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琳
摘 要: 《守望灯塔》(2004)是英国知名作家詹妮特·温特森的一部优秀的实验性小说。这部小说运用了反传统的叙述语言和叙述结构,展示了交织多维的主题和极为丰富的意象。本文从悖论的文学分析入手,从《守望灯塔》文本通篇的谋篇布局中探究其所蕴涵的悖论叙述模式,挖掘小说中层层语言迷障后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守望灯塔 叙事研究 叙述模式 悖论
1.作家与作品
詹妮特·温特森是英国当代知名作家,她的实验性小说不论是题材还是叙述形式都别具一格,个人色彩浓厚,是当之无愧的实验派小说家。她的多部作品为她赢得了声名与赞誉,使她在英国小说界备受瞩目,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坛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出版于2004年的《守望灯塔》是詹妮特·温特森的第八部作品,获得了2005年“英联邦作家奖”的候选提名。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银儿”的孤女的成长历程。银儿父不详,母亲在她10岁那年由于意外坠入悬崖身亡,之后她便开始了与守灯塔者普尤的共同生活。听普尤讲故事成为银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她在听故事中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最后她学会了自己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也由此建立了健全的自我认同,创造了自己崭新的幸福生活。
小说叙述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展开推进,银儿在讲述,也在听普尤讲述。普尤给她讲一百多年前居于此地的牧师巴比·达克的故事,其中穿插着《圣经》中有关参孙、巴比塔和大洪水的故事、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有关亚瑟王的骑士与圣杯,以及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故事,甚至包括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和事件,如写出《化身博士》的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以及去南极探险却死于归途的斯科特船长。普尤的叙述与银儿的叙述不断穿插交互进行,循环往复。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这篇小说复杂交织的主题含义隐藏在语言迷雾背后,也为阐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观察者报》的评论员安妮·塔赛西认为:“《守望灯塔》语言精练浓缩,字字句句如同精心抛光、玲珑剔透的卵石,而其表达方式却是意识流、叙事和时空转换等手法的细密交织,这种动态的风格,正是本书的力量所在。”①此书2005年在美国出版以后迅速引起关注,《纽约客》称:“这一高度现代主义的尝试是作者被激发出的对神话和语言的沉思。”②
2.悖论叙述:并置的等价式矛盾
悖论被广泛接受为新批评的一个专门术语后,在西方的批评实践中,已逐步扩展到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各个方面。廖昌胤认为:“悖论的基本含义是超越现存的概念与观点,表面看来是逻辑矛盾或者荒谬的陈述,结果却能从赋予其积极意义方面来解释。”③(2010:108)
温特森将相互对立的矛盾因素置于平等的位置,并将它们交织组合在一起,使这些语符的所指相互冲突,形成复杂的结构,造成语义的重叠、交合,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模糊体验,形成文学语言“多维非线性的意指关系”④(廖昌胤,2010:113)。下面将通过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悖论叙述模式,解读矛盾等价式的深层含义。
这部作品中并置的矛盾因素在重要性、价值上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多个并置的矛盾等价式的联接构成了悖论叙述的基本范式。悖论叙述在《守望灯塔》中主要体现为四处等值对立的矛盾体的并存,分别为断裂与联系、不确定与确定、真实与虚构,以及冲突与融合。
2.1断裂与联系
《守望灯塔》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女主人公银儿跟随普尤来到灯塔之后,普尤给银儿讲灯塔的历史,也讲交错穿插的各种故事,并且鼓励银儿讲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离开灯塔之后,银儿开始了独自成长的旅程,不仅可以讲对方要求听的故事,而且学会讲自己的故事。
