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友,罗碧安,孙光德,郝成礼
陕南茶网蝽蔓延威胁及有效防控对策思考
张锡友1,罗碧安2,孙光德3,郝成礼3
(1.汉中市茶技站,陕西汉中 723000;2.镇巴县农业局产业办,陕西镇巴 723600;3镇巴县茶技站,陕西镇巴 723600)
陕南茶网蝽害虫的迅速蔓延严重威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周边茶区的安全,怎样才能彻底控制并消灭该害虫,需要各级政府迅速研究出台全面联防联控和彻底清除野生茶树和弃管茶园枝叶为越冬寄主并举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产业健康发展的严峻问题。
茶网蝽;蔓延威胁;防控对策
茶网蝽最早是西南茶区云南,贵州茶树主要害虫,2006年传入四川宣汉县,万源县,由于镇巴,紫阳两个县是陕西的南大门,与四川万源紧密接壤,山川河流的相连与交通、商贸的频繁往来,种苗采购,暖冬气候使得该害虫得以迅速传播,2012年,镇巴县盐场镇茶农首次报告该害虫造成大面积茶园一片灰白,由于害虫知识的缺乏和茶网蝽虫体细小,被茶农误认为是茶树得病了,后经过镇巴县茶技站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并取样和陕西理工学院资源生物实验室协作攻关,确认为茶网蝽害虫。
茶网蝽(Sphephanitis sp)在昆虫分类学上属半翅目网蝽科害虫,害虫虫体细小,若虫1~2㎜(见图1),大龄若虫(见图2)无翅但逃逸速度极快,成虫3~4㎜(见图3) ,有一对长椭圆形半透明膜翅,头部有一对八字形鞭状触须。不善飞翔,怕光,翻转叶片检查时遇光照四散逃逸,具有短距离飞行能力,能随风传播。若虫、成虫群居茶树上中下部老叶背面(如图4),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造成茶园叶片一片枯白,失去光合作用,乃至最终脱落。加上其排泄物,蜕皮虫体严重污染叶片背面,甚至滋生霉菌,当年防治茶园受周边传播源再次危害吸食以及虫卵植入叶肉,叶片愈合后斑点凸起,造成原本自然深绿光洁的叶片一片褐暗、狼藉,不忍目睹,不仅造成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园区观光效果,危及到食品安全,也制约了无公害茶园向有机茶园的升级。
图1 若虫
图2大龄若虫
图3成虫图
4 茶树叶片背面的虫卵
镇巴县自2010年发现茶网蝽传人以来,只有盐场、赤南、巴山三个镇约200公顷茶园发现了危害,据此,县上高度重视,从当年起,便开始了对茶网蝽害虫的生活习性观察和绿色防控措施探索,先后于2014年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和2015年汉中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课题组先后完成了茶网蝽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和危害分级,发表多篇论文。连续5年通过项目资金和茶产业扶持资金统一招标采购了高效低残留农药,药具,发动全县渔渡,盐场、巴山,赤南,仁村等5个乡镇于春茶结束后第一代若虫期八月份第二代发生期开展了全面的化学防治,5年来采用遴选高效低残留农药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氯啶虫脒等防治危害茶园总面积近10万亩次,采购电动喷雾器上百台发放各重点乡镇,使其危害发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该害虫的自身传播特性和防控盲区的存在,虽然控制了局部区域的危害,但是未能彻底控制住虫情蔓延传播。
茶网蝽虫体很小,爬行距离有限,成虫虽有翅,但飞翔力很弱。那么,它是如何翻越高山、跨越沟壑向外部扩散的呢?茶网蝽成虫在空气强烈流动时,会主动起飞借助气流飘向空中,随气流任意方向扩散。如大量掉落在茶园内或有茶树生长的地域,就形成又一个生长、繁育基地。经过一个繁殖周期,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向外扩散。茶网蝽的扩散方向是任意的,已发生区会向无虫区扩散,新发生地也会传回“原产地”。尤其是山川河流是其主要传播通道。
