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娜,姚萍,杨小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发展动能转换路径探析
高丽娜,姚萍,杨小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面对诸多新挑战,需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区域发展动能转换。应以“双创”完善创新环境,提供区域发展新动能形成的内在动力源;以产业层面的结构优化与区域层面的联动化发展作为两大政策着力点;完善支撑网络体系,为区域发展向新动能转换奠定基础。
发展新动能;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联动发展
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必然伴随新旧动能转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增速换挡,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以往资源要素空间和扁平技术层面上进行的“平推式工业化”,已经面临战略空间狭窄的约束,并集中表现为产能过剩、环境承载瓶颈、经济增长率下行等问题,主要源于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桎梏。以传统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发展,在资源稀缺性日益突出、人口结构发生转变推升要素价格背景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新发展理念形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为区域发展动能转换提出新要求。因此,区域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是要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在重塑全面开放格局及区域异质性基础上,重新审视区域比较优势内涵,推动发展动能转换,从而构筑新阶段区域发展政策框架。创新驱动是实现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内在机制,在促进创新发展内核形成内在发展动力基础上,实现产业、空间的结构优化与一体化则是两个主要政策抓手,同时还应不断完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为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东部10 省(市)GDP在全国的占比从2006年的55.6%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51.2%,但从整体上看,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仍十分突出,这是发展动能转换的现实起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目标,这既是过往政策的延续,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下的认识深化。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实施东、中、西、东北板块协调发展,着力推进“三大战略”——“一带一路” 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主导的战略空间架构,通过产业与空间经济联动发展,助推区域发展动能转换,从而发挥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处于换档期,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一方面可以实现供给需求结构的有效协调,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过程实现区域间联动发展的同时,强化创新分工的空间格局。推动以自创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导战略空间,建立并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加速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将加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宏观环境的优化,为区域发展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奠定支撑条件。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战略导向趋同,促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抓住这个机会窗口,我国才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1]。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发展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内在动力的持续发力,这个内核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形成,完善创新驱动新动能。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产业工人队伍、多元化的市场空间、完整的配套产业体系等新比较优势提供的创新土壤,抓住世界科技快速更新与扩散创造的“赶超”可能。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为不同类型产业空间转移、结构升级创造了弹性空间。“双创”发展形成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而且为其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创造良好条件,加快“中国制造”智能转型进程,推动建设制造业强国[2]。各区域、产业、企业创新热情不断高涨,表现为创新投入的持续增加,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不同区域应创造有利环境,增强对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整合能力,进而催生内生的区域创新活力,构筑无界的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平台,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可以借助服务外包深化创新分工,提升整体专业化水平及创新速度,构筑由多元化创新源支撑的创新网络,从而强化企业可持续创新竞争力,为区域经济提供发展动能转换的微观主体。
完善创新示范区建设体系,使自创区成为促进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战略支点。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示范效应。截至2016年6月,国家已批复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江苏苏南、天津、湖南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杭州、珠三角、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福厦泉、合芜蚌等1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自创区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沿海东部10个,中部3个,西部2个,东北1个[3],既充分利用各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基础,也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区域协调因素,基本上形成沿海、沿江、沿陆桥的“∏”型创新动力轴框架,突出自创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的创新发展。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创建更多的区域增长点和增长极。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以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为空间依托,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围绕不同区域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创新极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重点完善以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等相关公共服务供给为重点的创业服务平台,在深化创新分工的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强化不同区域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性、应用性、基础性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与当代科技的融合发展;以大数据行动纲要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大规模数据挖掘、整合等条件,进一步强化开放式创新过程;从地方政府层面,需要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降低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交易成本,为新事物出现培育良好生态环境。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制造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一,近220种工业产品市场规模居首,并逐渐形成产业体系、市场、产业工人等规模优势,这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普遍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很多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加速进程,产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态势,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紧迫性毋庸置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2]。
(一)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
从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新技术的出现及集群式应用过程,常常与生产组织模式演化的存在共生发展现象,不断促进微观组织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系统性的影响,也是区域发展动能转换的内在动力。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其多样性、复杂性、分散性等特征为不同类型区域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面临诸多挑战。在规模化、集中式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同时,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生产方式形成与外部广泛联系的一个社会化单元,更加突出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小众化需求特征,这与规模化生产的“大众化”导向存在极大差异,具有分散化、多发性特征的新技术变革引致传统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的变迁,不断重塑产业格局,在此过程中也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新技术、新变革、新趋势引领的制度变迁过程,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集聚和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常态下,培育新动能,做大新亮点,中国经济就不会因换挡而失速,反而会更加稳健有力[4]。
(二)构筑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体系
