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查国防
方法与路径:专利商业化运营的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文/查国防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要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的实现。事实上,专利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其新型技术“经济性”的利用与转化。换言之,经济性或商业化是专利价值有无、价值大小的“试金石”。发挥专利这一独占性产权功能,实现专利资产有效利用与专利价值最大化。企业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核心是盘活、挖掘专利资产,发挥专利技术在驱动创新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为此,需要科学评估专利技术价值、资产,全面评估专利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合理构建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体系,切实解决制约专利资产商业化运营瓶颈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果的专利技术不断涌现。但是真正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驱动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专利技术成果少之又少。从发达国家来看,美国专利技术转化率在80%~85%之间;英国、法国、德国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在50%~65%之间,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近五年来连续居世界第一,但是专利技术实际转化为生产的科技成果数量却很少,转化率在25%左右,尤其是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专利商业化程度低、商业化运营艰难、缺乏科学有效的商业风险评估体系。因此,准确识别并选择那些具有商业化潜力的专利技术,对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构建风险评估体系,以便发现、识别专利技术的内在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并筛选、过滤、评选出有潜力的专利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营。
(一)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有利于加速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专利技术采用生命周期中,存在愿景者和务实者两个群体,有愿景者愿意使用新兴技术,并愿意承担风险;而务实者则对新兴技术采取谨慎态度,其关注重点是如何让企业专利技术运营得更有效率。因此,成功地从有愿景者阶段转移到务实者阶段,是企业实现专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转折点。对专利技术商业化潜力进行科学的识别、筛选和风险评估,有利于优化配置专利资源,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有利于提升专利技术的运营效率。专利技术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掌握专利技术并能够有效商业化的企业,能够拥有巨大的行业竞争优势,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的识别、风险评估体系,难以及时有效地实现专利技术成果转移,也无法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运营。因此,通过构建专利技术风险评估体系,为选择确定高附加值的优质专利技术,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技术优选和决策工具。
(三)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有利于实现专利技术的目标。专利是创造性技术成果确认和阶段性固化,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本身并不等于效益。专利的终极目标并非是专利成果本身,而是专利所蕴含的极大的经济价值。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步伐加快,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使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专利很快就会贬值甚至成为权利人的负担。专利运营是智力成果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是连接智力成果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利益的桥梁。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迫切需要提升专利技术转化能力,亟待促进专利技术运营、商业化。只有在运营得当的前提下才能发挥高效的专利运营,实现专利价值商业化,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科学、合理地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
在专利技术商业化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设立一套科学、合理、严谨的风险评估体系,该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准确体现专利技术本身的内在价值,系统反映所研究的现象。事实上,有诸多元素影响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评估,如经济、政策、科技、法治、市场、社会环境等因素,将这些关联因素与专利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联系的风险评估体系。专利技术的商业化风险评估,应包含专利技术、市场、企业、政策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技术的先进性、企业生产水平、市场竞争、与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符合性,以及社会效应等因素影响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
(一)技术性因素。技术性因素是专利商业化运营的最基本、最关键因素,也是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系数最高因素。技术风险包括新技术运用的不确定性、前景的不确定性、效果的不确定性、寿命的不确定性。专利技术的研发不仅涉及到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理论支撑,而且还需要相关配套学科的科学和技术的支持,加之专利技术涉及到的都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进一步提升了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新的专利技术尤其是发明专利问世后,有些专利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行业,创造新型产业;但也有些专利技术很快被其他的技术所取代,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有些企业在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之后,专利技术未能为其带来预期的收益;凡此种种,说明技术因素是影响商业化运营一个重要的因素,足以决定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成败,因此,技术因素和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技术性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包括:
1.专利技术论证的充分性,即专利技术可行性论证是否充分;
2.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其在技术层面对整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3.专利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体现了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4.专利技术难度,技术掌握的精确度以及实施的难易程度对高新技术项目的可操作性起到制约的作用;
5.技术寿命周期的不确定性,是否能够在有限的技术寿命周期过程中保持先进性和竞争性;
6.专利技术的适用度及匹配性,技术的适用程度表现了技术与项目中人力、物力、信息等相关资源的配合程度以及与项目过程中有关效率和质量要求的匹配程度;
7.设施及原材料的可靠性,由于采用新技术而导致的研发设备、加工、组装、集成、试验测试等设施达不到最终要求,而形成的风险及由于原料、试剂等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偏离其理想目标。
