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佳
(中央储备粮牡丹江直属库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实验研究
苗 佳
(中央储备粮牡丹江直属库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本文依据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在测定玉米脂肪酸值过程中,存在提取液颜色较深而使终点不易判定的问题,在保证检测结果误差范围内准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增大标准溶液的浓度和酚酞指示剂用量的方法,使滴定终点容易判定。
玉米 脂肪酸值 测定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储备粮食品种之一。由于玉米的胚部大,约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质量的10~12%,胚中脂肪含量很高,约为35%,占全粒脂肪含量的70%,在储藏过程中受温度、水分影响和酶的作用,其脂类物质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影响玉米的安全储藏,而且对其食用品质、蒸煮品质都有很大影响。由于玉米原始水分较大,成熟度不均匀,储藏期间易受虫霉侵害而被污染,其脂肪在脂肪酸水解酶的作用下极易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
我国现行的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是用于评价玉米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的储存品质,指导玉米的储存和适时出库。玉米的脂肪酸值与储存品质相关性很强,脂肪酸值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以中和100g粮食试样中的游离脂肪酸值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在测定玉米脂肪酸值过程中,其提取液颜色较深,滴定终点不易判定,把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液颜色进行对比,有色差时,视为已到滴定终点。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每个人视觉对颜色的敏感性不同,给检测结果带来主观误差,导致结果误差较大,同时由于玉米的脂肪酸值较高,滴定体积较大,导致滴定时间较长,使脂肪酸值变化较快。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15℃~25℃)用无水乙醇提取试样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滴定中和提取液中游离脂肪酸等,以人为视觉感官判定滴定终点,或自动滴定仪自动判定滴定终点。
1.2.1 3100型锤式旋风磨
1.2.2 往返式振荡器100次/min
1.2.3 感量为0.01g的天平
1.2.4 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150mL锥形瓶
1.2.5 短颈玻璃漏斗
1.2.6 中速定性滤纸
1.2.7 50.0mL和25.0mL单标移液管
1.2.8 5mL、10mL微量滴定管,50mL量桶
1.3.1 无水乙醇, 95%乙醇
1.3.2 10g/L酚酞指示剂
1.3.3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将蒸馏水煮沸10 min左右,加盖冷却)
1.3.4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浓度:0.5mol/L。
1.3.5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Ⅰ,浓度:0.01026mol/L。
1.3.6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Ⅱ,浓度:0.02052mol/L。
采集高、中、低不同脂肪酸值含量的库存玉米样品共20份,每份样品约1kg,分别编号为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将每份样品分别充分混匀后分取80g~100g,用3100型锤式旋风磨粉碎,要求粉碎后的样品一次性通过CQ16筛(相当于40目)达95%以上,粉碎样品全部(筛上、筛下)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备用。
称取制备好的样品约10g试样,精确到0.01g, 于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并用移液管加入50.0mL无水乙醇,置于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30 min ,振摇频率为100次/min。静置1min~2min,在玻璃漏斗中放入折叠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25mL以上滤液于具塞比色管中。
1.6.1 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mL滤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50.0mL不含CO2的蒸馏水,加5滴酚酞指示剂,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Ⅰ、Ⅱ,分别对20份样品的脂肪酸值进行检测,做平行实验,同时做空白试验,求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测定结果 单位:mg/100g(以KOH干基计)
1.6.2 改变指示剂的用量进行滴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mL滤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50.0mL不含CO2的蒸馏水,加0.3mL滴酚酞指示剂,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Ⅰ、Ⅱ,分别对20份样品的脂肪酸值进行检测,做平行实验,同时做空白试验,求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酚酞指示剂的用量为0.3ml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结果 单位:mg/100g(以KOH干基计)
通过实验比较,在测定玉米脂肪酸值时,因为玉米的脂肪酸值提取液呈乳黄色,若用0.01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变色不灵敏,终点不容易观察,只能把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液颜色进行对比,有色差时,视为已到滴定终点。由于玉米的脂肪酸值较高,消耗标液体积大,滴定时间长,造成测定结果偏大。适当提高KOH乙醇溶液的浓度和酚酞指示剂的用量,缩短滴定时间,终点颜色变化明显,不会对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结果产生影响。用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便于操作,终点比较容易观察,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好。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的结果也在误差范围内。KOH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平行误差增大。当样品水分为14%时,用0.01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两平行样之间,消耗的标液体积差为0.15mL时,其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用0.02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两平行样之间,消耗的标液体积差为0.08mL时,其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用0.03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两平行样之间要使其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消耗的标液体积仅差为0.05mL,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
通过实验和对比,增大标准溶液浓度和酚酞指示剂的体积,在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下,较易判定滴定终点,同时缩短了滴定时间,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真值。脂肪酸值作为储存品质指标中的主要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储备玉米品质判定的准确程度。及时掌握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不仅关系到能否确保储备粮品质良好,也给粮库储粮的安全保管和轮换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指导其推陈出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王肇慈.粮油食品品质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叶兰青.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