转方式、调结构是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催化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形成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共享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动力强劲的区域经济新引擎。当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来说,具有不同的战略内涵。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通过空间格局的优化拓展生存空间,同时强化区域间空间经济联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区域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加快区域创新引领的新兴产业经济体系、发展模式的形成,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从“汗水型经济”走向“智慧型经济”,有力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坚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大“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力度,催生新的发展动力。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有效供给匹配国内需求和潜在需求变化,促进资源配置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破解当下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其主要任务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充分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给端活力,降低我国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5]。首先要培育“种子产业”,并推动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成长,从而实现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与性能质量优势的叠加,形成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经济转型期,由于增速放缓,一些长期累积的矛盾逐渐凸显,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地区间产业发展分化的趋势凸显,只有充分融合这种产业、空间裂式发展,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新动能。高技术带动传统动能的改造,应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双引擎”。一方面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激励现代技术的集成化运用,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三)促成区域创新网与产业价值网融合
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融合化”特征日益显现,对区域创新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为典型代表。从生产手段变革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逐渐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从生产模式变革来说,柔性化、个性化的生产逐渐成为制造模式的新特征;与生产手段及生产模式变革相适应,产业组织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小型化、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日渐显现,组织开放度、融合度、创新集成度等成为新形势下关键性的约束变量。以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智能制造,从而实现与继续维持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的领先优势。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互联网+智能制造”,利用互联网聚集与利用资源,实现各种信息和社会资源共享,极大提高微观生产效率。“+互联网”是德国工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在重视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集众智优势进行开发和销售。这两种模式核心都是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创新要素,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互联网+”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各类资源实现共享,嵌入企业、产业价值网络,实现创新网与企业价值网深度融合,拓展企业创新空间。
新发展动能的形成,以产业为物质载体,区域竞争力也通过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出来,因此,从区域层面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紧抓世界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更要厘清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动力经济轴带。”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的划分为有针对性制定区域分类指导政策创造了前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区域间空间联系;“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空间经济联系,实现四大区域板块横向联动发展,奠定了我国新时期“4+3”空间主骨架(如图1所示),发挥“三大战略”的引领作用与空间联动,为深化区域联动发展提供了动力轴与战略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整合矫正区域发展“碎片化”, 推动经济带内部一体化,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沿海、沿江与沿边全方位开放格局,组合实施板块经济与轴带经济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参照《滨海日报》2015年03月20日第4版《三大战略如何撬动区域发展“大棋局”?》绘制。图1 我国区域发展“4+3”空间格局架构
(一) “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许多产业、企业面临新发展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将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现实需要,与国内各区域板块的发展战略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在改变不同区域要素约束集、更好地实现各区域板块发展的同时,又落实国家全方位开放战略,实现区域战略与开放战略的有效耦合,从而充分发挥战略叠加的最大效能。在出口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2016年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等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分别实现11%、14.1%、11.8%的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突破了原有的区域发展理念,转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互济,强调内外联动,通过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在更大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内配置资源[5]。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实现国内区域规划与相关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战略对接,重点加强内陆和沿边地区“向西开放”的规划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的互联互通及重要节点城市体系完善,深化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通过内陆沿边开放,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国外资源的利用和国内产品的出口,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6]。“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及实施以来,以重庆、新疆等为代表的内陆区域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东西双向开放深入为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拓展了新空间,顺应了中国要素比较优势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为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造了条件。如我国正面临着“三期叠加”压力的装备制造业,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入驻位于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为自身拓展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对不同区域拓展战略空间、转换发展动能,具有深远意义。在前一轮主要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开放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最具区位优势;与中亚、西亚等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共建过程,使西北、西南等内陆省份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前沿,为区域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至2015年,中欧班列已经开行815列,较2014年增长165%。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及政府间合作共识的加强,加速了纺织服装、轻工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向内陆省区集聚,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拓展沿线国家市场的结果,为相关内陆省份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逐渐成为新的贸易大通道重要节点。2015年,全国整体对外贸易呈现负增长背景下,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陕西省实现进出口7.8% 和18.4%的双增长;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广西省,进出口分别增长13.8%、16%,出现区域经济发展新局面;重庆市充分发挥“渝新欧”等通道建设优势,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过百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60家入驻,外贸进出口规模位居中西部省份首位,正不断成长为我国对外开放高地。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6大经济合作走廊,将构成内陆区域对外开放的空间主骨架。西部省区在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基础上,依托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际产业园区等开放合作平台体系,提升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同时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新形势下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区域[7],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空间一体化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重要的战略布局,为促进全国跨区域协同发展积累经验。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实质的进展,尤以现代交通网络化建设最为典型,为区域进一步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已具雏形。城际铁路方面,首条由县域始发直达北京的城际快车——京蓟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天津站至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站开通,与运营的京津城际北京南站至天津站实现连接;高铁方面,津霸客专、霸徐铁路陆续开通运营,使京津冀地区快速交通网络化程度快速提高,极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区内要素流动的同时,促进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促成城市间功能分工,有序疏解核心城市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空间格局优化,形成优势突出、各有侧重又连为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我国跨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日益明确,在此过程中,各类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成为区域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战略空间,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城市群集聚区域各类发展要素,城市群层级体系某种程度上是区域技术等级体系、创新分工格局,也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空间,对不同区域经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长江经济带:以“绿色发展”实现流域协同
