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艳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试论明清建筑中的歇山顶
汤艳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歇山顶是仅次于庑殿顶的高级形式。从外形上看,歇山顶是由悬山顶和庑殿顶组成,歇山顶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不断发展,明清时期不仅继承前一时期的技术,而且在其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创新,明清时期的官式做法使用踩步金与草架柱子使得歇山加大,使收山缩小,正脊加长。歇山屋顶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明清的建筑无论在装饰上还是在构造功能上都铸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
古代建筑;歇山顶;抹角梁;顺趴梁;柱网;明清建筑
歇山顶历史久远,在我国呈现出自南向北传播发展的趋势。关于歇山顶的起源,梁思成等学者认为,它是由两坡的悬山顶四周围以披檐而构成的,最早的歇山顶大致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出现,例如江西清江县已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上建筑形象(图1)就属于原始的歇山顶[1]。
图1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歇山顶(江西清江县营盘里出土陶器上的建筑形象)
汉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建筑已经广泛运用了歇山顶。汉代的歇山顶中形象最为完整的是出土于四川成都东汉墓葬中的建筑明器,它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中央悬山顶与周围单层披檐结构组合的特征。呈现出了上下结合的两阶状。北魏后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说汉话、改汉姓、用汉字、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等。并且在建筑上也曾效法南朝城市及宫室制度。此后中原地区出现了歇山顶的形象,而且大为流行,以此次迁都为转折,“在中原及甘肃天水、兰州、敦煌等地石窟壁画、雕刻和其它出土明器、刻碑上”[2]都出现了歇山顶。例如龙门石窟古阳洞中的歇山顶建筑(图2)。
图2 南北朝时期出现在中原的歇山顶(洛阳龙门古阳洞石窟寺的歇山顶石刻)
隋朝时期歇山顶大为流行。现收藏于陕西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馆的九件隋朝时的建筑明器中有七件属于歇山顶样式,敦煌莫高窟的隋朝壁画中(图3),歇山顶样式由少到多,反映了当时的流行状况。到了宋代歇山顶这一建筑形式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的官方建筑里的一种重要的建筑样式。北宋崇宁二年颁布的《营造法式》中称歇山顶为“厦两头造”,而且一些建筑群的主殿已经开始使用重檐歇山顶代替单檐庑殿顶。明清两代属于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发展的最后兴盛期,因为木构建筑是表达等级制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所以两代都以律例来明确界定建筑形式,此举除区分等级外还有设计规范的作用。
图3 隋代中原流行的歇山顶明器(河南省博物馆藏隋代陶质建筑)
目前,学界对于明清两代歇山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对于明清时期歇山顶与之前时期的异同比较缺少研究,而且没有综合看待歇山顶样式与装饰的关系。该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做探讨。
明代的建筑技术使得这时的歇山顶在外观和相应的构造上都和前期有一定的差别,随建筑的举高加大与其收山的减少,使歇山顶正立面的宽度加大,产生了更陡的坡度,从而展现了一种凝重高峻的艺术效果。使明代歇山顶建筑的艺术特征有别于曾经的歇山顶建筑。此时歇山顶的主要变化在于梢间架构,从踩步金檩下支撑的构件和做法的区别看主要有抹角梁法与顺趴梁法这两种类型[3]。
1.1 抹角梁形制特征