(二)企业因素。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主要载体是生产企业。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运营,除了受到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之外,还受到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技术能力、创新动力、研究积累、组织学习等因素的制约。换言之,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中,专利技术与企业是否能够接轨,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满足技术、组织、运营的需要,这些都影响着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成效。企业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吸收力、原材料供应力、市场开拓力、有效管理力及投资收益分析力(投资成本、经营性收益、资本性收益)。此外,企业的法律意识及其专利技术保护措施,也会对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因素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包括:1.资金不确定性风险,资金供需求的不确定性风险、融资能力与条件的不确定性风险、资金保障和追加投资能力;2.经营效益与盈利能力的不确定风险,经营效益的优劣、盈利能力的高低、偿债能力和项目的经济收益;3.经营管理性风险,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组织结构及团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合同履约性风险、衔接风险等。
(三)市场因素。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终极目标,必然还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所以市场效益是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市场风险包括难以确定市场容量、市场接受时间、市场价格因素、市场战略因素。也就是说,专利技术成果取得时间不同,面临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将各异,可能竞争对手已经在技术和市场领先了,也可能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出现了新的需求替代品等。这些要么需要更新的技术,要么要求对新兴技术的需求特征组合进行重新定义。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无疑进一步提升了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新兴的专利技术市场是一种经营环境、供需变化、技术条件、厂商竞争都快速变化的市场。处于市场中的任何一方,新技术产品、产品服务、竞争规则都会迅速产生变化的一种市场类型。市场中无论是供应商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供需变化、新兴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服务方式、价格变化都与传统市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市场因素和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市场性因素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包括:
1.市场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市场规模过小或消费者需求变动情况,专利技术所处产业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状况;
2.专利技术转化成果的扩散速度,结果的市场接纳能力;
3.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竞争的程度;
4.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
5.市场消费者需求的认知程度,及需求是潜在变化风险;
6.专利技术成果进入市场时机的选择;
7.客户关系维护能力。
(四)政策因素。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运营,必须符合国家的宏观战略规划、产业政策以及符合整个社会的技术预见结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发展规划方面的倾向与支持必然会给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带来机遇,这些机遇不仅表现在政策审批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公共建设、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上。国家在对与政策符合性比较好的专利技术商业化运作上处处开绿灯,必然会为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运营增添活力。同时,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发展规划、技术预见方面的符合程度,可以通过新闻报刊、网络媒体、社区论坛、专利报告、出版物等信息资料所关注的焦点上进行考证,如果一项新的专利技术总是和某项支持性的国家科技、产业政策在新闻报刊、专利报告、网络等媒体上同时出现,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共现性关系,它们出现的频率越高,说明它们之间的符合性越紧密,生产企业通过这些渠道对新的专利技术未来商业化运营前景把握得就越明朗,将来商业化运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政策因素包括政府的产业规划导向、产业优惠政策、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法规制度完善性等四个方面,政策因素与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呈显著正相关性。
(五)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在新型技术商业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环境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大多存在于环境因素当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新技术对科技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就业与开发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在节约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发展、改善环境等方面有突出影响和贡献的专利技术,其必然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因此,社会因素与专利技术商业化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
(一)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的思路。构建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险评估方法问题;另一方面是风险评估过程中所需信息情报等各种因素分析。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方法是如何有效而且高效率地进行风险评估的问题关键。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的现有的成熟的方法有很多,并且随着其他领域的发展可以运用和借鉴的新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对于不同项目、不同级别、不同阶段,合适的评价具体方法均不相同。对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应注重如何科学、快速、正确地找出与评估的对象相匹配且高效的方法来运用。因此,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应当从评估对象所需信息材料和方法两个角度来分析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体系问题。
从专利技术商业化潜质评估评选所需的信息资源角度来看,专利技术凝结了研究人员的智慧,应该说专利技术研发人员是最熟知该项新技术的,是该项专利技术的最佳判断者。而且在申请专利时,专家的鉴定意见,形成的鉴定报告也是专利技术风险评估的最好的背景资料。专利技术走出实验室、展示给公众,相关专利技术文献的搜集整理,就为其商业化运营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文献计量分析、专利分析、技术挖掘等客观依据。
