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喜
摘 要:小学学困生一般是指智力水平和身体感官均正常,但由于部分原因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以致学习困难,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而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学习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学阶段数学学困生进行心理特点的深度分析和探究,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具体可行的相应解决对策,从而帮助他们战胜学习困难,摆脱心理障碍,提高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障碍;解决对策
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养成具有启蒙意义。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因为遇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又不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他们学习数学也就越来越难了,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小学学困生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身心智力逐渐成熟的小学生而言,解决这些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对学好小学数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阶段数学学困生的产生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小学生的心智相较而言仍处于不成熟状态,无法很好地去掌握和吸收新的学习内容。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还在培养形成阶段,故而不会协调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日积月累,小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对数学的抵触情绪,逐渐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因此小学阶段出现了许多数学学困生。
二、对数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分析
(一)小学生的自卑孤僻心理
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小学学困生的直接表现。部分教师对这些学困生的态度冷淡,在平时学习中时常会批评这些学困生,甚至会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这种消极心理一般具体表现为小学生不敢向教师请教学习问题,也没有勇气去跟其他伙伴交流,甚至会越来越孤立自己,远离集体,更严重的就形成了小学生的孤僻心理。
(二)小学生的焦虑心理
小学生本来就处于极为敏感的一个时期,当他们学习中遇到困难并处于心理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压力感和焦虑心理。学困生越是想经过自己努力提高成绩,越是不见效果,以至于感到内心焦虑。一般而言,此时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会表现出害怕老师检查作业、恐惧面对考试,更甚至于不愿意学校召开家长会等。
(三)小学生的厌学和逆反心理
小学生的厌学心理是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由于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面对老师的批评和无视而产生的自我放弃心理。上课走神,成绩下降,逐渐讨厌数学,这就是厌学心理。随着厌学心理的不断反复循环,就形成了小学生对数学的逆反心理。例如部分学生的逃学现象,他们以此来抵触周围所处的环境,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三、解决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困难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技巧和成绩的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改善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这就要求数学任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在课堂上分小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感到喜欢学习數学。
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教学要点,掌握好知识点的引导和衔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困生由厌学转变为喜欢数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生活实践活动,比如口算比赛、数学生活小发明、动手操作等具体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因材施教,适当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习惯,调整心态
在数学学习中,部分学困生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慢慢地就会表现为懒惰。而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具体学习任务,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醒学生,督促学生,先完成学习任务再去玩耍,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
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一章时,教师可以布置具体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小学生逐渐形成对学习和游戏的轻重主次认识,然后慢慢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也可以用数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的平台,使学困生也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集体活动和实践中与他人一起学习成长,从而改善自己焦虑自卑的心理问题,最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三)改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实际效率而忽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大多数的困难生是因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在具体学习中时常遇到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来辅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消除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编制一些简练的运算口诀,使用分层次逐步递进的运算方法来攻克学习难点,进一步落实教学效果,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掌握。通过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和进步,逐渐树立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多鼓励学生,积极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营造轻松自由的数学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学困生也是完整班集体的一分子,他们的学习状况也关系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不能因某些原因而忽略他们,反而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构建和谐友爱共同学习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季晓霞,张静.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
[2]朱满喜.胸怀赏识之心 呵护学生成长: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3(5).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