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宇 石宏伟
摘要: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高职教育要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地方的区域优势,努力构建以地方区域经济为基础的融入式合作模式。随着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不断走向正规,政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是促进政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几种基本模式,其次给出了优化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122-03
一、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
高职教育政校企多元化合作指的是同时发挥政府、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以及企业三方的优势共同培养优秀的高职人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指的是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情况,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划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职责范围,并对高职教育的政校企合作进行统筹管理,从资金、法规、政策等各个方面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化管理。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政府部门应成为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合作者以及利益协调者。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在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中担当监督管理者以及合作成果的评判者。
(二)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
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由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在政府的相关有利政策的基础上,主动联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进行产学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在进行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过程中以高职院校的学校计划为基础,之后结合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改进,校企合作企业应积极配合人才的培养教育。
(三)以行业企業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
在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企业担任政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政府部门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人才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在该模式下,由企业主动联系高职院校共同投资并展开战略性合作。行业企业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精尖设备免费提供给高职院校,并为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要求,为企业配置场地、教师以及设备等,并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并根据企业的要求开展实施。
二、优化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
(一)拓宽高职教育的发展域和服务域
现阶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在进行区域转型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在逐步调节区域劳动力结构水平的过程中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将面向三线城市、服务三农、进人中小微企业作为当前的发展域以及服务域。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新的服务域和发展域进程中由于受到政策、资源以及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在与政府、企业进行政校企合作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隔阂,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发展新的服务域和发展域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性以及产业的发展需求具有很大的差距。
产学研联盟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政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通过产学研联盟建立了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市场隔阂,形成了政校企三者之间强有力的信赖关系和依存关系。同时,基于积累的业务数据展开分析,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产学研这一平台,高职院校能够构建出一个政校企合作的对接机制,并可以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有效配置高职教育资源,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对接,改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人才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周期和产业运行周期的契合等等。除此之外,通过拓宽高职院校的发展域和服务域,依托产学研平台,高职院校就可以根据市场的真正需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将学生就业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二)采用云计算进行政校企合作机制的管理
云计算是一种网络计算技术。所谓的“云”是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共同组成的。云计算主要是按照用户不同的需求,采用独特的方法,来提供信息以及软硬件资源,并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操作极为简单。云计算的载体是网络,并与虚拟化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整合大量的存储资源以及高度虚拟计算,进而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中心和资源中心,不断地向客户提供各类服务。云计算通过提高云处理能力来逐步降低用户终端的处理压力,进而使得用户终端不断简化成为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具备强大的云计算处理能力。采用云计算进行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的数据存储功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并形成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的计算中心和资源中心,更好地实现政校企合作机制的服务性,并大幅度提高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建立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的信息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采用的均是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及编码标准以及管理、维护及实施等规范,以确保日常运维服务,确保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的规范化和可靠性。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与运维体系的建立紧密关联,目前主流的运维体系有三种,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部门可酌情选取其中的一种:第一,建立一支自己的运维队伍,支撑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信息化的维护和后续信息化的建设;第二,与承建公司合作建立运维队伍,保障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中所有信息化项目的稳定运行;第三,利用外部优秀的IT专业化资源,将政校企合作机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部或者部分系统外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必须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拓展性,让使用者参与信息与资源的建设,形成持续可发展的运营机制,确保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信息共享模式,政府部门通过信息管理来掌握政校企合作的动态,以便进行政策和制度的调整,并为今后的政校企合作机制积累经验。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好的掌握,并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地反馈给高职院校,以便及时解决,提高产学研平台的运行效率。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方便高职院校及时掌握和反馈政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发展域和服务域的拓宽等。endprint
(四)重视行业指导,进一步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对话制度
行业组织是行业以及企业的代表,是对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和需求最了解的组织,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负责政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协调工作。自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以来,教育相关部门主动加强与有关产业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并建立了初步的校企合作关系,但并没有建立职业教育和产业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而且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水平、种类、数量以及规格的需求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到高职院校和教育部门中。基于此,应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职业教育部门和行业组织、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大对行业指导的重视程度,逐步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建设,不断促进行业组织、产业部门、教育部门、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之间的经常性对话协商,进一步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对话制度。
(五)实现政校企文化对接,形成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价值认同
根据接受原理可以知道,任何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和形成都需要价值参与和需求的驱动,以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需求为标准。只有当外界刺激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时才能被接受和认可。从政校企合作机制的本质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政校企合作的共同价值需求所在,是政校企合作机制的核心价值所在。政府、企业和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中三个不同的文化主体,三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使命,只有三者达成一致的文化价值,实现资源的共享,才能实现政校企合作的真正价值。在政校企合作文化的推动下教育价值得以认同,建立基于产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体制,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将经济循环、绿色节能、协调发展、清洁生产等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将产业文化、工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教育中,并将知名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文化进行对接,促进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的价值认同。
(六)开展企业服务,建立政校企互惠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是实现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赢。从政府的视角来看,应为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和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积极投入到政校企合作中。从企业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应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并在政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企业服务,切实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看,应主动承担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中,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政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积极配合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比如减税和贴息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之前应进行全面的企业调研,保证课程设置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应发挥团队力量,为企业解决企业管理和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产业开发、技术咨询和服务升级等帮助,并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和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和企业联合举办学科竞赛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高凡修,基于系统论视角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对策[J],教育與职业,2013(05)
[2]万学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边交互的界面结构、障碍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
[3]伍爱元,言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2(34)
[4]任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各方动力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
[5]张俊青,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平衡机制探讨——基于博弈论分析的视角[J],高教论坛,2015(06)
[责任编辑:刘爱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