从专利技术商业化潜质评估方法来看,随着现代评价技术的发展,技术评估方法众多。有同行评议法、NGT法与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元网络、未来技术评价法等。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专利技术,其评价的具体方法均不相同。如德尔菲法(Delphi法)适用于对不确定因素的定型预测;相关树法用来分析不同影响和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交叉影响矩阵法适用于对正负影响的评价;头脑风暴法适用于技术创新时产生替代方案等。这些方法之间有着很大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孤立地使用任何方法都不是最优决策。因此,在对专利技术运营潜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充分发挥多种分析方法的优点,互相补充,集成创新。
(二)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专利技术运营潜质的风险评估,应当遵循专利技术的性质、特点、表现、技术间相互关系设置风险评估各项指标,如不同的专利技术反映不同的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起核心推进作用的是发明专利,应当分类设置指标。与经济、科技的关联方面,设置反映专利技术与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主要指标的关系指标;明确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辅助指标,并要明确核心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
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潜质的风险评估是运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科学评估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大小,评估风险后续影响,以此为依据对商业化运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针对新技术本身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确定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潜质的风险评估基本内容,先进行科学分析、验证,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由于对专利技术的各项技术参数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缺乏实证数据资料支撑,而且这种风险评估是一种潜在风险预估,是一种倾向性意见,因此,应当明确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潜质的风险评估主要内容,诸如:
1.技术自身可持续发展潜质,主要是指该项专利技术的先进性,形成技术标准的潜质以及受知识产权的保护潜质等。
2.能带来的市场效用潜质,主要是指能尽量控制投资者的商业化投资风险,保障其投资收益,也包括消费者使用新技术得到的价值增加,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等市场经济效益潜质。
3.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条件潜质,包括诸如市场上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甚至包括补充性资产的改善潜质。
4.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契合的潜质,包括与科技政策发展、技术预见、整个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符合性协调一致的潜质,还包括使用新技术是否与消费者的消费文化升级相一致等方面的潜质。
图1 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报告指标体系
5.能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用潜质,主要是指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环境保护、就业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潜质。
6.法律风险防控分析,应当对专利技术有效性分析(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分析,专利权保护程度分析(尤其是地域区别)和专利侵权分析。
(三)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架构与步骤
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而是一个融文献信息收集、方案策划、市场前景、利润预测、数据处理和可行性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风险评估体系。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以对未来转化成果的市场预测为基础,以实现专利潜在的经济价值为目标,几乎囊括所有的未来的预测数据。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必然包含投资方案的构想、盈利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商业化风险评估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投资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而且在于通过专利商业化风险评估,深入分析拟投资专利技术项目,加深对投资项目的认识,准确把握影响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在投资后的管理工作中对这些风险因素密切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控预案。提高专利技术商业化的成功概率,尽可能地挖掘专利价值,获取最大利润。
针对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拟建一种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基本框架,如图。首先确定专利技术运营风险评估的对象、内容和基本原则。一方面,成立研发人员顾问团队和专家小组,确立专利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分别由研究人员、专家小组对确定的对象商业化运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形成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专家意见书。另一方面,根据确定的风险评估对象,对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潜质进行信息文献检索分析,通过对技术文献数据库的收集整理后,可以对专利技术成熟度、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同时该项技术在业界地位进行分析,形成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的技术分析报告。通过这两方面的风险评估,最终形成综合性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步:确定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应权重,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研究比对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的权重计算。
第二步:组织专利研发人员对专利技术进行再分析,重点对专利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潜在风险点进行评估。
第三步:本着开放的原则,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法学专家等组成专家团,进行再次风险评估。
第四步:通过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分析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技术发展趋势,判断技术的成熟度。并尽可能地对该专利技术关键点方面发表文献的数量进行分析,判别该专利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技术地位。
第五步:根据研究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相互验证,得到最终的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报告。
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系统中,先进技术在创新要素之间快速和高效的流动,成为创新系统效率的核心。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也不再局限于科技成果从科研机构和高校向企业的线性流动,而是包括了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机构的一个复杂立体化网络,专利技术商业化运营的风险评估问题成为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就需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整个专利转化过程,构建科学合理专利商业化运营风险评估体系,增强企业参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使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