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磊斌 甘 新 肖 潇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晚清中国的报道研究
蓝磊斌 甘 新 肖 潇
《国家地理》是美国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了新闻、生态、环境和人文等多种因素,记录下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变迁,不仅留下了众多科学家、探险家对真相探索的足迹,也蕴含了人类对于梦想和信念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美的图片、严谨的文字、充满文学色彩等特质使其成为国际顶级刊物,深受全球读者喜爱。本文通过梳理该杂志从1888年创刊到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的25年间刊登有关中国的文章和照片,从报道题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西方的视野为研究晚清中国提供珍贵资料,给世人展现出客观真实、震撼人心的晚清中国政治文化风貌、人文地理画卷。
国家地理;晚清;中国;报道
《国家地理》是美国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以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9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1]从1776年至今,美国已成立241年,而《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出版了129年,占据着这个国家历史的一半以上,经久不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国家地理》以“世界和世界的一切”为主题,以地理为切入点,注重专业性、历史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通过在各个学科领域深层次、多角度的知识探险见证了人类进步的足迹,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千里挑一的高制作水准摄影作品、严谨真实的文字描述、精密的地图与生动创意的插图,获得了全球读者的青睐,成为国际顶级的刊物。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将东方大陆描绘成遍地黄金、宝石的神秘奇幻世界,打开了中古时代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在他们面前展示了一片宽阔而富饶的土地、国家和文明,引起了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2],也激发了西方人纷纷前往中国进行他们的神秘探索之旅。100多年来,《国家地理》关于中国的报道多达300多篇,早在1897年一篇讲述欧亚铁路的文章里,中国东北第一次出现在《国家地理》中;1910年11月《国家地理》刊登的第一批彩色照片也是在中国拍摄的;1928年3月,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赞助下,约瑟夫·洛克到中国云南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香格里拉,从此香格里拉誉满全世界。[3]
目前,美国《国家地理》已有30多种语言出版,其中,2001年在中国台湾发行繁体中文版,2007年进入中国内地。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美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的关注点多集中在民国时期或现代的研究,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眼中的滇西抗战(1945—1946)》等论文,但对于晚清时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2016年,美国《国家地理》推出1888年至2008年的DVD版,里面包含了120年来1400多本杂志的电子版,而且这些电子版能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这为系统研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晚清中国的报道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正是用这一电子版进行系统全面研究,通过梳理该杂志从1888年创刊到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的25年间刊登有关中国的文章和照片,从报道题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西方的视野为研究晚清中国提供珍贵资料,给世人展现出客观真实、震撼人心的晚清中国政治文化风貌、人文地理画卷。
本文利用《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的搜索功能,以中国“China”或中国人“Chinese”,以及当时西方人比较关注的新疆(Xinjiang)、西藏(Tibet)、北京(Peking)、上海(Shanghai)、广州(Canton)、香港(Hongkong)、云南(Yunnan)等做为关键词,搜索时限为1888年10月至1912年12月,经过搜索并进行筛选统计,在这25年间,该杂志介绍中国的报道共有53篇。本文主要从报道题材、报道数量和报道倾向性等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大致将其报道题材分为军事战争、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地理、历史、宗教习俗共6种类型。
