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效果

2017-09-18 02:46扈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患肢溶栓下肢

扈桦

甘肃省金昌市中心医院内六科,甘肃金昌 737100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效果

扈桦

甘肃省金昌市中心医院内六科,甘肃金昌 737100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展开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4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2组,22例接受综合护理为综合组,18例接受常规护理为传统组,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患肢腿围缩小、肿胀消失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综合组95.5%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相较于传统组的77.8%明显较高(P<0.05)。 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展开护理时,临床上需注重护理服务的综合性,使患者护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常见血管疾病的一种,下肢静脉中的血流难以实现通畅回流,可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及时施治[1]。现阶段,介入治疗是此病治疗常用的方法,为促进介入治疗效果的提升,往往需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为对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有效性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该次研究分40例患者为2组,分别展开综合、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6年3月间于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择40例,男女分别有21例、19例,32~67岁,均值(49.5±7.3)岁,1~2月的病程,均值(1.5±0.6)月。所选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都经多项检查明确确诊,没有介入治疗禁忌证,已将机体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存在、认知与精神有障碍者排除在外。为便于对比,随机分40例患者为各有22例、18例的综合组、传统组,两组一般性资料客观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展开对照研究。

1.2 方法

综合组22例展开综合护理:(1)介入治疗前的护理。①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于有忧虑、紧张情绪者,加强交流,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病情、治疗的认知程度提升,关心、理解患者,使其以相对轻松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②对患肢进行护理,抬高患者,使其较心脏水平高出20~30 cm,对膝关节进行10~15°的屈曲,除了医生嘱咐的溶栓药物,患肢不可输液[2]。同时,注重患肢的保暖,不可实施热敷或者冷敷,也不可对患肢实施按摩,以免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可于床上实施足关节的运动,5~10 min/次,进行5次/d左右。最后,饮食指导,饮食应该盐分低,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指导患者适当多对新鲜蔬果进行食用,适当将饮水量增大,使血液粘稠度降低,若有吸烟史,指导其戒除。

(2)介入治疗中的护理。将穿刺所需器材,如穿刺针、导丝、滤器等准备好,并对相关抢救器材进行准备,常规把静脉通道建立起来,监测生命体征,注重肺梗死相关症状的观察。对滤器进行放置后,注重患者意识、出血状况的观察,随时展开沟通,以对颅内出血进行预防。

(3)介入治疗后的护理。①穿刺点的护理,介入治疗后,严密对患者神志、呼吸进行观察,对于腔静脉中植入了滤器的患者,健侧往往会插管,可能使健侧也出现血栓,因此需注重穿刺点疼痛、肿胀情况的观察,并对健侧肢体的周径进行动态测量。②导管护理,对于留置的导管,定时查看固定、移位、通畅等情况,若有不通,及时调整。同时,导管处的皮肤应该每天展开消毒,并对无菌的敷料进行更换,进行拔管时,需将无菌操作控制好,并进行合适的包扎。③患肢护理,通过导管实施溶栓时,对肢体进行相应的按摩、升压可实现效果提升,可先以止血带对患者髌骨上缘进行5 min的扎腿,随后沿静脉回流方向对髌骨下的小腿处进行25 min左右的按摩,使药物在患肢血栓处长时间停留,使疗效增强的同时,促进消肿。溶栓过程中,可从足部向头部对患肢进行“挤海绵水”一样的按摩,以对下肢血液的回流进行促进。第四,并发症护理,常见并发症是肺栓塞、出血、下肢静脉被阻塞,需加强观察,一旦有相关症状,及时联系医生。第五,健康指导,指导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坐位时尽量避免双膝交叉,休息时可将患肢抬高。同时,指导患者不要对过紧的衣物进行穿着,腰带不要过紧,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锻炼,使血管壁弹性提升。传统组18例接受常规护理,如介入前将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介入时积极配合、介入后给予健康教育等。

1.3 观察内容

①对两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患肢腿围缩小、肿胀消失的时间进行记录。②调查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状况,调查表自制,共3个等级:满意、尚可、不满意3级,以满意率+尚可率对总满意度进行计算。

1.4 统计方法

该次数学统计分析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恢复情况由(±s)进行,检验以t进行,满意度由[n(%)]进行分析,检验以χ2检验进行,两组数据客观对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两组恢复情况

综合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患肢腿围缩小、肿胀消失的时间都明显较传统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照(±s)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照(±s)

组别 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时间(h)患肢腿围缩小时间(h)肿胀消失的时间(d)综合组(n=22)传统组(n=18)25.5±5.3 29.6±4.7 35.6±3.7 40.1±2.5 8.4±2.3 11.2±3.1

2.2 对照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经调查,综合组表示满意的有13例(59.1%),表示尚可的有8例(36.4%),1例不满意(4.5%),满意度是95.5%(21/22);传统组表示满意的有6例(33.3%),表示尚可的有8例(44.4%),4例不满意(22.2%),满意度是77.8%(14/18)。两组对比综合组明显较高(P<0.05)。

3 讨论

当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大多会展开介入治疗,效果显著[3]。但为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临床上还需注重护理配合的实施。具体而言,临床上需依据患者病情、生理、心理特点,从多个方面入手,展开综合性的护理,使患者多个方面的护理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促进患者配合度的提升,从而使介入治疗的理想效果能够实现,并实现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恢复时间得以缩短。

该次研究中,接受综合护理的综合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患肢腿围缩小、肿胀消失的时间都明显较接受常规护理的传统组短,综合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了95.5%,相较于传统组的77.8%明显较高(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时,临床上可积极展开综合性的护理,以促进良好临床效果的实现。

[1]陈艳,毛桂珍,黄连欣,等.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71-3073.

[2]段永菊,罗丽萍,刘沙沙,等.舒适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6 (45):98.

[3]林晶晶.护理干预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5,39(8):955-956.

R73

A

1004-6569(2017)05(b)-0120-02

2017-02-25)

扈桦(1978-),女,甘肃定西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介入肿瘤护理。

猜你喜欢
患肢溶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