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克雷兹技术策略的生成逻辑
——触发点、策略偏好以及表达倾向

2017-09-22 10:50刘燚
重庆建筑 2017年9期
关键词:克里斯蒂安楼板建构

刘燚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技术策略的生成逻辑
——触发点、策略偏好以及表达倾向

刘燚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该文以瑞士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及其主要设计作品为对象,旨在探讨其技术策略的生成逻辑和一般规则。指出克雷兹以“质疑”作为策略生成的触发点,对既有定义进行“再定义”;偏好“集成”的技术策略,因多种建构元素的整合而促成“极简”;以及具有“暴露”真实结构和真实空间的表达倾向,并结合突出案例对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技术策略;策略偏好;表达倾向;瑞士建筑师

1 研究背景

瑞士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1962年出生于委内瑞拉,1988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研究所(ETH),其建筑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若仅从建筑最终的呈现效果来判断,很容易为他贴上“极简主义”的标签,甚至有人将他视为“玩弄”技术的结构至上者,但实际上他一直极力避免以个人审美情趣来决定设计的表达形式,也极其反对单纯的技术优先,更批判炫技者。深入地解读克雷兹的作品,会发现他的设计初衷往往是满足特定场所的限制条件或是特定建筑的功能要求,同时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通过具体案例的比对分析,深入探讨克雷兹技术策略的内在逻辑,对借鉴运用其创作手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质疑与再定义

“质疑”是克雷兹设计理念中尤为突出的一点,也是影响其技术策略的关键因素。克雷兹认为,“建筑即探索,而探索始于质疑。”[1]他总是能在限定条件下敏锐地发现既有空间或结构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并经过反复思考与模型推敲来实现对既有定义的“再定义”,使其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建筑。也就是说,“克雷兹真正质疑的是建筑学学科内部长期累积并逐渐被固化起来的那些所谓模式经验或金科玉律。”[2]

在一墙宅(House with One Wall,2007)项目中,业主要求在一个用地紧张的缓坡上设计两户面积相当的住宅,兼具好的观景视野,同时希望各层之间流动连通。场地限制与功能要求使克雷兹决定采用双拼模式,各层均以一道分户墙来分隔,四周去除墙柱仅用玻璃围护以实现观景视线的最优化(图1),于是结构体系成为理想空间实现与否的关键点。克雷兹对现有定义的“墙”提出了质疑,最终成功挖掘出墙的其他可能性。该建筑中的分户墙不仅用于限定空间,同时还作为承重结构以及管线布置空间。相较于直墙,曲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考虑到小空间使用曲面围合不利于家具布置,而折中采用了折线墙体(图2)。并且由于各层平面功能差异,折墙在垂直方向上并未对齐,因此有效的结构部分其实是由几个接触点形成的“柱”,甚至于这些“柱点”也没有完全对齐,错开的“柱点”仍然需要中间的墙体传递荷载。这样的结构体系完全打破了既有规则,既属于“截面作用体系”,又可看作是“面作用体系”,从整体上看,又可“将三层楼认为是三块工字钢梁的堆叠”[3](图3)。事实上结构设计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该结构不仅要保证受力合理,还需要满足住户的空间需求,甚至每一段墙的倾斜角度都决定着使用者的观景体验,在这个来回博弈的过程中克雷兹通过不断地试验来确定分户墙的最优解。尽管重定义的墙体引人称奇,但克雷兹所追求的并不是复杂的或是“奇特”的结构体系本身,而是最终得以完美实现的业主诉求。

图1 墙宅外观

图2 墙体的变形

图3 荷载传递分析

豪西盟技术研发中心(Holcim Competence Center,2014)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工作空间,要求具有便于交流沟通的空间互动网络。以此为出发点,克雷兹对中庭与梁柱提出了质疑,尝试以自由的中庭和视线遮挡尽可能少的梁柱实现建筑空间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最佳的互动性。楼板采用了梁板一体式,同时容纳管线设备,楼板上一系列正圆形的开口形成交错的中庭,打破了既有的中庭剖面形态(图4)。为了减小内部柱的截面尺寸,克雷兹将柱子承担抵抗侧向力的功能解放出来,形成了只传递竖向荷载的“梭形柱”,柱细小且与楼板铰接,可灵活地随着中庭空间的错位而倾斜(图5)。同时,克雷兹将建筑立面作为抗侧向力的另一套结构系统,以粗大的斜向支撑回应建筑所在工业园区的整体氛围,两套分离的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稳固的整体(图6)。

图5 梭形柱

图6 内外分离的两套结构体系

图4 自由圆形中庭

3 因集成而极简

“质疑”是克雷兹设计理念的核心态度,是“再定义”的触发点,而“集成”则是克雷兹“再定义”过程中最偏好的具体策略:将多种建构元素化而为一,功能复合化。其作品最终呈现的“极简”正是这种“集成”手段所产生的结果而非目的。

五户宅(Apartment Building on Forsterstrasse)以空间流动性为设计初衷,除分户墙以外,户型内只有简单的孤立片墙用以限定区域,各功能空间相互穿插、渗透(图7),平面布局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流动性与极简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图8)。尽管两者在最终呈现效果上相似,内在逻辑却不尽相同:德国馆的简洁流畅来自于密斯近乎苛求的“匀质几何建构体系”,看似简单的空间形态背后,是“匀质网格与相关建构要素的整合和博弈”[4]。不同于德国馆柱承重、墙隔离的分离体系,五户宅采用框架式空腹梁结构来实现墙体的自由,无梁柱,墙既承重又划分空间,厚度均为400mm的墙、板模糊了构件差异,形成干净利落的结构整体(图9)。也就是说,德国馆的极简来自于建构要素的斟酌排布,而五户宅的极简来自于建构要素的功能复合。与五户宅相似的,一墙宅同样是通过将空间划分、承重结构以及管线设备空间三者集于墙一者来实现空间的单纯简洁。