从报道类型上看,专题有26篇,占全部报道的49%,占的比重最大;图片报道有8篇,占全部报道的15%;短篇报道有17篇,占全部报道的32%;文献简介2篇,占全部报道的4%(详见表1)。虽然各种类型的报道都有,但也并不是单一的纯粹文字报道或是图片报道,往往是在文字报道中穿插了许多的图片。在《国家地理》有关晚清中国的报道中,只有16篇文章无配图,其余37篇报道(占70%)有配图。其中,图片共有368张,黑白图片有306张,占图片总数的83%;彩色图片有62张,占图片总数的17%。第一张有关中国的图片出现在1900年的《中国的义和团》中,其展现的是在厦门的佛教布道者;第一批有关中国的彩色图片出现在1910年的《朝鲜与中国》中;刊登照片最多的是1912年的《世界上最神奇的城市》,共57张照片,在这篇文章中刊登了许多西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肖像照,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衣着服饰等知识。
表1 《国家地理》杂志关于晚清中国的报道统计
序号 发表时间 文章名称 配图 报道类型 军事战争 社会人文 政治经济 地理 历史 宗教习俗17 1901.11南非和中国军事行动报道 无 文献简介 √18 1901.11探索西藏 无 短篇 √ √19 1901.12中式西学东渐 无 短篇 √ √20 1902.3 斯文·赫定在西藏 无 短篇 √ √21 1903.9 西藏探险 无 短篇 √ √ √22 1904.5 罗斯比远征西藏 3 短篇 √ √ √23 1904.7 西藏小记 1 短篇 √ √ √ √24 1904.12中国 2 专题 √ √ √25 1905.1 拉萨之景 11 图片 √ √ √26 1905.2 神奇的运河 无 短篇 √ √27 1905.10中国劳工输出墨西哥 无 短篇 √ √28 1905.12中国和美国 无 短篇 √ √29 1906.4 美国商品 4 短篇 √30 1906.12中国现状 无 专题 √ √ √ √31 1907.10中国犹太人 6 专题 √ √32 1907.10地理学家在中国 6 短篇 √33 1908.4 罗布盆地的中世纪传说 5 专题 √ √34 1909.2 8 专题 √35 1910.1 被喂食很好的乞讨妇女、葬礼一瞥、晾晒的细挂面 3 图片 √ √学习中国的教训36 1910.2 弓弩之地 13 专题 √ √ √37 1910.3 四人抬人力轿 1 图片 √38 1910.3 神奇的旅行工具 15 专题 √39 1910.4 黑土地上的亚洲丽人 23 专题 √ √ √ √ √40 1910.6 挑木女工 1 图片 √41 1910.10中国特色的习俗 5 专题 √ √ √42 1910.10在吃米饭的女学生 1 图片 √43 1910.11朝鲜与中国 21 专题 √ √ √ √44 1910.11手工制秤 1 图片 √45 1910.11慈禧太后统治下的中国 1 文献简介 √ √46 1911.11花之王国 22 专题 √47 1911.12登临中国西部的阿尔卑斯山 22 专题 √ √ √48 1911.12中国现状 7 专题 √ √49 1912.10中国地图 1 图片 √50 1912.10中国的“御河” 23 专题 √ √51 1912.10 世界上最神奇的城市 57 专题 √ √ √52 1912.10中国宝藏 39 专题 √ √ √53 1912.11俄国一瞥 47 专题 √ √
《国家地理》有关中国的报道题材都不是单一题材的,涉及军事战争、社会人文、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习俗等多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对中国进行了报道。其中,以社会人文题材报道最多,共36篇,占68%;其次为政治经济题材,共23篇、占43%(见表2)。
表2 《国家地理》杂志关于晚清中国报道各题材数量
中国第一次出现于《国家地理》报道中是在1897年4月刊登的美国将军格里利撰写的《西伯利亚跨洲铁路》,讲述了俄国与中国政府协商修建铁路,以及后续双方权利义务等关系。晚清期间,有关中国的专题报道相对集中于1900年、1901年和1910年,数量多达29篇,占据了全部报道量的56% (见表3)。
表3 晚清各年份《国家地理》杂志关于中国报道数量
在《朝鲜与中国》一文中,有关中国的15幅彩色图片就有2幅为晚清犯人的特写照。照片中的三个人,两个留着短发,一个平头加小辫子,身着素衣,但却整洁无补丁,面部表情呆滞,从他们空洞的眼神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让人惋惜。其余还有7幅照片,有反映山海关口场景,有记录居民生活场景,如寺庙外兜售纸钱的小贩、蒙古族旅行队、北京城后街等。此外,在其他图片报道中,也多见平民人物。比如制作秤杆的手工艺人,挑着木条的女工,抬着轿子的轿夫,拿着工具的农民等,都是当时中国底层最普通的百姓。从这些照片可以发现,《国家地理》将目光关注在底层人民,力图将最生活化、最真实、最全面的中国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1910年刊登的《黑土地上的亚洲丽人》一文中提到“街道两旁独具特色的字号招牌杆为数更多,许多字号都迁到了城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电线杆。街道在整修过程中,更多的店铺迁走了。社会进步,结果导致这些绚烂的图案日渐消失,这实在令人痛心。我谨恳请沈阳的父母官每年能提供资金用以保留一些最独特的字号招牌,同时能用减免税收的方法奖励那些保护文物有功的人。”[4]从真挚的言语中,透露着《国家地理》杂志及作者对文物的重视,对文物破坏的惋惜和心痛。在1912年刊登的《中国宝藏》中,作者记录了中国各地不少珍贵的宝塔、牌楼、石像,特别是深入描写了龙门石窟,这对我们记录历史、保护文物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1901~1905年间,《国家地理》杂志共有6篇关于中国西藏的报道。讲述了从日本和尚NOKAI第一次进藏,到后来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俄罗斯人ZOUBIKOV等人入藏的经历。在1904年的《西藏小记》中,第一次刊登了布达拉宫的照片,详细记述了藏族特有的四种葬礼(包括天葬)。