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2017-09-20 17:24马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养

马洁

【摘 要】在我国现今艺术设计等专业当中,纤维艺术是其中的一门重点课程,具有着多元化以及综合性特征,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就纤维艺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纤维艺术教学;学生创作能力;培养

1引言

纤维艺术是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的新课程,具有着使用材料丰富、形式多元以及技法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艺术创作空间,能够有效实现其艺术实践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提升。而在实际纤维艺术教学中,创作能力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此,即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够做好把握,以纤维艺术教学课程为基础做好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

2纤维艺术教学中创作能力提升方式

2.1注重技术文化

艺术的水平同积累是分不开的,要想实现自身设计水平的提升,则需要能够做好文化以及技能的衔接熟练。在具体教学方面,要想实现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即需要能够从文化以及技术层面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艺术创作底蕴进行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激发:第一,基本技能是开展创作的重要基础,对此,即需要在教学当中要求学生做好基础技能的学习,做好拼贴技巧以及编织技巧的掌握,通过各类创作材料的应用创作出作品。在教学中,要先做好编织技能的训练,该技法在表现力方面较强,通过该技法的教学,即能够帮助学生对编织艺术同纤维艺术间的关系形成充分认识,通过各种编织技巧的尝试做好编制方式的创新,即将纤维材料在经过规律、反复交织穿插、排列以及环绕处理后形成纤维艺术的基本语言,并通过对学生粘贴、支解、重构以及缝纫方式的应用做好塑型实验。同时,也要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处理工艺以及性质引起重视。同传统技巧不同,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方面类型更多、且不同材料具有着不同的性质,只有做好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特点的把握,才能够在实际创作当中更好的应用;第二,要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在艺术创作当中,文化底蕴是重要基础,要想形成有价值的创意,同设计者的深厚文化底蕴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实际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即需要能够做好该方面重视,要求学生了解到纤维艺术同传统文化的关系,包括古代陶器上的编织图案、欧洲大量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壁挂作品等。在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蕴含着时代同文化、政治以及生活等元素间的关系,只有在教学当中做好学生文化含量的提升,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从文化当中吸收艺术理念、创新元素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创作内涵。

2.2增加观察感悟

在纤维艺术创作当中,同大量的欣赏与观察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大量作品的分析欣赏,则能够在做好他人创作思路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创新灵感的激发。在具体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即需要能够即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感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欣赏,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对不同创作图片展示、创作过程分析方式的应用使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不同编织技法进行较好的赏析与感受,并在同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对更好的视觉效果进行创作。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在对作品成功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审美标准。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互相间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当中提出自身的建议与想法,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欣赏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将学生分为一定数量的创作欣赏小组,通过集体创作方式的应用增强团队凝聚力以及内部创意碰撞;第二,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纤维作品的收集与欣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对纤维艺术展览的相关活动进行参观,使其通过该种方式去接触、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在杂志以及网络当中做好纤维艺术图片的收集,形成新的资料。对于纤维作品来说,其不仅可以出现在艺术展览当中,也将出现在生活以及商店的装饰当中。对此,即要求学生能够善于发现、观察,对这部分作品当中的新工艺以及新元素进行发现、学习,也可通过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研究思考实现创作灵感对纤维艺术创作的良好迁移。

2.3注重实践训练

在纤维艺术课程中,教师的指导与讲解十分关键,尤其在学科的教学初、中期,是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以及基础技巧时期,做好这部分知识的技能学习与指导更是十分关键。同其余艺术形式相比,纤维艺术创作对实践性具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创作当中所需的材料特性以及基础技能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把握,且学生的创作激情以及灵感也将来自于创作当中的体验。实际上,纤维艺术也是一门便于实践的课程,在其刺绣、编制等工艺中,对场地并不具有特殊的要求,且创作当中所需的工具与材料也容易获得。该特性的存在,则对学生在课后的训练与自主学习具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鼓励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实现创业实践同艺术创作间的结合。对此,即需要教师能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市场以及民间实现实践热情的激发,以此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而在校园以内,则可以对专业的纤维艺术工作室进行建立,以此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实践创作平台。在工作室当中,学生在学习当中则将具有更高的兴趣以及更强的目的性,在纤维艺术教育方面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4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艺术专业当中,教师更多的对专业传授具有重视,而在教学理念方法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忽视情况,并以此对纤维艺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实际上,只有对教学理念、方法进行积极的改革,对教学当中学生创作兴趣的培养引起重视,才能够在对良好教学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第一,要做好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具体该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在教学当中营造出风趣、快乐的课堂。同时,教师的讲解也需要建立在演示与实践的基础上,切忌纸上谈兵,通过对作品欣赏内容的增加对学生形成更强的吸引力。而当学生创作完成之后,则需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此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做好其创造力的激发。对于纤维艺术来说,其是一种技能、智慧同时存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丰富纤维材料的存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将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在实际教学当中,如果教师过于对教学理念以及相关共性内容进行强调,则很可能因此对学生创作的自由度以及个性发挥形成制约,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钻研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即需要能够使学生不拘一格的做好纤维材料的选择,对表现语言的权利自由运用,为学生发现和创造、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提供最大的空间,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发展个性。

3结束语

纤维艺术作为一门传统且新兴的艺术形式,因同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特点,在我国具有着较好的前景。在上文中,我们对纤维艺术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纤维艺术的创作能力培养引起重视,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完善实现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献:

[1]苏鑫,孙永明.浅议纤维艺术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5(06)

[2]谭海平,马越颖.纤维艺术的表现形态与材料分析[J].作家,2014(06)

[3]王梦佳.纤维的启示——探秘首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J].雕塑,2013(06)

[4]赵静.纤维艺术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