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2017-09-20 08:39薛景
读天下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时代下的民营经济如何开启新征程、承担新使命、发挥新作为、做出新贡献,对实现“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不仅坚定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也给未来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民营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从1984年中国出现私营公司开始,民营经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02年后,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民营经济更是遇到了改革政策、入世等各种红利带来的黄金十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地位也由过去的“补充部分”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整个评价体系中,民营经济所产生的效应也越发明显。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的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一) 民营经济植入互联网和资本市场

1. 从网上市场走向互联网新经济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升也带来全社会的消费升级。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原本走向“国际大市场”的浙江民营企业只能将目光转移到国内市场。鉴于内需市场存在流通渠道不透明的问题,电子商务在价格比较和交易便捷性上显示出巨大优势,并与浙江以“小商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协同。截至2015年底,全国约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电子商务及60%的企业间电商交易都依托浙江的民营电商平台完成。这种变化改变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地理版图,杭州接力温州和台州,成为新时期浙江民营经济高地,也改变了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浙江民营经济支柱产业。浙江民营企业大规模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经营的市场化和透明度,逐步走出了传统上依赖地缘、亲缘、血缘的人格化交易路径。目前,金融危机后浙江有超过200家民营企业发生过境内外并购活动,成为依托并购配置生产要素的平台型企业,原本处处受制的要素市场约束已经基本消除。

2. 对进入垄断行业进行不懈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对民营企业的态度一直是以放为主,以温商银行和网商银行的成立,以及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杭绍台铁路建设为代表,浙江的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内突破了传统上国有企业占绝对垄断的行业,但是以山西省煤矿业兼并重组为代表,浙江民营经济在省外突破垄断行业的努力没有成功。

(二) 民营经济与政府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1. 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对接创新源

一直以来,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偏重于民营企业自我积累的内源式发展。相较而言,江苏省各地普遍建有国际化的招商团队,形成诸如苏州工业园、苏州独墅湖等一批特色化的技术引进方式。通过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源整合,江苏的民营企业往往较浙江更容易接触到产业发展所需的前沿技术。

2. 依托国有投资集团分担创业风险

产业结构升级往往需要较大规模投资,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实现产出平衡。面对这个问题,江苏省依托高新区成立国资公司,扮演落户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天使”,在项目没有达到产出平衡阶段代表政府先行投入,弥补投资缺口。相比之下,浙江的产业园区由管委会等地方政府派出机构进行管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不懂和不能参与产业经营,一直没有探索出合适的机构运用合适的方式补偿创新成果产业化探索可能出现的社会成本。

3. 将高新园区作为创新知识外溢的载体

浙江民营经济的集聚模式以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为主,但是大多为传统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严重。相较而言,江苏省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状经济走向现代产业集群。

(三) 民营经济依托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

1. 从创新源的形成和对接看,以华为为例,该公司在1994年研制成功C&C08;交换机时主要通过做交换机代理商学习国际市场主流产品技术,在1995年重点选择在2G领域跟进,在CDMA1X等技术领域达到与国外基本同步,然后在2003年聚焦高端路由器和光通信等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 从创新成果产业化看。在多项措施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相关数据比之前有了明显改善。发改委投资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民间投资达到38万多亿元,增长6%,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有所增强,高新技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民间投资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卫生和社会工作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9.8%和2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多个领域增速超过20%。其中,2017年前三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速达到7.7%。

深圳依托大量民营创投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通过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的积极发掘,为深圳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成长环境和选拔机制,使真正适应市场的创新型企业能夠快速脱颖而出,例如,目前比较有名的大疆国际、光启研究院等均在本土民营创投的扶持下发展起来。

3. 从创新知识的外溢和集群化发展看,深圳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放权给企业,同时通过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前海自由贸易区等方式,为深圳企业谋求更加宽松、更为优厚、其他地区难以获取的政策优势。例如,通过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圳在2014年就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结合、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孵化载体建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1+10”配套政策,为科技型企业在股权激励、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了先行政策。此外,深圳前海自贸区则获得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投资便利化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创新机会,探索在市场化和法治化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二、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举措

(一) 政策支持

1. 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国家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必须体现在相应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方面加大力度,往往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西南地区某县为例,为了发展民营经济,该县每年都制定实施发展扶持民营经济的实施办法,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鼓励,同时对于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拨付出专款进行奖励,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作用

2. 加强政府服务能力。政府性服务的软环境建设除了靠政策文件的制定实施以外,更需要政府服务的能力加强。一个不容争议的现实就是,一些具有一定管理审批权限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还很落后,官本位的思想使得其在服务民营企业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效率还是态度等方面难以对民营企业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制度性的改革,以加强然后进的建设。以该西南地区某县为例,该县为了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制度性改革,对于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的民营企业,将审批权限集中由工业园区主管部门统一办理,使得行政效能大大提高,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能力相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行政审批时限的大幅缩短,仅仅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就能为企业减轻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资金成本,其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 资金扶助

1. 加大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刺激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最直接、也是实行时间最长的就是各类政策性补贴。无论是外向型企业的各类出口补贴,还是在国家发展战略领域的扶持性资金补助,这些都属于直接性的资金扶持。而这些可以直接刺激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2. 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政府性资金应当着眼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灵活运用政府性资金为企业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渡过资金困难的难关,为民营企业积极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资金保障平台。在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下,某市为了发展民营经济,一方面对于主导产业内的各类高精尖民营企业进行了立项性政策性的资金补助,同时用政府性资金建立了企业发展基金,利用其发展基金为民营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政府性担保。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是企业能够完成相应的资本融资。在金融杠杆的作用之下,政府性融资担保资资金能够撬动6~10倍的融资贷款,而运行以来的效果,就是获得融资性贷款担保的民营企业都度过了资金困难的时期,其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三) 舆论引导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最后一条举措就是合理的舆论引导,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上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农抑商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今天在社会整体当中的舆论中对于民营企业家总是带有偏见性的,即使是一些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家,还是难免陷入舆论争议当中。因此,在发展当中除了利用政府新手段为民营企业解决现实的困难之外,进行合理的舆论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过去,民营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得再好也是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尤其是在政治地位方面,地方的龙头企业主尽管能够进入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但是却能以获得真正有效的话语权。为了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某县大胆创新,让优秀的名言企业家担任政协副主席的职务,给予其很高的政治地位,同时在每年召开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大会上,对民营企业当中的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条件,而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显示出了更多的积极和主动。

(四) 产业组织的变化与新发展机遇

据大成企业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2017年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指出,2017年,在国内及世界知名企业排行榜中,中国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与往年相比,上榜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表现抢眼。此外,2017年前11个月新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有359家,占86.7%,民营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重也进一步提升,已成为A股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会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从而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人力资本)使企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又会进一步加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趋势,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规范化。同时,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成熟,制度化治理与管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得到民营企业家们(尤其是二代企业家们)的认识,企业内部决策的家长制人治色彩会有所淡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将不再仅是“橡皮图章”,而是能规范运行,起到有效的权力制衡与协调作用。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趋于多样化,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缓和。

三、 结语

总之,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将有助于降低中国民营企業面临的隐性成本和综合成本,推动民营企业对政策形成稳定和一致的预期,减少误读误判空间,也有助于破解量大面广的各类中小微民营企业难以成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30-140.

[2]程俊杰.制度变迁、企业家精神与民营经济发展[J].经济管理,2016(8):39-54.

[3]任普.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薛景,320106197702253222。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篇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