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发
摘 要:儿童文学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儿童徜徉在儿童文学的天地里,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起探索他们未知的世界,提升了思想境界、启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美感。儿童文学的育人功能,如春雨润物无声,使儿童的心灵世界变得纯净而丰盈。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德育 智育 美育 寓教于乐
儿童文学是儿童形象生动的“生活教科书”。儿童文学中性格各异的众多的典型形象,以其极强的感染力,帮助儿童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激励儿童创造美好的人生。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文学与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相比,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宛如春雨润物无声,在儿童的心田里播撒爱与美、真和善的种子,
儿童文学这种强大的育人功能,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德育:培养品德,树立理想
使儿童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仅凭学校道德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所能解决的问题。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优秀的儿童读物、儿童文学等儿童喜爱的书籍,对儿童的成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寓思想教育于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小读者在阅读的快乐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儿童在生活中,甚至效仿作品中的人物。儿歌《做习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顽皮的儿童在做习题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难题,需要动脑思考才能解决,可这个“小调皮”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最后:“学文化,拍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当儿童反复拍手吟唱这首儿歌,就会在内心里认识到,学知识要专心致志,要勤于思考,才能学得好。如此,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经典童话《小溪流的歌》,以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一条小溪流,永不停歇地奔流向前,由小溪长成小河,由小河汇成大江,由大江浩瀚成大海,最后,“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优美的意境投影在可塑性极强的儿童的心灵空间,就会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又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的儿童小说《罗文应的故事》[2],成功塑造了一個自制力不强、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拖拉的儿童罗文应的形象。罗文英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孩子,他几次申请加入少先队,都没有被批准。原因在于他贪玩、做事拖拉,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罗文应逐渐克服了做事拖拉、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个缺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少先队。作品形象地说明,只要付出耐心,教育得法,任何有缺点的儿童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都会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智育: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凝结着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而且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1]儿童文学题材广泛,校园、家庭、城市、农村、工厂,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畸恋、黄色、暴力除外),几乎都可以成为儿童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故而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认识过往和当下的社会生活,提高他们认识生活、觉悟人生的能力。
其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变抽象为形象,使儿童容易识记抽象的知识。例如,识记自然数(阿拉伯数字)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难题,但如果把它编写成形象生动、易记易唱的儿歌,幼儿就很容易记住,并能准确应用。其中《数数歌》就是明显的一例:
“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
“5”像秤钩来称菜,“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
在这首儿歌中,“铅笔”“小鸭”“耳朵”“小旗”“秤钩”“豆芽”“镰刀”“麻花”“勺子”“鸡蛋”都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识的事物,把这些幼儿非常熟识的事物的外形和识记、书写自然数(阿拉伯数字)对应起来,既形象生动,又容易识记,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学的智育功能。
其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能帮助儿童了解丰富的生活常识。如儿童通过吟唱传统儿歌《十二月花》,结合识记一年中的农历月份,就能清楚地了解在我国各个月份都会有哪一种花开放,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知识。
