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
摘 要:创新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创新课程,而应该是在整个高校课程教育中引入的理念,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应融合到一切教育学科中。
关键词:创新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目前在国内,创新教育已成为热门话题。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提出“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强调智慧来自于大众,并坚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会在国内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要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以便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落实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一、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融合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虽有大小、层次之分,但无领域、范围之限。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创新课程,而应该是在整个高校课程教育中引入的理念,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应融合到一切教育学科中。
1.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应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挖掘学生潜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自我意识良好,个性完整统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理想、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优缺点都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能根據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调控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环境保持平衡。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自我意识不清,创新意识相应低下。人格健全的人,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自我意识良好且人格健全能促进大学生勇于创造、善于创造。
2.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情感积极稳定、意志、行为健全协调、自我意识良好、个性完整统一、社会适应良好、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和性别角色,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只有在知、情、意统一,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素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和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从自我意识、人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兴趣等方面作为突破口,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活动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社团活动等都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将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修养身心、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1.培养创新兴趣
兴趣能促进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对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兴趣广泛的人一般见多识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广泛性与多样性。学科学习、体育运动、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范围广、种类多。第二,娱乐性和消遣性。对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作品的兴趣浓厚。第三,实用性和社会性。比如,对英语和计算机类的强烈兴趣。第四,思想性与时代性。我国教育制度中的应试教育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了多数学生兴趣意识的减弱。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了融洽、亲切的气氛,它能给人以温暖和精神力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大学生获取兴趣的意识,培养他们渴望兴趣的品质,提升他们拥有兴趣的能力。
2.提升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的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够保证大学生深刻、娴熟地掌握理论和运用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学习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受到的教育多属集中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加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团体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正好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创新思维的大舞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形成健全人格
要做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首先需要心理健康。创新性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创造性人格强调的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人格因素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人们创造行为的实现,既依赖于认知过程的各种能力品质,也依赖于动机、兴趣、信仰、价值观、性格等人格因素。大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情操。正如俞国良在《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所说:“对创新性人才的创新人格培养教育,其实质就是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当代大学生要想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要想追求自己卓越的人生,必须塑造创造性人格。
三、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相融合
创新素质境由心生,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内在的动机,有的专家将创新表述为“转换思考问题的能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而言,则要有内在的热情。除了要掌握广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教育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即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尤其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讲到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所体现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也是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所体现的品质的总和。非智力类的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态度、理想、信念等。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即教师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擅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推行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做,在做中学。
创新精神心育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指教育工作者要有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有勇于革新的勇气、意志和智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念中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障碍的预防作用,以消极的心理学为主线。随着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心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地学习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和激发学生自身的个性优势。教师接纳及支持学生想法、教师肯定并鼓励创意表现、学校常常举办创意活动、参加社团及读书会、学习环境自由开放等都有助于创意发展。因此,教师要以创新精神来推进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
教研能力即教学与科研的创新能力。教师教研与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课堂质量的好坏,这也正如教师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创新教育效果的好坏。各高校应致力于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学术环境,同时把对教师各项能力、素质,尤其是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投资当做重中之重,积极创造有效条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比武,提升教师的教研创新能力。
四、小结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因此,高校应当把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广水.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程美华,刘青瑞,白瑞.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2012(1).
[3]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