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李灿松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缅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深,研究缅甸金融现状为促进双边正规金融合作、促进金融企业服务实体企业提供指导依据。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缅甸金融业研究,找出现阶段缅甸金融业研究的热点、难点和争议问题,以期为后来的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金融业 综述 展望 缅甸
一、引言
随着缅甸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缅甸迎来对外开放发展新时期,不断缓和的国际关系和内部民族冲突也为缅甸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我国作为缅甸邻国,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缅甸也处于东南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板块。截至2016年6月中国在缅甸投资总额达179.28亿美元,保持缅甸最大投资国和第三大房地产市场投资方地位①。近年来缅甸对华投资额也在不断增加,中缅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前景一片向好。但是,中缅金融合作则面临正规合作渠道不畅通、边境结算不规则等问题。研究缅甸金融现状为促进双边正规金融合作、促进金融企业服务实体企业提供指导依据。近年来有关缅甸金融的文献大量涌出,迫切需要进行梳理与评价。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缅甸金融业研究,找出现阶段缅甸金融业研究的热点、难点和争议问题,以期为后来的研究做铺垫。
二、缅甸金融业研究的综述
(一)缅甸金融风险研究
1.通货膨胀风险研究。缅甸通胀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01~2005年缅元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100%以上,预计缅甸的这种高通胀状态还将持续②。缅甸之所以会经历如此严重的高通胀,一方面缅甸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刺激需求从而形成高通胀,另一方面缅甸货币供给调整能力与通货膨胀控制力较弱导致高通胀。此外央行没有完全独立也是造成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恢复国民对金融体制的信任,才能有效增加储蓄、消化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
2.汇率风险研究。缅甸汇率风险整体较高。2001~2005年缅元大幅贬值,2006~2012年缅元升值近200个百分点③,2012~2014年缅元自汇率改革后先缓慢走高后持续贬值。但缅元升值并非资源导致,而是出于缅甸政府严格外汇管制和进口限制④⑤。排除政府管制因素可以看出,缅元近十年呈大幅持续贬值态势。缅甸汇率风险较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缅甸央行长期隶属财政部,自身缺乏独立性,难以通过货币政策维持缅元稳定。缅甸虽废除多重汇率政策,但汇率市场化仍需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緬甸兑换渠道并没有完全建成,缅甸央行只能服从而非导汇率的制定⑥,这本身就导致缅元风险和收益特性均不如基普和泰铢⑦。学者普遍认为金融自由化改革势在必行⑧,但也有学者基于缅甸对国有企业的保护以及缅甸当局对汇率统一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抱有恐惧心理,认为缅甸未必会实行汇率统一⑨。事实证明这一预判存在偏差:缅甸金融部门已成为缅甸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缅元波动较大将给缅甸经济发展带来阻碍,2013年缅甸已废除外汇券并实现汇率统一。
(二)缅甸金融改革研究
1.缅甸金融改革研究。缅甸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金融改革分别出现在1988年和2010年。1988年改革重点在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私人经济和农村经济、银行系统等方面,2010年改革重点在加快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实施浮动汇率制、设立经济特区、放宽金融领域等方面。两次改革初步解决民盟合法竞选问题,较好落实了民主进程并顺利获得西方国家经济援助。学者普遍认为金融改革有利于增加中缅双边贸易互补性⑩、改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提高缅甸GDP总额和人均GDP总额?輥?輯?訛。
2.缅甸金融前景研究。一方面,缅甸金融业发展极其缓慢且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信用水平较低导致国内现金交易为主、巨额货币发行量造成大规模赤字和高通胀、汇率畸形、贪污腐败严重、黑市交易猖獗?輥?輰?訛、人口素质低下、缺乏基础建设、结算工具单一、缺少征信机构、银行业尚未实现电子化和联网化?輥?輱?訛。
另一方面,缅甸金融业有未来发展空间:客观来说缅甸丰富的资源能够支撑其经济快速发展;主观来说缅甸国内政治形势向好,缅甸新政府得到军人、民主派和国际社会的一致支持,改革进程出现颠覆性倒退可能性很小?輥?輲?訛。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西方国家放宽经济制裁在短期内不会对缅甸经济做出贡献,但亚洲出口市场需求仍然强劲,缅甸金融、旅游、能源、房地产等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于亚洲金融危机对缅甸影响,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加剧缅甸金融衰退?輥?輳?訛;也有学者认为对缅甸金融并无实质影响?輥?輴?訛。整体来看,虽然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缅币大幅贬值和外资撤离,缅甸政府采取的限制进口政策也加剧缅甸金融衰退,但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割裂缅甸银行体系与国际银行业联系,导致缅甸长期被封闭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因此本文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缅甸经济并未造成直接冲击。
(三)区域货币合作研究
建设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有效避免政策“溢出效应”和金融危机“传染性”?輥?輵?訛,对加速多边经贸合作十分重要。有学者发现中国东盟各国之间货币合作成本较低,可以通过建立主导型、单一型和混合货币联盟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輥?輶?訛,此外虽然缅老越柬金融市场欠发达,但大湄公河次区域在宏观经济目标、对完开放程度等方面较为一致,在该区域建立货币合作具备可行性?輥?輷?訛。但也有学者认为东亚各国汇率制度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抗风险能力也不同,目前并不适合建立货币区?輦?輮?訛。
(四)中缅边贸金融结算研究
中缅非正式跨国流动,即指中国官方有记录而缅甸官方无记录的人口与贸易流动。缅元汇率不稳定、中缅之间尚未建立广泛的代理行关系、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严格的外汇管制与多种货币同时合法流通是催生不规则结算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易货贸易、民间汇兑(流动私人兑换点、板凳银行、地下钱庄)和第三方结算(由双方在第三国或地区委托银行办理贸易结算和资金划拨),此外走私、赌博、贩毒也日益猖獗。endprint