起初银儿无法确定故事的开始时间,她开始尝试不同时间,她的叙述被不同事件和人物割裂成数个小单元。当银儿的叙述回到现实,她跟随着普尤一起坐船向灯塔进发。她“回不去了,只有朝前去,朝北进入大海。前往灯塔”。她与过去的联系被割裂了,只有向前进入未知的将来。灯塔是光明的象征,可是她和普尤却生活在黑暗之中,这种黑暗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黑暗,更是她内心的黑暗。她与过去断裂了联系,但此刻却没有找到方向和目标。黑暗的灯塔内部将银儿的内心封闭隔绝,并把银儿同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一同割裂。
在与普尤的相处中,银儿漂泊的心逐渐找到了依托,正如她所描述的:“灯塔是茫茫黑暗中的已知点。”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这个“永远不动”的固定點将“联接”她的生命,联接她的现在与将来。普尤离开之后,银儿独自踏上成长历程,她逐渐学会了讲自己的故事,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文本的结尾之处,她与普尤在灯塔里重逢,得到了自我生命的圆满。通观全篇,从一开始普尤在灯塔里给银儿讲故事,到最后银儿在灯塔里给普尤讲故事,小说在表层的错综复杂之中显出了深层结构的对称。
温特森采用擅长的时空交错变换的非线性叙述手法,使普尤和银儿的叙述复杂交错。小说中故事中镶嵌故事的结构,时不时被打断又突然继续叙述,以及不同类型故事的拼贴,都使整篇小说在形式上显出层次上的断裂,然而这些被割裂的各个小单元又由无数的线索被串联为一个整体。这种精心巧妙的安排充分显示了温特森匠心独具的文学创作技巧,在错综复杂中显现出规律,不仅在灯塔的象征意义上,而且在所有故事的主题和结构上显示出断裂与联系的并存。
2.2不确定与确定
普尤似乎是一个极为可靠的叙述者,他的叙述不带任何疑问,仿佛对发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胳膊下面夹着一袋故事”的普尤在选择合适的故事开头时十分果决,他先从参孙讲起,然后从1848年的布里斯托尔说起达克的故事。普尤的口吻自信而确定,他声称亲历过当时的很多事情;银儿指出普尤在那些时候根本还没出生,普尤则坚称自己在场。银儿的质疑声虽然微弱,但随着故事的进行,普尤的口吻由强势趋于平缓,叙述声音由确定逐渐转为不确定。
幼年银儿起初的叙述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当她成长为一个会讲述自己故事的人以后,她明白了爱的真谛,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建立了健全的自我认同,她的叙述声音增强,成为一个收放自如的可靠叙述者。普尤的叙述从总体来说同时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温特森不仅在两位叙述者的身上糅合了这一对等值矛盾体,还在小说中安排了其他体现文学悖论的意象。endprint
“门”在这篇小说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代表了一种不确定与确定共存的状态。从达克的角度看,“门是他的身体”,他梦见“一扇关了又关的门”;在苹果园里他看到阳光照到莫莉身上,“仿佛太阳在向他显示一扇隐秘的门”。银儿在接受心理医生治疗后,也梦见了一扇正在打开的门。在她顿悟爱的真谛并彻底被治愈后,她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他们在小屋温存过后,她梦见了门,一道道各式各样的门,“一扇扇门打开进入一个个房间又有一扇扇门打开进入一个个房间”。达克和银儿都经历过精神危机,面临过精神分裂的危险,这每一扇门代表一个确定的选择,但是每一扇门的背后都代表着不确定性。达克害怕不确定,害怕改变,他不愿意承认这世界有可能在永远不停地变化;他所看见的门代表着“危险”、“变化莫测”和“威胁”,他害怕选择,害怕改变,因而他看到门在他面前不断关上。对银儿来说,爱人和自己都是门,不管门的另一边是何等的未知和不确定,只能靠这个达到,因此银儿看到一扇扇的门在她面前开启。
2.3真实与虚构
温特森在这部作品中穿插了《圣经》故事、中世纪浪漫传奇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互文性语境,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就是一个不断解码、编码、再解码的过程。在这部作品中,有后现代主义荒诞派特征的故事情节,也有现实主义小说中令人真假难辨的故事情节。这种种元素的交叉配合使用,增添了《守望灯塔》叙述的奥义和迷惑性,也使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陷阱。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温特森的多部小说中重现的自传元素。