抹角梁(图4)是明代的歇山建筑中的梢间转角之处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法,其中在溜金斗拱厅堂的建筑之中尤甚。明代歇山建筑中安置抹角梁的方法也和宋元时期有一定的差别,它通常不直接把搭金交桁交点落在梁的中部位置,反而是把角梁的两端放置在正面和侧面的梢间平身科中,因为它两端伸出来的部分外跳斗拱的头跳内为收尾,而且顺势与斗拱平行。所以在外观上并没有显得突兀,室内的部分便是常在梁背之上设置驼峰和大斗。斗口承托角梁和角科后尾的悬挑部分,在使用了溜金斗拱的时候,抹角梁端头和角梁两组溜金斗拱的后尾一起向上伸至金步挑承金檩,从而形成了悬挑结构[3]。在用溜金斗拱时,因为斗科后尾正落在花台科中,所以用一根虚柱来收尾以承接角部斗科与两山,花台枋和角梁后尾都已插入虚柱固定,而室内的彻上明造的歇山顶建筑,此种转角使用的是溜金斗拱和抹角梁的结合,共同挑承金檩的方法,既对上部架构影响得较小,结构上也比较合理,并且装饰性也比较丰富,因此明代的歇山顶建筑比较多地使用这种梢间架构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有:北京历代的帝王庙山门和前殿,北京故宫的许多门殿,北京先农坛、社稷坛等。
图4 抹角梁[4]
1.2 顺趴梁形制特征
顺趴梁(图5)同样属于歇山顶转角构造里面的常用构件,使用顺趴梁之上立童柱或者驼峰,再用十字科来承托山面,扣交金檩和角梁的后尾、檐,从而实现了构架的转换,这种做法在明代是十分流行的山面构造形式,并且对清代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梁的前端头插入檐檩之下便成了顺梁,搭在檐檩之上便成了顺趴梁,当后尾伸到梢间的梁架缝位,则有三种安置的方法。
图5 顺趴梁基本形制[5]
一种是直接安放于梢间,缝位最下层的梁栿背上,不使用童柱和驼峰来收头,将承托上层的梁架十字科安放在顺趴梁的背上,以北京的智化寺的智化门为代表。
第二种是将顺趴梁的后端直接插入驼峰中或者童柱中,由童柱和驼峰传递给下面的构架,北京智化寺的智化殿、藏殿都是此做法,而如果室内属于彻上明造的时候童柱或者是驼峰上面常安置十字科所承托的上层梁栿和檩条,北京的天坛皇穹宇东西的配殿都运用了这种做法,这时屋架的金檩下承了一斗三升的檩下斗拱,所以它的山面采步金檩下方使用一根趴梁,将两端放置在了顺趴梁的背上,来承托檩下面的斗拱,和纵向檩下斗拱形成了交圈,当室内只有金柱或者只有中柱的时候顺趴梁就不需要和檩柱形成一一对应的结构,伸向山面的梁头也就无需伸出挑檐檩之外,正因如此其对立面的形象也就没有什么影响了,和下方的斗拱也就不需要对应了。
第三种是顺趴梁的后尾插进内金柱之中,此种做法中的构架金柱和檐柱是要求对齐的,例如北京故宫中的储秀宫、钟粹宫等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属于一种简洁有序的构架形式。
顺趴梁的使用对于歇山顶中梢间架构受力转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便捷易行并且有效,所以它得到了普遍的运用,顺趴梁与抹角梁法都成为了明代的歇山顶建筑梢间架构中最主要的形式。歇山顶建筑里存在着一种构架因为其规模和体量都比较小,因此不需要多重的梁栿重叠来转换构架的形式以传递荷载,而是只需要依靠溜金斗拱的后尾挑斡的悬挑去承受檐面的金檩和山面的采步金檩的重量。北京太庙戟门的两侧面门都是此做法的例证。它的山面采步金檩的一端和金檩檐面、角梁的扣搭相交,而另一端便插入了中柱之中。
1.3 明代歇山顶建筑柱网分布特征
歇山顶建筑平面柱网的分布随着建筑功能样式的实际需求而各有不同,而它们的变化对于山面的构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明代的歇山顶建筑柱网在分布上有大致六种类型。
第一种是前后廊柱网平面(图6),前后廊歇山为两山面无廊,而前后有廊的柱网分布结构,外围为一圈檐柱,而内围只有正身的部分是有金柱的,两梢间则无金柱,所以梢间的构架里的采步金檩下面没有柱子的时候,则使用放置趴梁或者顺梁的方法以解决采步金檩以及其上方构架的落脚问题,这种类型的典型建筑有北京故宫的储秀宫、钟粹宫等。
图6 前后廊柱网形制平面图[5]
第二种是无廊但前后三进四柱,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其建筑体量比较大,多用于坛庙的主体建筑中,其梢间之内常常使用抹角梁来支撑角梁,上行伸到金步并和溜金斗拱相交;山面的采步金檩多为两端插入童柱之中,使童柱落在了下部的挑尖梁脊背之上,前后进都是两步架或者为三步架,这类架构的实例有北京的先农坛、太岁殿和拜殿等。
第三种为门殿分心用三柱,其特点是分心的造柱网平面常用于门殿和门屋,在山面构架中常常使用顺梁或者是趴梁以支撑采步金檩和其以上的屋架,抹角梁法的使用同样比较多,但是常和溜金斗拱一起用,利用斗拱后尾挑斡而产生的悬挑作用来承托金步构架,北京历代的帝王庙的山门都为此做法。
第四种是有前廊无后廊(图7)的歇山顶构架,其特点为平面柱网是三排柱,山面有四个柱,一般情况下金柱和檐柱的高度不一,如果廊内没有天花,那么支托的斗拱多数是华拱出跳的形式而从金柱内部伸出,其山面构架较多采用了趴梁式结构,北京太庙的大殿配殿多采用此做法。
图7 有前廊无后廊的歇山柱网分布[5]
第五种为单开间分心选做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采步金檩和溜金斗拱的悬挑金檩,采步金檩的两端和前后檐的金檩分别相交,后尾插入了中柱,北京太庙戟门的东门和西门都是这种做法。
第六种是无廊歇山(图8),通檐用两柱,其特点是无廊歇山就是柱网的分布只有一圈檐柱而无金柱,这种建筑通常仅能使用趴梁法来承接这些采步金檩等山面构件。
图8 前后无廊歇山柱网分布图[5]
图9 歇山建筑山面构造
