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2017-09-20 09:31罗顺懿
读天下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核心素养教师

摘 要:随着攀枝花市东区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新高度,区教育局提出了“于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模式建设”的课改新目标,此举不仅展现了我区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明了道路。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看,我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二是变重学科知识为重能力素养。另外教师应继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转变评价方式等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教学方式

一、 “学生核心素养引领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新方向被广泛热议。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品质,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思维力等。

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义:“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当前的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是相适应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以看到,我国如今的教育模式正逐步走向转型,攀枝花市东区教育系统的理念也跟上了国家的步伐——“从注重学科知识转向注重学生的能力素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要打破“学科知识至上”的牢笼,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提升,实现真正的学习。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教学方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促进我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知识中心”的思想,从重视知识传递走向重视知识构建。在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走向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思考: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为何要教这些;怎样来教。教师需在思考中认识到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一直创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当今的教师,必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并付诸实践。

二、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两个着力点”

(一) 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使学生未来得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我国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相适应的。在各大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中,有一个明晰的观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可见,学生应该在课堂中的占主体地位,这也必然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因而教师要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以此为着力点,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做课堂的掌控者,而做课堂的调控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学生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想要得到什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需本着这个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由重视学科知识转向重视能力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其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起其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同时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其一生发展有益的素养和品质。

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

(一) 树立平等师生观

传统教师完全掌控课堂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学生核心素养将学生放上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因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平等的师生观。一方面,教师要从讲台走向学生,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对话。当然这个对话要以平等、理解、信任、尊重和关爱为前提,这样对话才能在一种和谐自由轻松的氛围内进行,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

(二) 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

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教师要创设切合实际问题的情境,将课本上抽象知识具体化,把难以理解的问题与真实情境结合起来,为学生多创设一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實问题的机会。如“分小组讨论”“辩论赛”“表演”“竞赛”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在自我探究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 实施因材施教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式。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这可以培养他们反思的好习惯,并教会他们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2]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1-16.

[3]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作者简介:

罗顺懿,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市南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核心素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