主人公银儿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构的时空,她出生在1959年,是个没有父亲的私生子,在母亲亡故之后被普尤收养。作者温特森于1959年,一出生就被留在一家孤儿院,后被一对圣灵降临教派的夫妇收养。温特森将自己的部分经历置换入这部小说中,换言之,银儿身处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虚构的、脱离现实影响的世界,在这部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事件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被极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银儿刚出生就被抛到一个倾斜的世界里,盖在陡坡上的房子是倾斜的,连狗的后腿都比前腿短,母鸡在下蛋的时候得靠嘴顶着地才能呆住,母亲也在某次爬坡的过程中不慎摔落而死。这样的描述读来荒诞不经,甚至摒弃了情节上的逻辑性,但这并不妨碍主题的严肃和清醒。随着叙述推进,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虚构出的文学人物之间有了交集。虚构的拉斯角上的灯塔和现实中的贝尔岩上的灯塔通过罗伯特·斯蒂文森被联系到了一起,因而罗伯特·斯蒂文森的孙子——著名文学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就与拉斯角灯塔的出资人乔西耶·达克的儿子——巴比·达克联系到了一起,连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都是从巴比·达克身上得到了灵感。因为巴比·达克发现了化石,历史上真实的达尔文来到了虚构的索尔茨小镇,但他带去的物种进化论颠覆了巴比·达克对上帝、对世界、对生命的认识。虽然温特森想象力丰富,整部作品看似天马行空,但实则她的艺术创作遵循了史实的基本框架,所以银儿和普尤的叙述依然显得真实可信。
灯塔不仅是强化小说主题的重要意象,更贯穿全文,构成全篇叙述结构的整体框架,将小说中所有人物和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温特森通过将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历史、理性与感性交错并置,使事实与虚构这对矛盾等值体得以相互依托,彼此映衬。事实与虚构的和谐共存模糊了文学与现实的分界线,使这部小说的结构看似松散实则内部浑然一体,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并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深层思考。
2.4冲突与融合
《守望灯塔》主要由幼年银儿、普尤和成年银儿的叙述组成。正如上文所分析,银儿和普尤的叙述都是不确定与确定的矛盾共存体,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接受、否定、猜测的过程。丹尼西提出:“悖论,字面上的意思是与期待冲突。”⑤(Danesi 2004:142)也就是说,悖论叙述所陈述的事件应与期待相冲突。这部小说中恰巧有几处前后矛盾的叙述,打破了读者由于之前的叙述而产生的期待,形成了强烈的新奇和反讽意味。例如,当灯塔的灯第一次点亮时,巴比·达克出生了,他的眼睛“黑得像黑海鸥”,但之后提到他与莫莉的女儿,却说他的小女孩“有着像他一样的蓝眼睛,像他一样的黑头发”。又如,在“黑暗中的已知点”一章开头,银儿提及作为惯例普尤会在每天晚上8点讲故事,但在之后的“大博览会”一章,普尤点上烟斗开始讲故事时,“那个船上用的一星期上一次弦的挂钟正在敲响九点”。这些自相矛盾的叙述自有深意,温特森借普尤之口道出玄机:“绝不要相信你看到的东西,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看得见。”普尤虽然眼盲,但是他可以独立生活、游历各地,因为他看得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一不小心就会被蒙骗,重要的是用心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温特森通过这样的文字游戏,启发人们要用心观察,用心感悟生活,看透事物的本质。正如银儿对心理医生所说:“我不同意生活有一种常规的方式,或者说生活有任何平常可言。我们把生活变得平常,但它實际上不是这样。”