截止2017年,茶网蝽害虫不仅仅停留在镇巴南大门原有的5个乡镇,横跨全境的汉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的十五个重点产茶乡镇约7297hm2茶园已经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茶网蝽危害,安康市的紫阳县也有近20个镇80个村严重发生危害,岚皋县也已经传入,汉中茶区西南面与四川广元,北川接壤的宁强,略阳还没有传入,西乡县与镇巴接壤的茶园也遭到了入侵。按照相关文献预测速度,平均每年30km计算,这种蔓延传播速度和趋势,如果不能引起全省的重视,将在三年内蔓延到陕南三地市所有产茶县,包括与陕西接壤的甘南产茶县,将给茶产业带来严重威胁,
茶网蝽的发生危害在一定范围是可以防治的,其防治效果平均达到了98%,也是能够控制的。茶网蝽作为一种传播蔓延及其迅速的害虫,特点鲜明,没有天敌,物理防治不适用,大面积重修剪和台刈不合时宜,也将造成丰产树冠的再次培育,唯一的化学防治只能是局部防控,由于该害虫的专一性,园区外面天然林中野生茶树,散户外出务工严重弃管荒芜茶园是防控最大盲区。如何联防联控,在防治的同时并将野生茶树枝叶一同清除销毁是彻底控制害虫当地蔓延和扩散蔓延的唯一措施,这就需要再打一场人民战争,然而新时代的特点,又似乎难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有待各级人民政府迅速纳入议事日程。研究其可行性,否则,茶叶主导产业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鉴于茶网蝽害虫的危害和传播蔓延特性,针对防控对策笔者有如下思考:
5.1修剪后喷洒药
茶网蝽的取食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内吸传导高效低残留农药,加上叶表面角质层阻碍,必须让药液喷到叶背面,这在用药上增加了难度,尤其是一些农户和企业茶园台刈后的低矮茶丛,增大了喷药难度,从而造成了防治遗漏。影响了防效。因此,应结合疏枝培育壮枝,修剪后用药。紫阳县在防治同时采取了这种结合措施。取得了较为彻底的效果。
5.2不可依赖自然灾害消灭茶网蝽
由于不同海拔,地域气候的差异,茶网蝽害虫田间初步观察是一年发生两代,世代重叠现象有待于纱网固定观察,(孔径小于1㎜)确切掌握不同虫态历期,排除不同海拔,地域孵化交叉重叠。通过观察,2015年11月25日小雪之后在镇巴县长岭镇海拔800米茶树上还发现有成虫在化霜后活动,可见成虫历期较长,2016年1月23~26日特大冰冻期夜晚,上午10点之前最低气温-10℃没有能够杀死虫卵,2016年照常发生危害。由此可见害虫的生命力很强,自然控制力较弱,依靠自然灾害间接控制消长已经不可能。
5.3保护茶树资源和控制虫害相结合
由于茶网蝽危害的专一性,给彻底消灭该害虫提供了可能,对于彻底清除天然林区内野生茶树枝叶和一些外出务工农户弃管茶园作为防治当期后续传播源以及越冬寄主方面,尽可能在防控当期和越冬卵期全面清除销毁。要注意保护优良野生古老大茶树资源,以尽量不破坏主体树干为前提,如镇巴县青狮沟定点观察的野生大茶树资源,安康市岚皋县500亩林下原生态野生古茶树资源,宁强青木川镇南坝村150年树龄大茶树,对于连片野生茶园,能采用机动喷雾器尽可能采用,零星散生和弃管荒芜的可以采用台刈和剪除枝叶集中在林区空地进行焚毁。
5.4防止人为扩散
拒绝前往有虫区采购种苗,接穗。即使前往无虫区采购,也必须做到先抽样检疫,不能将茶网蝽害虫卵人为的带进无虫区,造成人为扩散。
[1] 陈良斌.岚皋县林下原生态野生古茶树资源调查。[J]茶业通报2015.1.22-25
[2] 吴平昌,马良才,张敏.茶网蝽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和危害分级[J]茶业通报2012.3.141-143
[3] 李应发,张怀青,白涛.宁强古茶树种质资源[J]茶业通报2017.1.38-40
[4] 张云龙,涂作菊,岳建武。陕南茶区茶网蝽发生与控制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5.18
[5] 吴平昌,李尤学.陕南茶区茶网蝽发生现状和防控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14.(60)3.73-76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7-5-26
S571.1
A
1006-5768(2017)03-1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