强化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黄金水道交通建设,促进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东中西三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长江流域内,以石化、化工、医药三大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巨大的挑战,也是我国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8]。当前长江流域尚缺失推动流域资源综合开发的专门机构,难以实现单一主体开发模式,而是实行以流域规划为指导、各行政区分散决策的多元主体开发模式,整体性很强的流域被行政区划分为多个闭合状流域政府管理[9]。行政区划刚性约束、自身区域利益最大化行为导向下,流域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空间失衡,易陷入“公用地困局”,最终对流域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面对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强化流域统筹,践行协调、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提升为战略依托,形成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格局,并促成流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等诸多方面协同,实现区域联动。具体来看,要以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为基础,以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培育与空间优化为内容,形成横贯我国东中西的发展大动脉。
因此,三大新战略是在继续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拓展、加强和深化,形成“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战略实施的叠加效应,优化核心带动与板块联动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借力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在三大经济支撑带的扩展下,推动我国区域发展以贯通国内外市场为主线,向协调区域发展格局演化。
(一)完善功能平台体系
从空间载体来看,实现区域发展动能的转换,需要进一步支持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功能平台建设,不断总结发展经验并根据区域差异性实现推广。加强对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合作平台建设。1992年至今,国务院共批复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等19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历史性任务,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由于各个国家级新区所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发展侧重点、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共同之处在于,政策着力点在于通过新区的快速发展,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在前期推进开放和改革战略过程中建立的不同类型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功能定位各有不同。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差异性“动力点”构成的功能平台体系的发展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快现代快速交通体系网络化
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应在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框架下,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并在区际形成规划空间有效对接,为区域间联动发展奠定通道基础。不同区域由于基础设施发展基础、速度与规模等存在巨大空间差异,面临的突出任务也不同。西部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尤其是改善落后边远地区对外通行条件,加快内外联通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实施的基础。2014年地处大西南的贵州迈入高铁时代,2015 年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全省9个市(州)也实现通航机场全覆盖。近几年,全国各省经济普遍降速换档背景下,贵州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加速了各类要素的双向流动,为区域发展动能转换奠定了基础,也为承接区外产业转移、吸引区外资金等要素提供了可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10]。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区位优势,加快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为“塌陷区域”经济发展“隆起”奠定基础;东部地区重点在于现有网络体系的提档升级,网络化、快速化、全面化升级,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由高速公路、高铁、城际轨道交通等构成的现代快速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较大程度上强化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内部空间经济联系,提高了区域一体化水平,也为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发挥了示范作用与引领作用。由主要城市群空间关联为基础构成的经济带,如沿海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轴。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了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区域的空间对接,显著缩短了内陆省份与发达地区及世界市场的时空距离,为其发挥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推动产业空间、区域空间与网络空间融合发展
在各类型区域发展过程中,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协调、“互联网+”等战略协同发力、有机融合,才能使各项战略发挥叠加效应,最大化实现其发展目标。注重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协同与区域协同,先进产业串点成线、聚线成面,形成以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面临突出问题是区域关联性较弱、产业链重叠和断裂等问题,区域研发资源流动的内生动力不足。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区域协调是重要一环,应重视发挥系统功能,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的有效衔接,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注重引进和发展互补性产业,形成有效区域分工,避免产业同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空间协调,也要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特征的转换,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作用发挥,从而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区内、区外”、“国内、国外”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新资源观,突破传统理念束缚。同时,传统产业动能转换中,在东、中、西,国内与国外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新消费方式,实现需求空间扩张与结构优化,推进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重构,优化目标市场导向等过程有效融合。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异质化的区域经济都面临发展动能转换、培育新区域竞争优势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复杂系统组成部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关联性,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升,也不断重塑区域要素约束空间。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源,通过产业升级与空间联动发展,在完善支撑网络体系基础上,推动区域发展动能转换、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缩小地区差距。
[1]林火灿.展望2016改革发展: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EB/OL].(2015-12-22)[2017-05-16].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12/22/t20151222_7751601.shtml.
[2]李克强.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J]. 新华文摘, 2016(1):1-2.
[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提速[EB/OL].(2016-04-01)[2017-05-16].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1560.
[4]变中求进,积聚发展新动能——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5-07-24(01).
[5]郁鹏,安树伟.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J].城市,2016(2):12-14.
[6]从四大区域到“4+3”布局 城市群成“十三五”区域发展主抓手[N].经济参考报,2015-10-13(02).
[7]史育龙.“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趋势前瞻[J].中国投资,2016(2):56-59.
[8]习近平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经济参考报,2016-01-08(01).
[9]陈秀山.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路径·评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39.
[10]张玲玲.“一带一路”带来贵州机遇[EB/OL]. (2017-05-08)[2017-05-15].http://www.ddcpc.cn/2017/xf_0508/100879.html
(编辑:程俐萍)
Analysisofthetransformationpathofregionaldevelopmentenergyunderthebackgroundofthenewnormalofeconomicdevelopment
Gao Lina, Yao Ping, Yang Xiaoyan
(SchoolofHealthEconomicand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3,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faces many new challen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oncep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ing and shar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momentum will be changed. The "double creation" perfects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which provides the internal power source for the new energy form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level and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of the spatial level are the two focus of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suppo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system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nergy conversion.
New development energy; Innovation driven;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patial linkage development
F061.5
:A
:1671-816X(2017)10-0023-07
2017-06-20
高丽娜(1978-),女(汉),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