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二)

2017-09-21 08:34秦凤云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风流人物深思侧重于

秦凤云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考题解析

首先,这道命题设计是名言警句式组合型材料作文形式,材料选取了六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了自强奋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等丰富内含,从古代的优秀文化一直延伸到近现代,意在引导考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其次,试题承袭任务驱动的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①立意依据必须是六个名句中的两三句,即不少于两句。

②引用应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明引亦可暗引。

六则名句的基本解读: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侧重于自强不息。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侧重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侧重于自信高洁。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侧重于开放豁达。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侧重于勇于正视,担当责任。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侧重于超越古人,争当时代弄潮儿等。

当然对六则名句的解读还可以更丰富,但考生应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抓住名句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形成有机的思维链条。

考场作文

携乡愁以赴千里

□黑龙江一考生

故土赠与世人的,是美丽的羁绊,亦是远行的勇气。

你爱故乡草木山川,可今朝风流少年,亦爱那万里之外的飞湍险滩,壮丽奇崛,爱那故乡无以给予的沧海竞渡,万舸争流。

因此,你带着乡愁远行。

你的乡愁为此更为厚重与深刻——因为此刻的你心怀经纬,放眼天下。深知非远行无以博学,非博学无以深思,非深思无以济世四方。昔有顾炎武一骡一马负书远游四海,清国留学生痛定思痛远涉重洋;今有陈忠实先生曾坦言:彼时的中国人大多是“乡棒”,须得以世界的眼光,以时代的标尺,才能去审视与丈量。

或是充实自己,或是心怀家国,你念着他们的名字,击节叹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你的远行亦为此更为深沉,更为回肠——因为此刻的你亦心系故鄉。因为你在那里生长,你被她塑造,或是江南如水的才俊,或是北国朗迈的巾帼,你爱她烟花雨巷或是飞雪银疆的气息,也带着她留给你的印记,或模糊或清晰。

带着乡愁的远行将不仅是少年打马游历人间的快意,更多的还有你想要从远方带回给故乡的赠礼:开放,发展,更浓烈丰富的色彩,更自由奔放的思想。

这一切都是你对她的牵挂,你游历,亦想回归,于是你漂泊行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时的故乡,已不再是一家几邻,一巷几乡,而是国,是国的千里万里,山川万丈。

马尔克斯曾落笔驰骋四海,可字句成书仍牵挂美洲的救赎;钟书夫妇羁旅海外,信札之上亦凝满对故土爱之深沉;杨振宁教授亦已踏回神州,载满几十年的斐然成绩,几十年的毁誉参半,终将千里远行而得的天下之光,照于九州社稷之上。

是莼鲈之思的温柔,亦是足踏江川的壮思;是如明月照人千里的缱绻,亦是如火炬照我四方的激扬,是乡音,亦是出征的号角。

于是,你携乡愁以赴千里,赴千里而带乡愁。

评点

作者主要以二四则名句为基础进行立意。

“乡愁”代表着家国情怀,“千里”代表着开放进取,“携乡愁以赴千里,赴千里而带乡愁”代表着今朝风流少年心怀家国,放眼世界,不断提升自我的人生追求,具有大格局、大境界。

材料丰富,个性突出。顾炎武、陈忠实古今并举,马尔克斯、钱钟书夫妇、杨振宁教授中外同列,充分地证明了风流人物心怀家国的情怀。

善用排比,增强语势。“非远行无以博学,非博学无以深思,非深思无以济世四方。”句式排比,语意递进,说明远行济四方的重要性。“是莼鲈之思的温柔,亦是足踏江川的壮思,是如明月照人千里的缱绻,亦是如火炬照我四方的激扬,是乡音,亦是出征的号角。”增强语势,使结尾段抒情水到渠成。

(编辑:李跃)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流人物深思侧重于
喜迎建党百年书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古风流人物 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文物精品述略
几对常被用错的词语
文学的两股劲儿
风流人物
空巢青年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