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福
【摘 要】感恩是对人性的尊重、感恩是对情谊的缅怀、感恩更是對传统的继承,在新时期下,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对中职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带来不良的影响,而在德育教学中应用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中职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职;德育教育;应用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思维理念层出不穷,而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下,学生的理想和价值观也出现了危机和缺失,其主要体现为感恩意识淡薄。作为新时期的中职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在生活中注重自我感受,麻木、冷漠、自私,对待周围的人和物挑剔嫌弃,对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应用感恩教育,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和美,是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通过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引导
(1)以思政课为应用主渠道。在中职教学体系中,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要将其作为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内容,以感恩意识为指导,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感恩教育要具有震撼力、感染力以及吸引力,真正触及到学生心理,促使学生清楚明白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
(2)设置专职心理教师。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设置专职心理教师,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心理疏导中,与家长和班主任形成协同机制,对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治疗,提高感恩教育的应用效果。
二、通过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深化感恩教育
(1)学校给予应用支撑。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感恩是我国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中职学校一定要提高其应用的重视程度,在校园内设立德育教育机构,通过与其他学校进行沟通交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感恩教育的落实和应用进行研究,学校相关领导也要给予感恩教育以资金、教学场地以及教师资源的支持。
(2)寻求家长的配合。对中职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道德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因此,学校要注重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通过电话沟通、家访、家长会以及信息交流等方式,与家庭开展合作和协调,提高感恩教育的质量。
三、学校和班级积极组织各种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1)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德育作用,以感恩为主题组织各种类型的班会,在举办班会过程中,要让学生收集以及回顾其在成长中,感动自己的恩情、友情以及亲情,向同学和教师阐述自己对待感恩的态度和反应。例如,班主任可以举办以“我的父亲”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亲对自己的关怀,帮助和恩情,通过气氛渲染,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2)“给家人一封信”的主题活动。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教师可以通过“给家人一封信”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写在书信中,然后由教师转交给家长。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恩思维以及感恩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校组织集体感恩活动。学校要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开展集体感恩活动,利用专题教育、报道演讲、朗诵比赛、征文比赛、观看感恩影片、专题橱窗以及专题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集体教育,组织学生扶贫救灾、送温暖、送爱心,参加义务劳动或者社区服务等,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一切资源,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进而在校园内形成感恩气氛。
四、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感恩实例,为学生提供有关感恩的影视、歌曲以及典故等,并且结合当今社会的感恩典型实例,通过演讲、视频以及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展示生动的感恩实例,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升华学生的感恩思想。
(2)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发挥其示范作用,在感恩教育中,为学生创设富有人情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恩意识。
(3)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直接影响,家庭环境是开展感恩教育的关键场所,因此,家长一定要规范个人言行,以实际行为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在家中为学生创设感恩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形成感恩思维。
总而言之,感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感恩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 中职学校和德育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让学生成为一名有文化、高素质、懂感恩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0):97-98.
[2]罗洋波,梁欢.中职班主任感恩教育——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4,(06):270-2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