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郭晓薇
早上8点,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大厅。
想要穿越在拎着各式袋子、形形色色前来就医的人群中快速行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该院党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好不容易才来到消化科所在的楼层。避开来回踱步的患者和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来到其中一间诊室,两张办公桌前,4名医生相向而坐。在这些白大褂中间背靠着墙的,是一位头发花白却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记者要跟随出诊的医生——现年90岁,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随着第一位患者进入诊室,一上午的门诊拉开序幕。
这是一位30岁出头的男性患者,他双手将自己的病历本递给李乾构的同时,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一下:“我经常长口疮,已经20多年了。”李老一边看着他的面色、舌相,一边跟他谈话,了解他饮食起居等基本状况后,为他把脉。随后,李乾构嘱咐身边的年轻医生对处方单中的几味中药进行了增减,并简单说明了药效。年轻医生快速记录今后用得到的知识。
同时,这位男患者也打开病历本后边的空白页,像记笔记一样,认真地写下李老的医嘱“每天喝两包,分3次喝”。
李老语气轻柔地补充到:“以后不要吃易上火的东西。”对饮食起居要严格要求,包括:每天要吃一斤绿叶菜、半斤水果,少量多次喝水,不熬夜等。
接下来,这位就诊的患者脸色苍白,但难掩欣喜。这名30多岁的女患者一边走进诊室一边说:“上次开的药我一直坚持吃着,您开的方子真是太有效啦!”
这位女患者介绍,在今年年初体检时,并没有查出身体有问题。在突然出现两次“疼到晕过去”的状态时,被查出患胆结石。不想采取手术治疗的她,在7月11日慕名挂了李老的号。据她描述,吃了一个月李老开的药,并根据嘱咐不吃肉类等高脂肪的食物,以吃水煮菜为主后,不仅疼痛消失了,而且在做检查时,“能看到胆的轮廓了”。患者拿出检查结果,李老仔细查看了化验单和心电图,又笑着示意她把手放在脉枕上,微皱着眉认真把脉。仔细分析病情后,李老重新为她调换了两味中药。
9点25分,当李老把预约号的患者都看完后,一位短发中年妇女急匆匆地来到诊室,她环顾了四周,说道:“我想找李乾构医生,还能挂他的号吗?”李老抬头看了看这位女士,然后拿出笔,在一张小纸条上写出挂号的地址并签字盖章。“拿着这个去挂号吧。”当得知这位女士是为父亲挂号时,病人今天没有来,李老又拿回字条,在左上角加了“周四上午挂号”的字样。这位女士捋了一下头发,居然笑了起来。
“看看还有多少人没来?”通常,为了方便离家远或有特殊情况晚到的患者,在没有其他安排的情况下,李老要等到10点。据该院党办娄颜介绍,前段时间李老生了病,在此之前,他常常看病到中午。“李老年纪大了,别把老人家累坏了。”娄颜说。
据悉,李老是唯一一名在普通门诊看病的老中医。当记者问及此事时,耄耋之年的李老,看了一眼窗外。然后笑着说:他摆了摆手,要那么多钱干嘛?钱是赚不够的。不如就继续像现在这样,为更多的患者治病。
11点左右,出诊结束后,李老继续回答几位年轻医生的问题。这个时候,一直不停地提醒患者少量多次喝水的他,才拿起看不出花纹图案的保温杯,在片刻安宁里,喝一口水。
李老叮嘱年轻医生,在开药的时候,除了疗效外,也要综合考虑药的味道。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回避有特殊异味的药品。汤药的口感好,患者才容易接受并坚持用药。此外,还应考虑用药剂量,做到尽量不影响患者饮食。
由于中药要考虑早上服用,李老就拿自己做实验,看药的剂量对早餐是否有影响。“就我个人经验,汤药在100毫升以内最为适宜。”他嘱咐身边的年轻医生。
记者手记
医者仁心 长者风范
此时看到的场景,才是更多医患关系的常态。而见诸媒体的暴力杀医伤医事件,仅仅是个例。医患互信、彼此共情带来的和谐医患关系则是更主流的日常状态,只要用心感受,医患温情比比皆是。
李乾构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体现了老一代医者的长者风范。同时,不论是叮嘱用药注意事项,亦或是提出饮食起居的健康建议,不管把脉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还是他主动为加号患者指路的细节,都体现了对患者发自内心的求助与呵护。深藏在每一个细节的关怀,让记者体会到“将心比心”的温柔。也使得记者对“医者父母心”的含义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坚持在普通门诊出诊,让患者能享受到真正有效的治疗。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让这位九旬老人,还坚守在医人治病的第一线。在可以享受的时候,选择继续为帮助患者而努力;在可以闲适的时候,选择有意义的忙碌。尤其是,在看淡利益的九旬老人面前,世界变小了。这就是记者所见过的,对“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