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深化改革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着,在这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广大关注。中职的教学质量与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数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中职学生而言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分析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做出教学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5-02
隨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国家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于人才的输出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中职生的生源复杂,学习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比较差,特别是在数学的学习上,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达不到国家的标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改善学生的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感兴趣并积极去学习。
一、中职数学的教学弊端与现状
(一)从教材来看,虽然中职教学的教材有所更新,但是仍旧保留了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的一些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的联系不是很大。其次,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比较多,每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不同,重点以及难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一样的教材并不适用每个专业。
(二)从教师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老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虽然掌握了扎实了数学知识和较强的教学技能,但是对中职专业的知识了解不足,不能适应专业背景下的教学工作,导致知识之间的迁移不到位,也不能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上来。
(三)从教学的方法来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不到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认识不够,教学方法无新意,课堂没有活力,与专业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的兴趣降低。老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教学的效果提高不明显。
(四)从学生来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考的落榜者,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差,有很多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中职主要是学习技能,只为专业而学,就慢慢失去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甚至会产生学习抵触,这样的情绪对教学的下一步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困扰,难以推进数学课程教学。
二、中职教学数学的改革与改进
(一)加强数学基础的教学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本不是很好,对很多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如果基础打不好的话,学习进度跟不上,之后的学习任务更是完成不了[1]。因此,作为中职的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推进课程的进度,而且要为学生补充之前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把以前在数学学习上所积累的问题逐个击破,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为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采用案例教学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即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其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插入案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的互动
数学是一门既枯燥又无趣的课程,大部分的中职生都会这样认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会时常心不在焉[2]。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能老师一味的讲课,而学生被动的听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再选出代表来进行讲解。另外也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样下来,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还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推动了数学课堂的进度。
(四)实现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就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密切的结合,实行教学场地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数学的一体化就是让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不同的专业需求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专业要求,使中职数学教学体现出立体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课堂中虽然有不少问题的存在,但是在新课改和新型教育理念的普及下,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让中职数学课堂的发展更近一步是必然的趋势。中职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定,结合本校的各个专业的要求,设置属于本专业的合理的课程,选用相应的教材。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文化课的教育也不能忽视,应该把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继志.中职数学课有效教学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2007.
[2]郑德辉.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