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范丽婷
摘 要:清朝光绪年间,浙江绍兴嵊州地区的抄本《杂字》分饮食取用、粮米取用、酒食取用等三十二部分,每章罗列若干相关事物,并附以直音字记音,反映了清代嵊州地区的语言及民间用字特色。该抄本所收字词,后世大多都已不再使用,用语习惯也不为人所熟悉,今就其中难解者,选择八则进行考释。
关键词:光绪 嵊州 杂字 考释
杂字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蒙学读物《急就篇》,敦煌文献中也保存许多唐五代字书写本,如《俗务要名林》《杂集时用要字》等,宋、元、明时期则编纂了《重编详备碎金》《大字碎金》等“碎金”系的通俗字书,明清时期则兴起了“杂字”系的通俗字书,如《四言杂字》《六言杂字》《益幼杂字》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浙江绍兴嵊州地区抄本《杂字》便是清代流行的通俗字书中的一种,楷书抄写,封面存文:“杂字本(即杂字一本的简称),光绪三十年,吉立,李记。”全书由32部组成,起于“饮食取用”,至“花木取用”止(“花木取用”后两部分缺题名)。书中“取用”义同用度,皆使用之意。每部收录5至101组词不等,随文附以直音字记音。书中所收事物名称,后世大多已不再使用,用语习惯也不为人所熟悉。考释其中的疑难字词,有助于研究民间文书中的俗字俗语,也有利于整理和校勘民间文献。
(1)《杂字·厨菜取用》:?,音曼争。
按:?,即蔓菁。《玉篇·艸部》:“?,草名。”《正字通·艸部》:“?,蔓字之讹。”“?”为“蔓”的增旁俗字,如《清会典事例》卷247:“吉林所产秧、?、草、药,一并酌抽税课,以裕饷源。”“”则是“菁”的记音字,盖先换其声符作“”。《字汇·艸部》:“,旧注,音精。芜,草名。本作芜菁,改作。并非。”又增之以水旁,大抵是受“?”字影响类化而来。嵊州属浙北吴语区太湖片,保留了大量的古音。譬如《广韵》中的精组、知系中精、清、从、心、邪、彻、诚、庄、崇、生、章、昌、船、书、禅母,在今嵊州方言中洪音仍读[ts]组声母[1]。菁,梗摄,开口呼,其声母仍念[ts]。另外,“”脚注直音“争”,也属梗摄。蔓菁,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或作“大头芥”“大头菜”“芜菁”。如清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又,蔓菁亦呼五美菜,一可生食,二可为菹,三根可食,四食之消积,五多食无厌。”
(2)《杂字·人身取用》:子,音早之。
按:子,即手指。,从瓜,从鸟。“瓜”为“爪”之形讹,“鸟”为赘旁,其造字意图为增加意符以泛指动物之爪,但此处特指人的手指,故归入“人身取用”类。注文直音“早”,表鸟兽脚指之意,引申也常指人手,如《韩非子·挟智六》:“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其说在昭侯之握一爪也。”古人多在原字基础上再添意符,意在标示其所属类别,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岂必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着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屮,如此之类,实不可依。”后世增加意符,使字形的表意功能更强。又,表身体器官的名词后加“子”,读上声,常指其尖端部分,如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紫萧记下》:“有俺丈夫在此,带月而行,未为不可。着甚干忙,跌了腿子,绽了鞋儿,慢慢行月上去了。”“腿”通常指人和动物用来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然而此处“腿子”非此意,若“腿子”是“腿”,后文“绽了鞋”一句则稍显突兀,若“腿子”是“脚”,摔的是脚,鞋也破了,则文义顺畅。
(3)《杂字·衣物取用》:哦噔,音我旦。
按:哦噔,皮毛之名。清代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皮毛、绸缎等面料,其中便有“哦噔”。李廷玉《游蒙日记》:“口外出产驼马、牛羊及各色皮张、毛片……由俄销售蒙境及内地者,以哦噔绸(即哈喇),金线毕兔绒、回绒、香牛皮并各色皮张、驼毛、黄芪、蘑菇、大板为大宗。”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彼(俄国)亦遣人于恰噶尔总其事,以我之茶叶、大黄、磁器(瓷器)、棉等物,易彼之哦噔绸、灰鼠、海龙等物。”
