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博、微信等微工具越来越深受大学生的青睐,成了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已将大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工具”的广泛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的同时,也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及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观等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冲击力。本文就如何在“微时代”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自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成主流意识
“90后”大学生的共性在于: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他们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感情通过QQ空间、微博、微信等方式表露无遗地呈现出来,部分思想较为激进地学生逐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不良态度,譬如网络曝光的“大学生卖淫事件”“层出不穷的校园投毒事件”这些都是无疑不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迷惘、重功利轻人格等的外化表现。而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微时代”环境下懂得甄别“是”与“非”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命题。
(二) “微时代”下校园网络监控难度空前增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情感、学习的态度,换而言之,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监管,那么各种网络舆论将会充斥整个校园网络,尤其是面对新鲜事物,学生是极易被别有用心的网络造势者所利用,很容易产生校园内的“蝴蝶效应”。
(三) 辅导员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网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高校的部分辅导员不是科班出身,对思政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党务知识等方面的自身学习力度还不够,无法给学生以模范作用,“微时代”环境下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水平也提出了一定挑战。
(四) 学生自律能力不强,且缺乏正面信息“甄别”能力
“微时代”的到来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丧失道德底线、真亦假与假亦真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平台,如果没有严格把控好负面消息,一经传播,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如恶瘤般扩散,因此,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与自律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二、 “微时代”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策略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把关人”的作用,由于网络语言的自由性、随意性及快捷性,直接跳过了我们对不良信息的审核环节,使得我们处于一种被动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准机遇,顺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发挥“微工具”的积极作用,将学生教育管理与“微工具”的使用实现有效地对接和融合,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 开设多方交流平台,及时传递有效信息
鉴于微博、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已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而“90后”大学生的共性在于: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他们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感情通过QQ空间、微博、微信等方式表露无遗地呈现出来,如果我们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动态,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势必是思政教育的一大机遇,因此我们大可以在班级群、微信群、贴吧开设思想教育平台、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师生交流平台、班级管理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专业知识交流平台,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有关生活类、娱乐类、教育类信息,开拓多种交流方式,如“趣味问答”“知识接力棒”“有奖竞猜”等形式的“微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校园内偏颇的价值观及时予以清理,使之没有生存和发酵的空间,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 设置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实行专人负责
在各种信息充斥的校园里,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位、做细致,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的力量,以班级为单位,由心理委员牵头,成立专项监察小组,辅导员每周根据小组上报的有问题学生的情况进行“ABC”分类(重要监控对象、次要监控对象、一般监控对象),再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采用“帮扶”的方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三个角度出发,实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对个别较为激进的学生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对心理状况较差的学生予以及时疏导,对价值观迷惘的学生予以正确引导,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消除安全隐患,稳定学生思想波动,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 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网络知识水平与工作技能
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善于接受新事物,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利用网络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不断与时俱进,走在学生前列,建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社区论坛,科学合理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与自律能力
“90后”是一个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强烈的年代,凡事随心而动,自律能力较差,当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班级微信群及讨论组要进行每个月1~2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注重学生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統一起来,避免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三、 小结
随着大学生已经成为“微时代”的主要“微群体”,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力量”,必须培养一支由班干部、团委干部、学生党员为核心组成的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的模范作用,定期在各大网络社区平台发布“微话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微活动”、丰富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微文化”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微力量”,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49-52.
作者简介:
张西莎,湖南省衡阳市,湖南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