用10年和3年时间,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全部安排到村或涉农社区就业”的方式,为两市分别培养300名、100名适应农村区域发展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7]

另一方面,弹性学制,农学结合。县域中职校要按照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精神,在区域内招收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员。如笔者所在区域,招生的重点主要是面向花木专业大户、种田大户、特色水产养殖户、农机专业大户、蔬菜现代产业园工作人员、涉农电商从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现代农业企业管理骨干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在教学方面,实行弹性学制、农学结合,一是整合区域内教育培训资源,以乡镇成人校为阵地,与区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农场、农民特色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构建专业、校际和区域相互融通的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二是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长短结合,采用学分认定、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形式,灵活施教;送教下乡,借助互联网+、现代农业园区实验课堂、田园综合体讲坛、智慧农业示范园等载体,采取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方便农民参加学习、生产实践,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8]

参考文献:

[1]赵永平,朱隽,唐仁健.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看怎么干[J].中国经济周刊,2017(6).

[2]李强.深入贯彻“两聚一高”部署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1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Z].2012-08-01.

[4]庄西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表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5]扬州出实招引导“大学生种田”[DB/OL].江苏教育资讯--中国教育在线http://jiangsu.eol.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3-05-24.

[7]陈森青,缪志聪.扬州大学:10年将定向培养300名“现代农民”[N].中国教育报,2014-10-08.

[8]徐文新,俞启定.解读《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N].中国教育报,2014-05-07.

责任编辑:曹鸿骅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美国动画片价值观输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