二元对立的统一带来稳定健康的存在。小说开篇前分别引用了两位作家作品中的一句话——缪丽尔·斯巴克《死的警告》中的“记住,你总是要死的”与阿莉·史密斯《饭店世界》中的“记住,你一定得活着”。巴比·达克的走向死亡和银儿的走向生命在小说中形成了对立的和谐统一。巴比·达克看《圣经》中巴比塔的故事(这是他名字的由来),因为他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的陌生人,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他记了两部日记,一部写他在苏格兰的牧师生活,写得平淡而严谨;另一部记在一个乱七八糟、没标页码的破活页夹里,纸上有笔尖刺破的地方。这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中两个严重对立的自我的同时存在,因为这两者没有达到和谐共存,最终他精神崩溃,走向了死亡。与他类似但却又不同的,银儿“生来就是一半贵金属一半海盗的种”,而她也同样遭受了精神分裂的危机,但最终她实现了二者的和谐共存,也建立了一个健康完整的自我身份。斯科特船长探险队的灵魂如同爱斯基摩狗那样一半是野狼一半是驯服的狗,但是他们在归途中泄了气,失去了那一半野狼的灵魂,也就不再成为一个整体,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惨败。在最后,已经懂得生活真谛的银儿总结了其中的秘诀,既是经验又是建议——“一部分破碎一部分完好,你重新开始。”endprint
3.创作理念
悖论策略的应用在21世纪走入新纪元,悖论的发掘和研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理论建构范式:在现有的概念和观念中创建与之相异的概念与观念,从而颠覆现有的理论⑥(廖昌胤,2010:112)温特森在《守望灯塔》中强调了讲故事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讲故事提出了独特见解,她借作品人物之口表达的创作理念与悖论诗学的艺术主张不谋而合。
在这部作品中,灯塔就等于故事,等于生命,而灯塔发出的每道闪光都是一个个朝大海发送的故事。换言之,每个故事蕴藏着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代表着多种可能性,都可以被重新定义。温特森对故事的认识和定义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含义,她用新的定义定义现有的定义,挑战并超越现有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概念。她在这部作品中完成了对常识的挑战和对传统理念的颠覆,认为“对于存在的连续叙述是一个谎言”。温特森还认为言辞是可以被说出声的那部分沉默,而最好的故事没有言辞。对此,温特森借心理医生之口表达了她的创作理念所遭受的偏见:“对意义着魔,不惜破坏常规的生活方式,可以被理解为心理变态”,而从银儿是作者的代言人这个角度看,这句话实为她对传统创作观念的讽刺。
4.结语
《守望灯塔》是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但其内涵十分丰富。正如温特森借银儿之口发出的创作宣言,她认为“从来就没有一切这回事。这些故事本身产生意义”。温特森的故事文本构成了整体框架,这框架是“一个个被照亮的时刻”,而其余的空缺则需要读者用自身经验和想象带入其中进行理解,也就是需要读者自行填补“其余的黑暗”,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解读空间和多种理解可能。本文从文学悖论的相关理论入手,解析了这篇小说所蕴藏的悖论叙述模式,并发现作者温特森的创作理论中在一定程度上与21世纪悖论诗学的艺术主张相呼应。
注释:
①Anita Sethi. Indeed, the power of Lighthousekeeping is in its stylistic dynamic between holding itself together with the pared-down precision of its language, each word smoothed into a finely polished pebble, and spilling out in the consciousnesses, narratives and disparate times that bleed seamlessly into each other[J].The Observer. 2004(2).
②Harcourt. Wintersons high-modernist excursion is an inspired meditation on myth and language[J].The New Yorker. 2005(2).
③④⑤⑥廖昌胤. 西方文論关键词悖论[J].外国文学,2010(5):108-115.
参考文献:
[1]Sethi, Anita. To the lighthouse, by the self-appointed heir to Virginia Woolf[J].The Observer. 2004(2).
[2]Wolitzer, Meg. Briefly Noted[J].The New Yorker,2005(11).
[3]廖昌胤.西方文论关键词悖论[J].外国文学,2010(5):108-115.
[4]詹妮特·温特森,著.侯毅凌,译.守望灯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