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虔铖+陈玉芳+金浩宇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推行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本文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医疗器械;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254-02
一、前言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1]。现代学徒制成为高职院校推行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
为深化医疗器械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探索和践行医疗器械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和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东泰宝公司)联合开展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面向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自主招生,学生入学取得学籍的同时,便与广东泰宝签订协议,确定学生的“准员工”的学徒身份,之后的三年将以学生和学徒的身份接受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制造、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以及产品注册、产品销售、技术服务,能够胜任广东泰宝公司重点工作岗位需求、较高职业素养、良好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本文基于现代学制试点,结合广东泰宝公司的实际需求,对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課程改革”,这两项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流思想[2]。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开展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依据学徒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打破学科体系框架,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3]。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1.通过岗位调研,定位专业服务的主要岗位。广东泰宝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及销售离子贴、水性凝胶和新型功能性医用敷料三大系列无源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医用电子仪器产品。本专业对应的主要岗位包括生产制造岗位(群)、质量检验岗位(群)、质量管理岗位(群);拓展岗位包括注册管理岗位、产品销售岗位和售后技术服务岗位。
2.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本专业设计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调查表,在确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表1为以无源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岗位为例做出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3.根据工作过程设置专业课程。依据归纳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辅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表2是依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的专业主要课程。此外,专业课程还要加上人体解剖与生理、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基础4门专业基础课程。
4.设置职业拓展课程。根据合作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结合学徒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职业拓展课程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的技术技能课程。本专业对应于企业的核心岗位是生产制造、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学徒在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拓展岗位,如产品销售岗位、售后技术服务岗位等,将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实务、公文写作实务、药事管理实务、医疗器械营销实务、医疗器械市场调研与分析、机械制图、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
5.设置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包括“两课”在内的职业素质类课程模块,与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共同组成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6.按照工作过程设置教学进程表。课程设置不但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还要按照工作过程确定开课的顺序,构建合理的教学进程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
三、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实施
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学习为主、企业培训为辅。在校完成基本素养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但专业认知、企业文化认知等实践由广东泰宝公司开展专题讲座、企业参观演示等方式完成。
第二学年,学生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半工半读,每周集中授课2天,在岗培养3天。集中授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由校企联合的教学团队,在企业教学点进行集中教学,并在课程中设计一些专项训练任务,由学徒在岗位工作中独立完成;在岗培养是由企业导师以“师带徒”的模式进行培养,根据实践计划,学徒需要参与岗位工作,并完成企业导师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学年,学徒根据自己和企业的“双选”结果,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轮岗计划,学徒至少在两个部门进行轮岗学习。毕业设计选题由企业导师提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完成。
四、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是落实产教融合的最佳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选取依据。通过对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对应的职业能力,将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制定学习任务,整理成专业课程。再根据企业的特殊需求、学徒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设置职业拓展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B/OL].(2017-01-1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秦登峰,张文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8-11.
[3]陈秀虎,谌俊,刘元江,等.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8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