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卫国
摘 要:当前,互联网普遍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课逐渐开到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山里娃也相继走进了网络时代,而且是电脑和手机互联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上的QQ群、微信群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群一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群。我们要趋利避害,让青少年儿童快乐遨游互联网,被滋养而不致被毒害,其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一定可以成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有力推手。由此本文提出了中西部農村地区中小学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德育问题思考。
关键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互联网;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普遍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并且彻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调查,青少年及儿童占了上网人数的80%以上。作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满怀好奇心的少年儿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书本知识更加广泛而强烈的冲击。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当前互联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许多学生沉醉网络游戏不醒,许多家长、教师“谈网色变”。因此,许多学校的互联网开通了,上课时却断开或屏蔽了网络信息。由此带来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比学科知识方面的问题更让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
二、新时期互联网对学生成长的挑战
对于中小学生甚至包括学龄前儿童来说,网络世界就是一块神奇的“新大陆”,非常有吸引力,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的天空,图文并茂,趣味盎然,这与他们好奇心强、崇尚自我、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人人都可以自由上网,浏览、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尽管当前各级职能部门对网络资源的审核与管理不断加强,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在网上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和传播黄赌毒及暴力信息资源等还是很少受到惩罚,特别是大量学生身份的当事人年纪小、行为情节轻,这种情况使学生的互联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又缺乏监管,还可能有国内外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平台向我们的青少年进行渗透。网络的“绚烂多彩”使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玩物丧志,长期沉迷于虚幻世界难以自拔。这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儿童,分不清真善美,辨不明假丑恶,他们中有的人通宵上网,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从而给生理、心理带来极大危害。另外,学生在学校不能安心学习,“人在教室里,心在网游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部分学生行为怪癖、性格缺陷、道德缺失,不少学生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学生自身及其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当前手机网络的普遍存在,我们面临着学校内部、家长、社会相关部门等各方面既要应用互联网又要限用互联网的两难境地,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也是投鼠忌器。
互联网就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它既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也可能使学生陷入“误区”。
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带来的许多的问题而回避互联网,限制互联网的发展。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熟练应用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素质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意味着先进、意味着财富。信息技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从各个层面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和存在的虚拟性等特点,也为学科教学及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芜存菁,用好这把“双刃剑”。
三、构建网络少年儿童(留守儿童)之家
学生入校,随时可接触到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上的电脑、“班班通”等设备,多数学生还带着家长配备的智能手机。如何监管学生的互联网空间?我尝试在学校以班为单位,让学生在有限监控下使用手机和电脑网络,构建新时期少年儿童暨留守儿童的网络之家,反响良好。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很难做到时时关注孩子学习。很多学生因此亲情缺失、品行不好、成绩差。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虽然近几年有大量人员返乡创业,但学生中留守儿童(少年)比例还是很高。湖南省龙山县石牌镇桶车九年制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留守儿童(少年)比例还一度高达76%。隔代养育溺爱和远程养育缺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尝试利用学校电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和师生手机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少年儿童(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通成绩查询通道、活动展台、意见箱、公告栏、视频对话等家校交流平台,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以潜能开发建议和问题警示为辅的原则,开发(收集)应用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源,学生得意又奋进,家长满意又配合,教师高效又顺利。政策宣传、学校作息变更等可以通过“群公告”,学生出勤异常等可以定人通知,教师要家长配合的容易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疑虑消除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也方便了。学生用钱家长可以利用微信群“零钱”,从而可以网购东西,亲情无限,其乐融融。由于学校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适当监控,又避免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影响,弊端得到了有效控制,家长放心了。适当放开且免费的网络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将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里的少年儿童引出了一部分,社会反响良好。
四、积极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德育模式
当学校构建了与信息高速公路相通的校园网后,我们大胆地把学生带进多媒体电脑室,放手让师生应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多媒体“班班通”,鼓励学生健康上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效益。网络资源确实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师生应用的热情很高。通过教师网络学习项目等一定量的教育教学任务作为推手,通过“述家风,传家宝”等学生专题德育活动适当引导,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加入,很快,学校学生德育资源不断丰富起来。学生在教室里,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呼唤,能展示自己的杰作,能看到学长的笑貌,能欣赏到明星的精彩……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德育模式,学生成就感强,进步大,家长满意度高,配合好,进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顺利,形成了良性循环。实验班的做法不断扩大推广面,学生的手机不用藏着了,教师的电脑桌边热闹了,学校的电脑室不冷清了。信息课成了学生的最爱,还培养出了一批电脑“高手”。有学生交电脑绘画作品了,有学生能帮教师打印资料了。当然,偶尔也有学生浏览到了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但大家一说一笑就没有学生多看了。正所谓最好的除草方法就是种上庄稼。endprint
五、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掌握“制网权”
鼓励师生应用互联网,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为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我们加强了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行政和法律手段清除“垃圾”源,警示网络有害行为,提高网络的纯净度。首先,我们运用一些过滤软件,有效地阻挡住色情、犯罪、毒品、邪教、反政府等有害信息,还可以过滤网络游戏、聊天室等。其次,我们对上网的学生实施多方位引导,确保尊重人格又有效地监控。学校设立了网络管理小组,负责对学校网络的总体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并且落实到位。网络管理小组成员由校领导、教务处、德育处、政教处、信息课教师和学生组成。我们在每班选拔出一名网络管理员,及时把班上学生的情况分类反映到班主任、电脑教师或学校德育处、政教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负面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理,学校师生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学校还通过请公安等部门领导(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有效警示学生不沾染网络犯罪。
六、大胆引导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园地建设
面对互联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与许多学校一样自建过网站,开通了“校讯通”等交流平台,运用网络新载体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还可以大胆地引导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让“要我成长”变成“我要成长”,让“学校教育”变成“家校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参与建立班级(学校)QQ群、微信群,大胆地把学校的活动同时开展到“群里”。我们不怕“乱”,不怕家长发现我们的不足。结果证明,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对学校是支持的,对教师是友好的,极少数的“声音”不足以影响学校师生发展大局。我们通过家长微信群拓展的“爱心捐助残疾同学彭XX”活动,筹到善款5000余元,而组织一次全校现场募捐到1500余元。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我的成长故事”“我的好爸爸(妈妈、爷爷)”“我的母亲故事”栏目,以发表作品奖励班级考核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学生习惯好了,品德好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只要你相信学生,他们能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家庭美谈形成文字、图片和微视频,他们不但能自己表演,还能“导演一个团队”。只要你提供的空间足够大,他们就能让这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只要我们始终注意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为培养学生能力原则,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适时辅以学生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指导他们注意自我保护,让学生接受网络先进文化的熏陶,享受高效的即时互联,他们成长的潜能超乎你想象。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主动占领互联网的战略高地,变封杀为引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尤其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这片原生态林里,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注意负面影响,互联网一定可以成为学校德育前进的有力推手。细想一下,QQ群里的“潜水”“冒泡”不是最贴切的修辞手法应用吗?我们应与时俱进,认真思考和探索新时期互联网平台上信息技术与学生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道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推进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迎接教育发展新的春天。
方法总比问题多,相信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会与我一道幸福地继续探索呵护这片天蓝蓝、水清清、山绿绿的生机盎然的人才库,这片幸福的百花园。
参考文献:
[1]徐晓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德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8).
[2]李云華.百育德为先——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德育[J].吉林教育,2012(19).
[3]吴 军.德育特色塑造精彩人生——浅谈中小学生德育管理的新途径与方法[J].留学生,2015(6).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石牌镇桶车九年制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