图7 五户宅平面图

图8 德国馆平面图

图9 五户宅框架式空腹梁结构

在卢森巴赫校舍(Leutschenbach School,2003)中,为了避免增设额外的吊顶,克雷兹将照明、空调等机电设备都整合进了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板的剖面呈锯齿状,每一个单元是一个倒置的梯形”[5](图10)。在豪西盟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克雷兹将楼板的外沿进行上翻并再延伸(图11):上翻部分起到圈梁的作用,使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形成一个“遮蔽带”,用以遮挡室外视线以及掩饰暖气设备。出挑部分则同时具备遮阳板和火灾疏散通道的功能。两者都通过一个特殊的构造做法实现功能集成,最终表现为极简。

图10 卢森巴赫校舍楼板

图11 豪西盟技术研发中心楼板外沿

4 暴露与真实

“暴露”与“真实”是克雷兹的表达倾向,不仅是指暴露真实结构,还包括暴露真实空间。尽管克雷兹一再强调应当“克服任何一种个人审美对建筑美学概念的影响”,但是他所秉持的“去除一切无意义元素,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结构、空间本身”的观念也很难说不是一种个人审美[6]。但“暴露”与“真实”并不等同于“极简”,前者侧重于客观呈现,而后者是一种主观状态,尽管克雷兹的作品中前者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往往正是后者。

五户宅的立面表达最突出地体现了克雷兹对于真实结构和真实空间的暴露:强化了楼板和墙,其间以淡绿色玻璃填充,形成了风格特征明显的“剖面化”立面。通过对结构的剖切,既展现了结构本身,又使立面成为延伸内部空间的展示“橱窗”(图12)。而在卢森巴赫校舍的案例中,“暴露”与“真实”都是不彻底的。该设计以充分解放场地空间为初衷,以体育馆(最大功能空间)的尺度作为建筑轮廓的规模标准,形成了尺度自上而下由大变小的堆叠空间,再根据功能空间布局形成“顶部结构沿空间外围布置,底层结构集中收缩,中部纵横各一段的四个结构段落”[7]。然而由于功能面积的需求,除了顶层结构暴露在外能直接读取以外,另外三个结构段均隐于建筑内部无法读知,同时,克雷兹又为了暗示内部空间功能分区,在建筑2-4层悬挂了不受力的通高钢桁架,使得结构认知更加模糊(图13)。由此可推测,对于克雷兹而言,真实空间的表达比真实结构更为重要,才会不惜模糊结构来暗示空间。

正如克雷兹所说:“Architecture to space,is like marriage to love(婚姻不是对爱情的束缚,建筑对于空间也是如此)。”[8]他并不希望因为立面而束缚了内部空间的设计概念,而是希望立面成为内部空间的延伸,使建筑的内与外相互连通,不被立面所分隔。这也正是克雷兹作品的立面几乎都采用大面积玻璃的原因。

图12 五户宅立面剖面化

表1 克雷兹技术策略生成逻辑对比

5 总结

通过多个案例的深度解读与比对分析(表1),不难发现“极简”与“结构至上”都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标签,我们真正应当引以为鉴的是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克雷兹以功能要求和场所限制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如何实现)和质疑(是否还存在非模式化的实现手段),并以系统严密的逻辑和一以贯之的规则来进行解答,以“不确定”的动态博弈产生“不确定”的技术策略,而策略生成的逻辑和规则是“确定”的,这也正是克雷兹区别于其他建筑师的核心点。

图13 卢森巴赫校舍的受力结构与立面

[1]Christian Kerez.Uncertain Certainty[M].Publisher Toto,2013:1-204.

[2]韩冬青,韩雨晨.质疑作为一种基本的设计态度——读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不确定的确定性》[J].建筑师,2015(2):116-117.

[3]王俐.基于结构体系思维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4]汤凤龙.几何的建构——赖特、密斯和路易斯·I·康的建筑法则[D].上海:同济大学,2009.

[5]冯岱宗.克里斯蒂安·克莱兹建筑作品中的结构和空间[D].南京:南京大学,2011.

[6]方振宁.克雷兹智慧的冒险[J].东方艺术,2014(19):128-131.

[7]韩冬青,韩雨晨,黄瑞,等.从克雷兹的两个设计作品看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交互性[J].建筑师,2015(4):40-41.

[8]魏祥奇.抽象·观念[J].粤海风,2015(3):54-57.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Generation Logic of Christian Kerez's Technology Strategy

Targeted as the Switzerland architect Christian Kerez and his chief design works,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generation logic and general rules of his technology strategy,pointing out that Kerez takes"query"as the strategy's trigger point,which was"re-defined"based on its original definition,that the technology strategy"integrated"by preferences is made"extremely simple"for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onstruction elements,and that the expression tendency is to"expose"real structure and real space.All of these views are elaborated with typical cases.

Christian Kerez;technology strategy;strategy preference;expression tendency;Switzerland architect

TU22

A

1671-9107(2017)09-0027-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7.09.027

2017-05-21

刘燚(1991-),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克里斯蒂安楼板建构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空间诗人”的快乐建筑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全地形攀升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