到了清代,“九脊殿”或是“厦两头造”才被称呼为“歇山顶”,并且在做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改变,通常清代的官式歇山顶建筑的做法为横贯稍间使用顺扒梁或者是顺挑尖梁。
2.1 顺趴梁与顺挑尖梁的形制特征
顺趴梁是两端的一端可以放在桁上或者梁上,并且和正身的梁架成为垂直的交角的梁,顺趴梁或者顺挑尖梁断面高是6.5斗口,宽是5.2斗口。在顺梁之上退进一步架的地方,放置了交金墩,交金墩上承托踩步金梁并且和顺梁垂直,踩步金的上皮和下金桁的上皮平行,两头与桁是相交状态,踩步金的梁头做成了桁的外形被称作为假桁头。而在踩步金梁的外侧,会按椽子的分位来作出一列的孔洞来承托两山的椽尾,踩步金上在和屋中部的梁架相对应的位置叠架了梁和瓜柱,各个梁的名称和相对应的梁架名称是一致的,在最上面安置脊瓜柱和三架梁。交金墩的高度是按照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而定制的,长为4.5斗口,宽会比上面的梁宽少了两寸,踩步金断面的高7斗口加上长的百分之一,宽则为6斗口,歇山顶的上半部分似悬山顶的位置,它的挑山桁的外侧是山面正心桁的中心起向内部收的一个桁径,即“收山”。
2.2 清代的收山
清代的收山(图9)可使挑山桁所挑出的部分不会过远,以保证构架的稳定性,在挑山桁的下方使用燕尾枋,在其外安置了搏风板,也有时会将歇山顶建筑的上半部做成硬山的形式,就是从山面的正心桁中心为起点向内收进一桁径置踏脚木,在踏脚木的正中安置草架柱子,柱子的上端要顶住脊桁,并且在柱子的中部位置和金桁相应处施放穿梁,使得穿梁的两端和金桁的端头相交,以便来处理因为挑山过远挑山桁承受不住重负的问题。这种做法与悬山式的处理相比会更加结实牢靠,金桁和脊桁的端头要和踏脚木的外皮平齐,并且要沿着金桁、脊梁的端头安置挡风板,还要在挡风板和踏脚木所围成的三角形中用山花板把草架柱子与穿梁都放在里面,山花板的外皮要与踏脚木的外皮平齐,踏脚木的断面高为4.5斗口,宽为3.6斗口,草架柱子的断面宽为2.3斗口,厚高为1.8斗口,穿梁的断面高度为2.3斗口,宽为1.8斗口,山花板的宽为1斗口,而施用山花板的做法为一种高级华丽的建筑方法[6]。民间的歇山顶建筑做法与上述比较高级的做法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江南一带常常会出现一些梢间比较窄的做法,在建筑的前方后方都做轩,用戗来直接架在角柱和与角柱靠近的金柱之上,然后山面的檐椽后尾就搭靠于次间的梁架之上,歇山顶建筑上半部分的檩条也有时不用挑出,从而成为硬山顶的形象,此外还有许多的歇山顶的结构方法,民间工匠们的建筑使得歇山顶的形式更为活泼,并且多变。
明清时期的歇山顶流行与南北方各地,由于转角做法的不同,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差异,北方流行“转角梁”与“虚柱法”,南方流行“檩压昂尾”,但是南北相似之处在于“官式大木作”比“官式小木作”要复杂华丽。
综合看南北方歇山顶屋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装饰效果上都十分的引人注目,屋脊位于一个建筑上面两块屋面的交线,从功能和技术的方面讲,此处是防水的重中之重,所以屋脊便成为了屋面装饰中最富有特征的区域。屋脊的装修分为大式、小式两种,小式建筑的屋脊在农村、城市地区十分常见,种类繁多。小式建筑可供装饰的屋脊只有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但是大式建筑中以歇山顶为典型,有九条屋脊,每条屋脊自身都有一定的装饰特色,但在整体上又不乏协调统一[7]。大式建筑的屋脊装饰中正脊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基于整个建筑的最高处,并且正脊的两端正是正脊和垂脊的交汇处,结构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它需要特别的加固,因此安装下了鸱尾装饰,从唐代的一条龙尾形象而逐渐变成了鸱咬正脊的形象,于是便改为了鸱吻。歇山顶建筑中的九条脊上瓦片众多,为了防止垂脊上的瓦片滑落,而在其下端安装了垂兽,这个设计,一方面使瓦件可以牢牢的固定在垂脊之上,另一方面,把它们做成琉璃雕塑也美化了此装置。在明代李东阳和扬填等人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鸱平生好吞,便将整条的正脊置于其口中,因此,明清两代的脊吻便从原来的鸱鱼而转化成龙家族。所以,到了明清时脊吻又称为龙吻、蚩吻、龙尾等等,这时龙吻除了自身龙化之外,它的身上又深雕了完整的“行龙”,其脊部的抡铁和拒鹊也完全的转化成为了琉璃烧制而成的“五叉箭靶”,成为了纯装饰部件,而原来的鸱吻也改名为“押鱼”,位列于角兽之中。