虽然中缅边贸不规则结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银行服务的不足,并在经济制裁情况下对缅甸经济下滑起到缓冲作用,但同时加深双边腐败、走私以及人才、技术、资金流失,大量非法移民生活难以保障也恶化缅甸国家形象?輦?輯?訛。大量不规则边贸结算带来一系列逃汇、套汇、骗税等违法行为,既增加了边贸结算风险和现金管理难度,又造成边贸交易资金游离于银行结算体系外,不利于央行监测监管。此外,具有巨大资金动员能力的地下金融对中资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也产生严重冲击。由于中资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只充当资金临时托管站,真正的大规模资金很少在银行体系内沉淀并产生效益。
对此学界提出不同方案。“走出去”方案:以我国实力雄厚银行为依托,鼓励缅商到我方银行开立银行账户,确保银行对资金流动的监控?輦?輰?訛。“引进来”方案:借鉴越南“河口模式”,以瑞丽为试点依托一家缅甸实力雄厚银行进行边贸结算合作达到体外资金监管目的。此外还可以短期内借鉴越南做法对中小规模的地下金融划定专门区域集中管理,长期内完善相关政策?輦?輱?訛,并适当建立亚洲区域内危机解救机制,如亚洲货币基金AMF、亚洲汇率联动机制AERM等?輦?輲?訛。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缅甸金融风险、金融改革、东盟货币区合作、中缅边贸结算方面。学界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缅甸高通胀原因、中缅边贸不规则结算方案问题尚存在争议。中缅边贸结算与地下钱庄问题、人民币区域化与双边货币合作问题是缅甸金融业研究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新形势下缅甸金融业仍面临新问题。仰交所的成立、不断涌入的外资金融机构、中缅双方领导人互访等都给缅甸金融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金融企业又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并服务于中国企业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注释
①商务部驻缅经商参赞处.“截至2016年6月共有41个国家来缅投资,中国和新加坡领衔”,http://mm.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607/20160701362527.shtml,2016-07-20.
②张金宝.《外资投资缅甸的经济和金融风险》.《前言》2013年第17期,第101页。
③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调查课题组.《2004年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调查》.《中国金融》2005年第6期,第38页。
④熊谷章太郎.《缅甸的经济开发与缅元汇率》.《南洋资料译丛》2014年第3期,第37页。
⑤Koji Kubo,“Real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resource boom,and policy reform in Myanmar”,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Vol.27,No.1(2013),pp.110-126.
⑥Koji Kubo,“Have Reforms Established Transmission Channels of Exchange Rate Policy in Myanmar?”,Procedia Economics & Finance,No.5(2013),pp.459-467.
⑦胡晋铭.《非国际储备货币汇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老挝、缅甸和泰国货币的美元汇率为例》.云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⑧李峰.《金融抑制下缅甸金融发展困境与自由化展望》.《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5期,第27页。
⑨饭野光浩.《发展中国家的平行汇率制与国有企业—以緬甸为例》.《南洋资料译丛》2007年第3期,第1页。
⑩赖石成,钟伟.《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FDI关系实证研究》.《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7期,第16页。
?輥?輯?訛贺圣达.《新军人集团执政以来缅甸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1988~2008)》.《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1页。
?輥?輰?訛妙丹,密登.《缅甸的过渡性经济:现状、发展差距和未来前景》.《南洋资料译丛》2008年第3期,第44页。
?輥?輱?訛祝湘辉.《缅甸新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及对我国投资的影响》.《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第2期,第46页。
?輥?輲?訛张金宝.《外资投资缅甸的经济和金融风险》.《前言》2013年第17期,第101页。
?輥?輳?訛范宏伟.《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缅甸经济政策与华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第3期,第39页。
?輥?輴?訛李艳军.《西方放宽经济制裁背景下的缅甸经济发展前景》.《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11期,第3页。
?輥?輵?訛丁文丽,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合作与反思》.《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94页。
?輥?輶?訛储星星.《基于OCA指数法的中国-东盟货币区合作潜力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輥?輷?訛丁文丽.《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基础条件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第26页。
?輦?輮?訛刘冰玉,滕建州,刘志蛟.《以亚洲货币单位为基础的东亚各国汇率的稳定性分析》.《经济问题》2013年第5期,第90页。
?輦?輯?訛Winston Set Aung.《缅甸和中国的非正式跨国界流动》.《东南亚纵横》2011第2期,第61页。
?輦?輰?訛叶健生.《应将边贸结算纳入银行结算体系—对中缅边贸结算现状的思考》.《国际金融》2001年第2期,第35页。
?輦?輱?訛丁文丽,李艳,游溯涛.《中国边境地区地下金融现状调查:云南案例》.《国际经济评论》2011第6期,第123页。
?輦?輲?訛吴萍,段万春.《中缅边贸货币兑换障碍问题探讨》.《商业研究》2008年第1期,第119页。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6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缅甸金融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2016YJS036)。
作者简介:徐晶(1993-),女,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李灿松(1980-),男,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全球化与地理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