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坪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出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推敲、字斟句酌的习惯,有利于深入洞察数学内涵,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教学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学数学的一些方法,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咬文嚼字;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语言特点是言简意赅,精炼准确,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常常就会影响甚至改变原意。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数学的这一特点,除了要注意运用精炼的数学语言外,还要对数学语言有“咬文嚼字”的精神。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可以说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达到了启迪思维的目的。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这一问题,笔者基于自己多年教学经历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数量关系,细心把握
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对于题意的理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抓住题中关键字词、进行强调,并讲清它们的含义,引导学生细细消化。
例如这样一个问题:公园的滑冰场是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扩建后,长增加了15米,宽增加到70米,现在的滑冰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一些学生没有仔细阅读问题,将其误解成“(80+15)×(60+70)=12350(平方米)”。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句,理顺数量关系,细心体会题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便能弄清“增加了”和“增加到”的意思,把握并分清其中的细微差别。滑冰场扩建后,长和宽的变化是这样的:长增加了15米,扩建后滑冰场的长应该是:80+15=95米;宽增加到70米,也就是说扩建后滑冰场的宽是70米。那么,现在滑冰场的面积应该是:95×70=6650(平方米)。
数学问题中的一些字词,其中常常包含关键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这些关键信息,不仅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对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通过这样思维训练,学生在学习中便能“咬”住关键字词,“嚼”出内涵,事半功倍地开展学习。
二、字斟句酌,明察秋毫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既然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当然就离不开阅读,更离不开字斟句酌,而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则要求我们在数学阅读时要对每一句话、每一个步骤认真思考,做到“咬文嚼字”“明察秋毫”的地步。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1.甲是10,乙是8。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2.甲是10,乙是8。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学生很容易解出题(1)的答案:(10-8)÷8=25%,甲比乙多25%,并想當然地得出了题(2)的答案:同理可得,乙比甲少25%。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认真推敲,没有发现前后两道题所用来做比较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对于这两道题,比较的标准不同,分母就不同,那么最终的答案也就不同:题(1)中标准是乙,(10-8)÷8=25%,故甲比乙多25%;而题(2)的标准变成了甲,(10-8)÷10=20%,故乙比甲少20%,而不是题(1)所得的25%。通过“字斟句酌”“明察秋毫”的读题、理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甲比乙多百分之几,不等于乙比甲少百分之几”这个道理。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字斟句酌”“明察秋毫”,才能引领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里遨游,让学生品尝到数学的乐趣。
三、看清标点,深挖题意
数学具有“准确、精练、严密”的特性,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得,题目的一字之差,甚至标点的一个变化,都会影响甚至改变题意。
如: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35页,看了这本故事书的一半。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35页,看了这本故事书的一半。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乍一看来,两题似乎没有区别,解法也相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题(1)中“第一天看了30页”后面用的是句号,题(2)中“第一天看了30页”后面用的是逗号。
细细分析,不难看出:题(1)中“第二天看了35页”正好“看了这本故事书的一半”。所以,这本故事书应该有70页(35×2=70),还剩5页(70-30-35=5)没有看。题(2)中“第一天看的页数与第二天看的页数之和”正好是“这本故事书的一半”,所以,这本故事书应该是130页(30+35=65,65×2=130),还剩65页(130-30-35=65)没有看。
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结论或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看清其中的标点符号,细心体会其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
培根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种咬文嚼字的“思维体操”锻炼,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这对事半功倍地提升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高英.“咬文嚼字”与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8):48-49.
[2]任得东.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141.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