明清时期是琉璃瓦使用的顶峰,质量也是上乘,它不仅加强防水效果,而且装饰性也十分的突出,在琉璃瓦的使用中对于颜色运用和铺设方法都遵循了儒家的礼制规范和道家的五行学说。黄色是皇家的象征,只有皇家等级最高的建筑和敕建的庙宇才可以使用,而且位处中央;蓝色象征天,多适用于天坛;绿色轻盈活泼,多用于皇家园林,与灰色相配合;而民居多用灰色,青灰色,较为单一[8]。清代是脊吻发展的繁盛时期,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正脊的两端脊吻高度达到了3m多,足见发展之兴。走兽,因为为蹲伏之态,所以称之为“蹲兽”,一共12件,名称不一,各有象征意义,其体重小于脊吻。与脊瓦为一体,成排成行的蹲伏在角脊前端和垂脊之上,数量多少随脊长和建筑的等级高低而定,并且有一定的先后秩序,依照清制,只有皇家的大型宇殿才可以排满12件,其余建筑最多9件,最少的都为3件,但无论数量多寡,领首的仙人和殿后垂兽必须摆放,其排列顺序依次为:仙人、龙、麒麟、狮、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垂兽。
除蹲兽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套兽的饰件,分为陶制和琉璃制,套制在仙人下仔角梁预留的榫上,就像是铧子套在犁的前面,套兽不仅有美化之用,更是为了保护仔角梁顶端不受到雨水的侵蚀。装饰与功能及周边环境还有建筑等级都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曲线符合建筑的实际功能需要并且与艺术处理达到了高度统一。
歇山顶从新石器时代出现至明清时期,无论外形还是建筑技术都得到不断发展,明清时期是歇山顶的最后繁盛时期,在装饰和技艺上都更加成熟,稳定性不断加强,文化内涵逐渐丰富,通过明清歇山顶比较研究可知,歇山顶起源于悬山顶两坡披檐而成,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的观点可能更加的贴近歇山顶的起源事实,并且宋代的“厦两头造”的名称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歇山顶从起源于南方到传播到北方和中原地区,建造技法上出现了一些适应环境性的改变。在时间与空间的发展中,歇山顶的功能从简单的实用性逐步丰富到实用与文化内涵的兼容。
[1]郭华瑜.中国古典建筑形制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114.
[2]王其亨.歇山沿革试析——探骊折扎之一[J].古建园林技术,1991(1):29-32.
[3]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00.
[4]李江,吴葱.歇山建筑结构做法分类与屋顶组合探析[J].建筑学报,2010(S1):107.
[5]马炳坚.歇山建筑的几种构造形式[J].古建园林技术,1986(2):16.
[6]喻维国,王鲁民.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07.
[7]薛水生.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装饰文化[J].美术大观,2015(1):70-71.
[8]陆徐徐.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J].建筑,2013(11):77-78.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On Gable Roof of Architectur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oof is quit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in China.It has quite a few styles,among which gable roof is a senior one just following hip roof.Being seen from the appearance,gable roof is composed of overhanging gable roof and hip roof.It developed since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when some creation was made based on the previous techniques,so the gable was enlarged,the recessing gable was reduced and the main ridge was lengthened.The development of gable roof reflects the magnificence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ether in decoration or function.
ancient architecture;gable roof;corneredbeam;column grid;architectur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K249.1
A
1671-9107(2017)09-0011-05
10.3969/j.issn.1671-9107.2017.09.011
2017-05-31
汤艳杰(199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