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摘 要: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提升,“独门独户”的家庭增多,这对儿童(本文主要指3—6岁儿童)同伴交往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搜集了167份家长意见,发现“80后”、“90后”家长重视儿童同伴交往,小区同伴已成为主要交往对象,但家长对这种交往质量并不满意,希望政府及社区层面能提供更多的游戏场地,加强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服务及指导。研究者认为年轻家长应提高陪伴质量,不做“失陪”父母,为儿童同伴交往树立良好榜样和示范。
关键词: 城市家庭 儿童 同伴交往
一、问题提出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婴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和社会交往技能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如果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不仅在个性、安全感等方面受到影响,还会导致交往障碍,渐渐变得胆怯、孤僻、不合群,出现语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等,导致其社会性退缩,继而对现实生活适应困难。
近些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提升,“独门独户”的家庭增多,这改变了中国过去几代同堂的居住格局,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不如过去亲密,家庭与外界的接触相对减少,导致孩子的生活交往圈随之缩小。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让孩子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学会遵守规则。”因此,在当下的城市家庭居住环境下,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尤其以“80后”、“90后”居多)重视孩子的同伴交往,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社会化做出了哪些努力?基于现有的环境,家长认为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家长问卷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92.7%。受访者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家长较为重视孩子的同伴交往
超过一半的家长(52.4%)表示平均每天带孩子外出活动两三次,户外活动时间为2个—4个小时,还有6.4%的家长带孩子外出活动3次以上,活动时间在4小时以上。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同伴交往,74.6%的家长会特意在小区寻找同伴,46%的家长带去朋友家找朋友的孩子玩,42.9%的家长带孩子去营业性场所(如儿童游乐城)玩,17.5%的家长给孩子报名早教班来交朋友。但如果家里有超过一个孩子,那么有15.8%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玩。
(二)居住的小区是孩子同伴交往的重要场地
“80后”进入生育高峰期后,同一时期出生的婴幼儿较为集中,尤其是在少子化的当下,家庭中缺少同伴的陪伴,很多孩子的同伴都来源于所居住的小区。调查中家长普遍认为小区里同龄孩子的人数都较多(同龄孩子人数在11个—20个占36.5%,20个以上的占31.7%)。因为有了较多的同伴,家长认为这有利于幼儿的同伴交往(认可这一观点的家长占78.2%),但只有不到一半(46%)的家长认为小区的同伴交往满足了孩子社会性交往的需要。换言之,婴幼儿居住的小区已成为同伴交往的重要场地,但这种交往常常频次低、质量差、缺少良好的引导,最后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帮助比较有限。
(三)近八成家长希望社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78.2%的家长认为小区对促进幼儿同伴交往有积极作用。但是当问到是否还需要进一步从社区、社会的层面开展工作时,家长几乎都提到了社区,希望社区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比如多规划公园,有更好的小区配套设施),多组织活动,希望幼儿园能发挥作用,希望国家多建设公共户外游戏场所。
三、分析与讨论
(一)“80后”、“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革新
钱愿秋调查发现,89.7%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多与其他小孩接触“非常重要,所以积极创造环境”,这为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本研究支持这一结论,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同伴交往机会,年轻家长刻意增加了带孩子外出的时间和频次,也通过找朋友的孩子、花钱去游乐场、报早教班等方式增进同伴交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云晓曾经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到:“我们在研究中发现,‘80后家长往往更有现代意识,比如对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注重他们的素质培养,给他们更宽松的环境。”由于“80后”、“90后”群体成长于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东西方文化和理念不断交融的时代,相對于父母一代,他们有个性,更关注自我,普遍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有一定的科学教养知识,对于如何教育子女,不仅从父辈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而且通过书籍、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多渠道获取育儿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在调查中,多数家长提到不太希望对子女太过严厉,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业成就,只要“不是很差”就可以,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待人接物,希望培养良好的情商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甚至有家长提到“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还要重要,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可见,不少“80后”、“90后”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有着与以往“中国式家长”不同的地方,体现出更多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小区玩耍、早教中心、儿童游乐场、约朋友外出游玩,从而“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更多同伴交往”成为诸多家长的选择。
(二)同伴交往的质量亟待提高
在进行实地调研时,研究者发现几乎每个小区的幼儿人数都比较多,并且都是成人带着三三两两凑成一群,集中的地方往往在物业大厅或者石凳旁,会走的孩子追逐打闹,不会走的孩子由老人抱着凑在一起。看起来幼儿同伴交往情况较好,但经过持续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者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endprint