其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能启迪儿童的智慧,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科学童话《震惊世界的天鹅奇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南王国花重金从北北王国买了一个有9999根羽毛的玉雕天鹅,海象船长把天鹅运抵南南王国后,玉雕天鹅完好无损,9999根羽毛一根不缺,可一称天鹅的重量,发现天鹅由9999克变成了9949克,那50克重量哪里去了?南南王国要求海象船长所在的北北王国的远洋公司重金赔偿。一时间,在动物世界,玉雕天鹅的重量问题成了不解之谜。后来,骆驼博士求见海狮总经理,并告诉他,北北王国在北极,而南南王国在赤道附近,玉雕天鹅的重量由于地心引力的不同,自然就变轻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不但启迪儿童的智慧,更激励他们去探索大自然的未知的奥秘。
三、美育:培养美感,提升审美
文学作品要以生活的美为基础,遵循美的规律来创造艺术的美。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3]儿童文学是为了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专门为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因此更加注重艺术的美感。
儿童文学的美表现为纯真的情感美。这种美是来自人类心灵王国的天使,她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著名童话作品《七色花》,讲述了小女孩珍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朵有七个花瓣且花瓣颜色各不相同的神奇小花。撕下一个花瓣,并吟诵一个代表自己心愿的歌谣,就能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珍妮很随便地就用掉了六个花瓣,七色花只剩最后一个花瓣了,而她还有很多心愿等待实现——她想用这最后一个花瓣,给自己买冰糖,买胡桃,买三轮自行车,买马戏票,买新凉鞋,可她什么也没有买,她要等待那最珍贵的东西出现。正这样想着的时候,跛子男孩威嘉要和她一起玩儿,珍妮毫不犹豫地用七色花的最后一个花瓣帮助威嘉实现了健康的愿望。任何一个读者都会为小女孩珍妮的至纯、至善、至美的心灵所深深地感动。endprint
儿童文学的美还表现为意境美。儿童文学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会将小读者带进作品中,从而使他们得到美的陶冶。例如,杨宪东的儿童诗《童年的家》[4],诗中用“太阳花”“樱桃树”“牵牛花”“篱笆”“狗儿阿花”“炊烟袅袅”“烧饭的外婆”“河水”“夕阳”“水牛”“吹竹笛的放牛娃”“一小半香瓜”“外公的茶”“月牙”“苹果花”等大量的意象,营造了一个恬静、温馨、一派祥和的江南水乡美好、幽远的意境。这如歌、如画的意境,无疑会引发儿童对自己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进而让他们学会品味生活的美。
儿童文学的美更表现为语言美。如,尹世霖的儿歌《小蜡笔》,十几行儿歌,每行字数不一,读来却琅琅上口,有音韵和谐之美;另外,这首儿歌因为恰当地使用了表现颜色的词语,语言更具有色彩美。儿童在吟诵中,沉醉于这优美的语言,自然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儿童文学完全能够培养起儿童“对于美的爱好”。[5]
四、娱乐:愉悦精神,健康身心
快乐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向往。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的人,就会从内心感到生活的美好;因此,就会越发地努力工作,越发地热爱生活。成人如此,儿童亦如此。事实上,快乐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不仅使他们笑口常开,振奋他们的精神,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成长发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历程中所遭遇的一切。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生活压力加大,尤其是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多。一些家长和老师常常把生活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强加儿童,致使他们忧郁、焦躁、孤僻、叛逆,形成玩世不恭或悲观厌世的思想。自闭症儿童逐年增多,就完全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寓教于乐,让儿童在会心一笑中,宣泄、转移生活中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主题在于揭示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就会收获不同的人生。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但童话中用大量的笔墨刻画、描绘出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细节和场面。如,鳄鱼小姐因為爱着王子,无论怎样“穷追不舍”也追不上,导致哭鼻子;而王子反过来求饶……这些欢快、幽默又滑稽的场面,往往会人笑到喷饭。而在笑过之后,小读者就会积极思考——应该怎样度过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又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童话《罗明明的嘴巴》,罗明明经常说脏话,嘴巴被气丢了,只好刊登启事寻找嘴巴,在寻找的过程中,罗明明改掉了说脏话的毛病,在派出所领回了自己的嘴巴。嘴巴能被“气丢”,这种通过无限的夸张,造成的幽默,既让小读者开心的大笑,又使小读者认识到说脏话是多么的可耻。
五、结语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6]儿童文学正是以引人入胜的情节,感人肺腑的故事,个性鲜明的形象,清新优美的语言来启迪小读者用心去触摸生活中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进而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用阳光一样明朗的微笑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182.
[2] 陈模.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儿童文学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3—8.
[3]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2002.
[4] 杨宪东.童年的家[J].少年文艺(上旬刊),2004(11):34.
[5]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2.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文艺[N].文学报,2014-10-2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