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英
摘要: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具有政治理论色彩的社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二者在指导思想、活动主体和教育目标、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高度契合。学生理论社团是思政课的有效补充;思政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都离不开理论社团的支持。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促进理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思政课,互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12-04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指在高校党团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学生理论社团因其强烈的政治理论色彩,多挂靠在思政部。近年来,学生理论社团不仅在各本科或知名度较高的大学蓬勃发展,在民办高职院校也不断发展壮大。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自发组织和创立了时政历史协会和行知礼仪协会,随着思政部的发展,理论社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文件还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尤其是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与思政课这一主渠道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又有利于学生理论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和思政课实现互动发展的基础
一是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目标,“05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关于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性质和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是活动主体和教育目标的同一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是民办高职学生在共同的理论学习兴趣下聚合到一起,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群众性团体,是民办高职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或实践活动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科学辩证地看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学生理论社团和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活动主体或学习主体方面高度契合,都是民办高职学生,教育的目标都是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是教育内容的共通性。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通过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使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素养,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学生理论社团由于其鲜明的政治理论色彩,具有“红色社团”的美誉,其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紧跟最新的时事热点,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化于心。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学共同参与,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坚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理论社团和思政课有着共通的教育内容。
四是教育方式的互补性。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在如何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不管效果如何,实践教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现实看,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能够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在诸多社团中,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成为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先锋队。”理论社团引导广大同学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组织时事热点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大学生在实践中长心、长智、求知。从活动形式方面,学生理论社团是思政课教学的有益补充,“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可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形课堂”。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得知,学生理论社团和思政课教学在指导思想、活动主体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高度契合。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和促进理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的意义。
二、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促进思政课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在促进思政课教学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生理论社团能够为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挂靠在思政部的时政历史协会和行知礼仪协会成员总数达400人,主要的骨干和组织者至少有150人。两个协会在思政部的指导下,已连续两届合作并组织策划了“大学生礼仪大赛”,社团骨干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活动过程中,时政历史协会积极组织和策划,奔走于台前幕后;行知礼仪协会的骨干们则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礼仪培训的任务。通过参与、组织礼仪大赛等活动,理论社团成员丰富了工作经验,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到了很多书上所没有的知识。endprint
第二,学生理论社团创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成员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都是90后、95后。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在组织活动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和普通大学生沟通起来比教师更具有亲和性。他们组织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如组织大学生进行理论宣讲、研讨会、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组织时事热点知识竞赛等活动,尤其是他们更热衷于网络化、信息化交流,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理论社团建有自己的微博、微信群或“红色网站”,通过这些方式即时传递信息、凝聚共识。其自我学习、自我组织的方式多元化,真正做到了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极大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理论社团的各类实践活动是思政课的有效延伸,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理论思维,促进马克思主义人脑人心。
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如何实现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真正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为了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课堂理论教学采取了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演讲、时事播报等生动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研究书本内容、只听教师讲解就能完全理解的。理论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还有赖于大学生实践活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要求各民办高校重视实践育人的教学环节,大力支持思政部组织的各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项目。
(二)树立“大德育”理念,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思政部、学生处、团委、院系党团组织及辅导员队伍、后勤等部门的大德育学生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育人”的途径。要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理论社团的品牌活动中去,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组织课外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理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理论社团的活动更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思政部对大学生德育实践课程进行总体部署,设计出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根据思政课各门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把学生实践项目划分为理论宣传类、哲学思辨类、时事研讨类,或结合重大节假日或纪念性活动举办红色电影播放、红歌比赛、建党95周年征文比赛等活动。学生理论社团还可以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联络其他社团或外校学生理论社团共同参与进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三、思政课促进学生理论社团发展的探讨
民办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突出表现为:社团成员活动的热情高但经验不足,组织活动依赖性强、社团建设形式单调,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指导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学生理论社团发展的瓶颈。破解以上问题,需要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及思政部的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对学生理论社团骨干进行思政课教育,率先使这些成员的理论思维获得提升,进而带动整个社团提高理论觉悟,增强组织活动的经验。这就要求思政部考虑为学生理论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以指导社团建设。从思政课专任教师中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热心指导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理论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一般一个社团两名教师),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教师要对人会成员尤其是社团骨干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其思想动态;第二,教师要对理论社团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指导社团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社团成员的准人机制、奖励激励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第三,教师要重视对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骨干的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线上答疑等方式,优先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而以点带面,对理论社团全体成员进行培训指导。第四,组织理论社团骨干和其他高校学生理论社团进行交流或加入区域高校大学生联盟,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活动的组织能力,从而积累工作经验。第五,积极总结经验,树立品牌活动意识,结合学校工作重心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重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實、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加大品牌活动的宣传,力争把品牌活动做好做优,形成特色。
在实际工作中,要解决指导教师和社团成员的考核机制问题。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要计人其学期总工作量中,一方面解决思政课教师9月份教学工作量不足的问题(民办高职院校9月中旬新生报到军训,教师没有工作量),另一方面调动教师真正关心学生、深入学生实际、参与理论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社团成员或贡献突出者给予其一定的实践学时计人实践学分。
其次,硬件方面,思政课教学部门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论社团解决经费不足、场地不足等现实的问题。笔者发现,民办高职学生理论社团发展面临着以下发展困境。第一,理论社团活动经费不足。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一靠会员人会时所缴的金额,二靠和商家合作,拉赞助所得经费,三靠社团本身获奖金额。但这三种途径所获得经费还是让社团难以为继,极大影响了社团发展。作为被挂靠的思政部在部门经费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划拨一定比例的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经费,以支持和鼓励社团的发展。第二,理论社团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场地有限,导致学生理论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或训练场地,极大影响了成员参与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由思政部牵头,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好关系,实现空余教室或活动场地的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也要严格教学设备和场地的管理,维护好爱护好学校资源。
[参考文献]
[1]冯皓,郑欣峰,詹筱媛,发挥学牛理论社团作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2(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
[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2005
[5]何春霞,王勇,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实现的基本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0)
[6]张琦,基于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7]郭华鸿,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结合及其实现途径[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责任编辑:王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