由于年轻父母工作日都在单位上班,90%以上都是老人或者保姆带孩子外出。在户外活动时,如果孩子不会走路,老人多数情况把孩子放在推车里或抱着,自己和其他老人聊天。只有当孩子哭了、饿了或困了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反馈,其他时间较少引导孩子与同伴互动,仅有的交往行为也是握手、你好、再见这种礼节性的问候,这样的同伴交往可谓“有形而无实”。
会走路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上拥有更多的自由,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他们有机会三五成群在一起玩耍,但是一旦发生冲突,老人的回应一般是强行分开,然后不由分说地斥责自家孩子几句,拉着孩子回家。遇到性格比较急躁的老人,孩子有时还免不了责骂和粗鲁地推搡,殊不知这是极好的引导孩子掌握社会交往技能的契机,主动教育的机会白白错失。甚至还有的老人因为怕孩子出去抢别人玩具或被别人抢走玩具,宁愿让孩子在家看电视、玩玩具也不愿带孩子外出活动,大大阻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王玲凤(2007)的研究指出,隔代抚养的幼儿与父母抚养幼儿相比,易表現出更多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缺陷,且适应性较差。
正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年轻家长认为小区同伴交往的频次和质量不足以满足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求。
(三)社区教育资源仍需大力建设
在我国,社区是街道办辖区内的最基层的区域划分,可以涵盖辖区内的诸多小区。根据陈艳霞(2004)的界定,社区环境教育资源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物质环境因素,又有精神环境因素。就具体内容来说,主要有社区机构、社区居住环境、社区文化、社区道德水准与文明程度等[2]。社区学前教育是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有效形式,其具体作用体现在:一是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三是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3]。
本研究重点关注了社区的儿童活动空间。走访了数十个不同社区的小区,发现可供婴幼儿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主要表现为:
1.活动空间十分局限。仅有两个小区拥有可供幼儿自由奔跑的大片空草地。大多数小区的空地比较有限,并且停放了大量电动车和自行车。
2.儿童游乐设施单一。几乎所有小区中的游戏设施就是一套滑梯和攀爬架组合,放置在开发商在某一角规划出的一小块场地上,地面上铺有软性材料,并且和居民健身区合并在一起。
3.空间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小区中儿童游戏场地的不足,孩子们经常被迫在小区道路或者停车场上踢球、轮滑、玩滑板车等,带来安全隐患。
4.适宜婴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稀缺。纵观调查的所有社区,没有一个社区开辟有专门的婴幼儿活动区或学习区,即使有学前教育专业从业人员想要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服务,也需要自己搭台子、建场地,这给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四、研究建议
(一)年轻父母应提高陪伴儿童的质量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总结三种对孩子“失陪”的父母:一类是无奈型,因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无法陪伴儿童;二是无知型,认为陪伴儿童不重要;三是无悔无惧型,采取了错误的陪伴方式。《人民网》曾发表题为“微时代的‘失陪隐忧”的时评,指出现在某些家庭中晚饭之后年轻父母握着手机边吃边刷微博微信,父母与孩子虽处一室却无高质量的交流,即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却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真正的父母陪伴。一项针对我国超过1000个家庭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的长达5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失陪”现象相当严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托付式教育”、“隐性失陪”和“父亲在教育中的缺失”。
在引导儿童掌握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完成良好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应成为最好的教师。老人由于精力、经验和理念所限,较难从外界获取最新、最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年轻父母应放下手机,真正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将良好的理念落实为切实的行动。
(二)政府及社区应当有所作为
2001年5月国务院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首次提出了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强化社区对儿童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但从本研究结果看,家长显然认为社区并未尽到这一责任,婴幼儿在小区内自由活动空间有限,即使放眼整个市区,真正能方便家长及婴幼儿游戏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也有限。
江西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整体偏低、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等客观情况,在社区学前教育社会化方面几乎没有做出有益的尝试。事实上,国内不少地区已有较为成功的先例。如上海从1999年开始就在7个试验区开展实践研究,以社区为依托,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青浦区以“阿婆茶”的形式,在周末和晚上由幼教工作者带着自己摄制的科学育儿录像、图书走进社区,以喝茶聊天的形式辅导成人如何与孩子游戏、互动,开展卫生保育。青岛也在主要社区成立了“家庭学前教育服务中心”,为0—3岁的婴幼儿开设幼儿园附属的亲子园,免费提供游玩和接受教育的场所,定期免费为居民提供保教知识讲座、幼儿心理发展咨询[4]。
2016年11月,全国妇联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多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城市社区达到90%,农村社区(村)达到80%。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为婴幼儿同伴交往提供更适宜的平台,家长也可以获得更专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钱愿秋.城区婴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审视——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4):82.
[2]段慧兰.社区:幼儿重要的教育环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120-121.
[3]陈鹏.构建“三位一体”生态学前教育模式的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0):13-16.
[4]陈艳霞.南京市社区学前教育的现状、症结及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