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然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促使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表达是人们互相了解彼此、交流观点的主要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营造谈话的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观点;组织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表达能力;提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谈话交流是主要的方式,也是人们表达观点最直接的方式,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少在课堂上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加思考,只等着所谓的“正确答案”的公布。这样的学习方式既不利于课堂高效教学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全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一、营造谈话的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谈话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有些小学生的性格腼腆害羞,他们在公开场合说话也会觉得害羞,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也就不敢甚至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一部分性格外向的学生,由于害怕在课上说错话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所以他们也就干脆不在课堂上发言了。受到这样的心理驱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表达能力也就难以有所提升。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交流。对于性格腼腆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强自信。在学生回答过后,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从而坚定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决心。而且,教师还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的言辞,不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教师都要赞赏学生。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可以夸奖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等;如果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夸奖学生的勇气,并使其再接再厉等。教师的肯定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有助于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做得更好。
二、组织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是提高学生表达意愿的主要方式,在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由于“共同语言”较多,学生也就更乐于一起交流。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与分析,促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断思考,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在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地挑选小组中的一个人来汇总答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课文《陶罐和铁罐》时,由于课文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并让学生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对此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并且课文中的语言生动易懂,学生理解起来也没有很大的困難,在开展讨论时,他们也就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活力课堂的打造。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开展语文活动是实现寓教于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内心潜能的主要手段之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且,为了表现得更出色,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练习实践。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地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地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习了古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将古诗中描写的内容进行丰富,通过充分的想象来编造小故事;在学习了成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讲故事,促使学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谚语、歇后语、童话故事等,并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采用恰当的手段与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燕.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
[2]牟景文.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3]黄少琴.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