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案例

2017-09-21 04:39崔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人际交往

崔娜

摘要:本案例求助者系一名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情绪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经过咨询,该生情绪基本好转,宿舍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人际交往;一般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55-02

一、一般资料

人口学资料:李某,女,19岁,非本地人,汉族,大学一年级,住集体宿舍。

个人成长史:李某家在农村,自幼体质不错,无大病史,身材中等。父亲性格木讷,母亲性格强势,有一读初中的妹妹,家庭关系不错。父母无学历,务农,经济条件一般。自小父母对李某要求严格,其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从高中开始离家住校,性格较内向,无集体活动,与同学关系不远不近。目前无男友。

精神状态:情绪低落,偶尔激动,但感知觉正常,注意力集中,记忆思维清晰,言行一致,有自知力,人格相对稳定。

身体状态:最近一个月有时入睡困难,食欲减退,体重略有下降,但近期身体检查报告正常。

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有所下降。

心理测验结果:(1)SCL-90自评量表:总分179。因子分:躯体化1.8,强迫症状1.8,人际关系敏感3.0,抑郁1.9,焦虑2.8,敌对1.8,恐怖1.4,偏执1.7,精神病性1.7,其他1.8。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两个因子分高于常模。(2)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为64分(60-69分的范围内为中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由于宿舍内人际关系问题困扰,李某近一个月情绪低落、焦虑。

个人陈述:感觉宿舍同学有意疏远我,感觉她们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发闷。刚入学宿舍关系还好,我会主动为室友打水,但后来发现,她们自己不太爱去,感觉就是等着我去,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约一个月前,学校要为晚会征集节目。室友就商量着要一起表演节目,但是她们不主动问我的想法,我一生气就每天去教室自习很晚回寝室,不参与她们的节目。自习的时候感觉好些,但是觉得记东西也不像以前那么快了。觉得她们就是瞧不起我,就知道让我帮他们干活,根本就不把我当朋友。晚上躺在床上,室友有时还讨论排练的事,我就蒙起头来装睡,实际经常失眠。我很想搞好跟室友的关系,但觉得跟室友无法相处。有意申请调换宿舍,又担心别人说是自己没有处理好关系的问题。因此感到心烦,情感很压抑,不知怎么处理较好。

三、咨询师的观察

该求助者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均正常,思路清晰有条理,交流顺畅,但情绪较低落。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有一定的认识,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但神情忧郁,愁眉苦脸。向其老师了解,李某学习勤奋,但性格偏内向,较少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与班上同学关系一般。向其同学了解,李某学习刻苦,人很和善,但不太热衷于集体活动,和同学们保持着一定距离。

四、评估与诊断

资料的可靠性:判定可靠。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前后一致,态度诚实,求助动机强。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目前状态评估如下:

1.生理狀态:食欲略下降,睡眠质量低。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生理功能改变。没有精神病遗传史。

2.心理状态:智力正常,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感到心烦、焦虑。

3.社会功能状况:学习生活较正常,效率有所下降,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依据: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无重大疾病史。求助者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判断,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求助者因宿舍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焦虑情绪不超过一个月,其反应强度可以理解,且未泛化,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咨询目标确定如下:(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降低焦虑程度,缓解不良情绪;人际交往技能方面予以一定的指导,改善人际交往状况。(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帮助其正确全面认识自我,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帮助树立正确合理的信念,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原理:咨询方法:根据求助者情况,重点选择合理情绪疗法。原理:此方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认知心理治疗方法。合理情绪疗法主要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由于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不合理信念,故采用该疗法合适。

2.时间和费用:每周1次,每次1小时,共4次,未收费。

七、咨询过程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任务:(1)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收集资料,确定主要问题;(3)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方案。方法:(1)摄入性会谈;(2)心理测验。过程:(1)询问基本情况。(2)进行摄入性谈话,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收集临床资料,完成心理测验,并反馈结果;探寻其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并给予初步分析。(4)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具体的咨询目标,并制定咨询方案。

2.心理帮助阶段。第二次咨询:任务:(1)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2)介绍情绪ABC理论。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诊断阶段:针对其认为室友“不提她主动打水就是遭到不公平待遇,不主动叫她参加节目就是瞧不起她等”的片面观念,讲解ABC理论,诊断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2)领悟阶段:帮助其认识到她目前的情绪困扰状况的原因,是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所致。(3)布置作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尝试运用ABC理论,分析各种情绪相对应的事件和认知信念。endprint

第三次咨询:任务:(1)改变不合理信念。(2)消除不良情绪。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反馈作业:让其阐述对待宿舍人际关系中应有的态度。(2)修通阶段: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进一步辩论,帮助其建立合理信念。(3)再次让求助者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的正确态度。(4)布置作业:让求助者思考今天的咨询谈话,并将自己对事情看法发生的变化写下来。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四次咨询:任务:(1)结束咨询关系;(2)巩固和提高咨询效果。方法:会谈法。过程:(1)反馈作业:求助者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避免。(2)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形成新的合理理念并强化。(3)与求助者进行了回顾性的谈话。(4)心理测验。

八、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估:心情轻松很多,烦躁焦虑情况得到缓解,对处理人际关系更有信心,并表示以后要多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去。觉得经过咨询自己有成长。

社会功能评估:和室友的相处状况得到改善,与人交往的主动性比以前增强,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他人评价:老师和同学反映,经咨询后,李某与同学关系变得融洽了很多,主动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更加积极阳光。

心理测验评估:(1)SCL-90自评量表:总分134。因子分:躯体化1.7,强迫症状1.5,人際关系敏感1.7,抑郁1.5,焦虑1.6,敌对1.5,恐怖1.1,偏执1.5,精神病性1.5,其他1.1。减分率=(179-134)/179=25.14%。(2)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为42分,在正常范围内。

咨询后的心理测验结果显示,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小于16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且减分率大于25%;SAS标准分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可视为咨询有效的评估依据。

咨询师的评价:求助者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能领悟到自己以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学会了用合理信念看待事情,咨询有一定的效果。

本案例中,由于李某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不能很好的处理宿舍人际关系。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修正,建立合理信念,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好转,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虞积生.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林秉贤,郭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人际交往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