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7-09-21 21:49曹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党建

曹安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明显不足,在制度设计、管理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抓好党的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第二课堂管理,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26-0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以設立教育机构或举办项目的方式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教育部审批或复核的共有1014个,省政府、教育厅审批1049个,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55万人,高等教育阶段45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党组织设置和核心地位需要明确。目前,中外合作大学和二级机构多数都有党组织,但党组织设置很不合理,部分中外合作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但学校并未设立党委,这显然不符合党的政策要求。同时,党组织隶属关系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多头管理情况较为明显,很容易造成互相扯皮、监管不力,甚至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或盲区。在思想认识和贯彻执行方面,一些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无法经过党组织的审核和把关。

(二)学生党建工作存在明显的特殊性。中外合作大学和二级机构学生党建工作较为特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诉求不高、入党意愿下降。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多数是境内外分段学习,特殊的课程设置、差异性的教学方式给多数学生提出严峻挑战,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挫折都可能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这就为学生管理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第二,学生党员管理规范程度不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党建工作队伍缺乏专业指导,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往往无法得到保证。第三,境外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难点较大。受时差、文化体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境外学生党员的党组织生活很难得到保证,缺乏有力的监管,学生党员的管理和再教育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缺乏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思想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有待加强。一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差异较大。部分高校仅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课,对《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开设的宪法、法律、公民道德等课程没有涉及。二是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存在漏洞。中外合作办学是中西方意识形态的交汇之处,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经常会出现中西方意识形态的碰撞,在重大是非面前学生思想缺乏引导,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缺乏有力抓手。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大学中的学生组织设置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组织设置存在很大的不同。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单位社团组织均由学生自治开展各项活动,这在锻炼学生自由、民主、自治思想的同时,也存在管理不集中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管理领域的灰色地带。所以,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课堂主阵地之外,学校对论坛、讲座、学术报告会以及新媒体管理等普遍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三、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由规章制度、历史背景、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学生性质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政策制度方面的不完善造成的组织管理模式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设立理事会或者董事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中方组成人员不得少于1/2。这一点与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显不同,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规定党委要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及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视域下,大学(机构)与普通高校在党的领导、行政决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办学性质的差异造成的校园文化差异较为明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全部课程的1/3以上,外籍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全部课程全部教学时数的1/3以上。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地,多种文化并存。在校园文化方面,中外合作办学视域下,大学(机构)比普通高校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三)学生性质与普通高校有很大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具有明显的特点:第一,双校园学习经历较为突出。中外合作办学,各高校形式多样,但总体来讲是以分阶段学习为主,如3+1,2+2,3+2等形式,学生在学业完成之前要经历双校园学习的经历,否则无法完成学业。第二,毕业生去向呈明显的“外向性”。毕业生升学以出国深造为主,就业大都进入跨国企业或者国际组织工作。《西交利物浦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83.28%,其中约10%毕业生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学,约50%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0名校,70%以上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深造。有将近2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广泛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财富500强等企业。endprint

四、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核心是抓好中外合作的党建工作,难点是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一)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明确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亮明身份,旗帜鲜明,不搞模糊化,不打擦边球。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党组织自身建设,引导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向党看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其次,要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党组织隶属关系。无论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大学,还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应该纳入办学单位所在地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或中方高校党組织统一管理。在中方理事会或董事会成员构成中,中共党员的人员比例要达到2/3以上,以确保决策的政治性和方向性。

(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夯实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基础。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经经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权威政策文件有两个,第一个是2003年9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个是2004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广泛开展调研,认真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新发展、新趋势,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政策制度范围,为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奠定良好的政策制度基础。

(三)把握原则,创新方法,构建思政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要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一是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管理。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开设宪法、法律、公民道德、形势政策等课程,坚守第一课堂教学阵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向。二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方法,加强对学生社团、心理咨询、校园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等,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三是健全对内对外宣传内容的审查机制,注重运用新媒体搭建党建工作的宣传平台,开展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校园文化,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张勇,巫新建,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2]谢丽娴,林雄辉,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9(23)

[3]邵建平,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07)

[4]金丹,大部制改革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

[5]杨彦,田豆豆,孔祥武,大学管理部门何其多[N],人民日报,2008-04-16

[责任编辑:周海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党建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