“哦”与“俄”同属疑母歌韵,在吴语中发音也相似,应是“俄”的记音字,二字音同即可互换。且在古书中“口”与“人”旁或可换用,如《可洪音义》:“,巨禁反。”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谓“”为“噤”的俗字。[2]故以“哦”为“俄”字记音,“哦噔”或为俄产之意。李廷玉认为,哦噔绸就是哈喇,是由俄传入的绒货一类的物品,但从其他文献记载看,哦噔与哈喇并非一物。如曲彦斌《中国典当手册》:“哈喇一板,长4丈8尺,宽4尺2寸,有4尺5寸的,大泥(呢)粗厚为哈喇。银20两。哦噔绸,长4丈4尺,彼(比)哈喇粗,为哦噔。银10两。”哦噔的质地较哈喇粗糙,且价值更低。哦噔作为皮毛的一种,普遍应用于生活中。清储仁逊抄《刘公案·第4回》:“左连城见门外停着一辆轿车甚阔,乃是四六档紫檀木,以红油漆的前后挂包,金式件绣花卉的车围,车内是绿绸挂里,外镶哦噔绒,两边玻璃窗,四个驾辕的是栗子色的走骡,金嚼环,黄绒扯手。”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要做衣服去唤裁缝,尺子铬铁剪子熨斗。绸缎绫娟锦缎栽绒,哔叽哈喇氆氇洗绒。大呢小呢羽毛哦噔,山梭布匹葛夏罗文。”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正在吵不清,内中有个十七八岁的小爷,穿一件土黄布主腰儿,套一件哦噔绸马褂子,褡包系在马褂子上头。”皆是此义。
(4)《杂字·衣服取用》:鞝鞋,张阶。
按: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释服》:“鞝,通俗以革补履头,谓之打鞝子。”表示缝皮义的“鞝”,音尚。又《玉篇·革部》:“鞝,扇安皮。”即“扇马鞍皮”之意,但“鞝鞋”之“鞝”与此无关。“鞝鞋”本字作“绱鞋”,也作“上鞋”,將鞋帮、鞋底缝在一起。改形符糸旁为革,盖受“鞋”字类化而来,示以皮革补鞋之意。
(5)《杂字·酒食取用》:元酒,音元酒。
按:元酒,即玄酒,古代祭礼中当酒用的清水。《礼记·礼运》:“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孔颖达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因避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玄酒”为“元酒”。此外还有把“玄妙”改作“元妙”,“玄色”改作“元色”。另据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记载,“玄酒”也叫“清涤”,应是取其“扬清涤浊”之意。如《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酒曰清酌。”孔颖达疏:“古祭用水当酒,谓之玄酒也,而云‘清涤,言其甚清皎洁也。”endprint
(6)《杂字·海鱼取用》:,音加已。
按:即加吉,也作嘉其,鲯,即真鲷鱼,俗称家鸡鱼。“加吉”一名相传为汉武帝(一曰唐太宗)所赐,意为“两吉相加,吉上加吉”。加吉鱼在历史上有许多别称,如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2:“登州有嘉骑鱼,皮厚于羊,味胜鲈鳜。至春乃盛,他处则无。”“”本字当作“加吉”,“”为“加”之增旁俗字,“”是“吉”的同音替代。
(7)《杂字·粮米取用》:高,音告梁。
按:高,即高粱也。“”为“糧”的俗字,其字形盖受“畺”旁类化而来。在《福建民間文書》中这类字有很多,如“泰”写作“”,“甑”写作“”。“”与此类字造字理据相似,都是类化俗字。又,文献中高粮与高粱通用。如《清文献通考·卷44》:“康熙五十六年,地丁银二十六万四千三百余两,米豆、高粮二万一千六百余石。”贺长龄、魏源《清经世文编·卷51》:“大麦与高粮非朝夕所常食,而糠壳等项,本属弃物,杂而成酒,可以得重价,其糟可以喂六畜,此乃化无用为有用,非作无益而害有益也。”
(8)《杂字·酱油取用》:瓜,音捎瓜。
按:瓜,盖梢瓜也。该字字书不载,由“梢”改换意符而来。“梢”字改左旁而为长,使其表意更加明确,可以直接看出“瓜”呈细长状的特点。梢瓜,又名越瓜、白瓜、菜瓜、生瓜。可生食,亦可酱腌。如元周文质《时新乐》:“萝卜两把,盐酱蘸梢瓜。”
光绪绍兴嵊州地区的《杂字》,内容丰富,记录了饮食、粮米、酒食、叶木、衣服、油漆等三十几中名物,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其随文记音的形式,为我们研究当地的语音特色提供了难得的语音材料。另外,本书也保留了当时嵊州地区大量的方言俗字,考释这些俗字,可以了解汉字在民间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特征,有利于建立更完整的汉语文字学体系。
(本文为浙江省第三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项目编号:G24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游汝杰,戴黎刚.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4.
②鄭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53.
参考文献:
[1][清]李廷玉.游蒙日记[A].李德龙,俞冰.历代日记丛钞[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曲彦斌.中国典当手册[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4]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5]庞元英.文昌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张磊 范丽婷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