1905年的《拉萨之景》中,则刊登了不少拉萨城景图和朝圣者、去市场的妇女、农作场景等生活图片。1912年的《世界上最神奇的城市》更是以多达57张照片的大版面,让西方读者好好过了一把“西藏”瘾。1908年4月,《国家地理》杂志通过《罗布盆地的中世纪传说》一文,详细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独特的地理状况和人文风俗。特别是介绍了维吾尔族分支之一的罗布人不种五谷、不牧牲畜,紧靠在罗布泊以小舟捕鱼捕鸟为食的独特生活,并留下了罗布人生活场景和节日场景的照片。1910年《国家地理》发表的《弓弩之地》一文向世人讲述了身居中国云南怒江深山的少数民族——傈僳族。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可能我们自身都不清楚罗布人以及罗布泊地区的状况,也不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更别说西方读者。因而《国家地理》杂志关注我国的少数民族,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利于对该文化的侧面保护,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更有无法抵挡的“东方魅力”。
早期《国家地理》有关西藏的多篇报道,详细介绍了西藏的人文地理、宗教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均来源于探险家们的亲身经历。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入藏,到达拉萨,所以这些报道相对比较短。1904年的《罗斯比远征西藏》就记录了居世界屋脊之上、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的拉达克地区的人文风俗。如此偏僻落后的地方,西方探险家均可以冒险到达,以大无畏的精神,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小西藏”。1905年10月,《国家地理》探险队在乔治·弗雷斯特带领下,从腾冲向怒江大峡谷前进,深入傈僳族腹地。那时的怒江大峡谷和傈僳族,尚不为外人所知。故弗雷斯特用“隐秘之地”描绘那里的情况。1910年《国家地理》用《弓弩之地》一文向读者讲述弗雷斯特的奇特经历。除了一路上对各种地理场景、植物和昆虫的描述,还记录了中国的少数民族傈僳族。特别是他目睹了探险队与当地部落使用弩射毒箭的争斗场面。而在1911年发表的《登临中国西部的阿尔卑斯山》中,则详细记录了作者罗林·夏柏林从成都到都江堰、灌县、天河村及回程的旅途经历。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记录女探险家毕晓普夫人在四川的经历更是让人惊叹。作为一名女性,在路上遭受了众多的白眼和谩骂,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但是毕晓普夫人依然不放弃深入四川深处。这些作者通过叙述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美丽富饶、人口密集的天府之国。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说《国家地理》杂志创办之初衷是为了“提升与传播地理知识”,那么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显而易见,其已不仅仅局限于此。比如在《黑土地上的亚洲丽人》提到满族的熔银灌注井里铸成“银色奶酪”,而这,只是传言说满族人“以防后来的统治者有一天将他们从北京的皇帝宝座上拉下来”。《国家地理》杂志懂得通过神话传说之类的内容,吸引读者,加深文章的趣味性,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这在《一个充满神话的中国》一文中得到了印证,这篇文章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详细讨论了中国农耕时代的历史,真假混杂,新奇有味。对于本就对东方中国充满好奇的西方读者来说,这样的报道无疑是富有吸引力的。此外,类似于藏族天葬等具有神秘性、猎奇性的宗教礼仪也被提及在1904年的《西藏小记》中。
在报道倾向性上,《国家地理》杂志对于中国的描述总体是正面客观的。在《中国现状》中,弗莱德里克认为“中国人像其他民族一样诚实老实,特别是用来和日本人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5]。他在文章中澄清了很多世人对中国的误解,比如中国人并不是都吃米饭和炒杂碎,中国人也不是都留着长辫子,当然也提到了中国人会吃猫狗这些西方无法接受的食物。在评价中国历史各朝代时,约翰·巴雷特就在《一个充满神话的中国》中进行了两分法的评价——“对中国历史上这些朝代,有些我们应该赞颂,有些值得钦羡,但有些却应该加以憎恶和贬抑……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既有建立丰功伟业的伟人,也有微不足道的渺小之辈;既有好人也有坏人”[6]。他希望通过区分地看待历史,中国能在新环境中突破历史,当后辈重新审视时能多一些钦慕和赞颂。这是对中国客观的评价,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中肯的提议。在针对具体事物描述的时候,《国家地理》杂志会尽量运用非常具体的数据来描述,以使文章客观。比如在《西藏探险》中,作者就详细介绍了西藏的气候——“早中晚的年均温度为42、67、50华氏摄氏度。12月的早中晚温度为17、34、27华氏摄氏度;7月的早中晚温度为60、77、65华氏摄氏度。”
但是在一些报道中,作者也会流露出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倾向以及对中国的偏见。如约翰·巴雷特在谈到长城的建立时,他就说道:“在中国历史上1800年来发生的事就我们看来好似只有18天,这种发展是何其缓慢和保守呀!”[6]在1900年的《中国的问题》中,作者就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看成是“世界进步的一部分”。在1912年《国家地理》刊登的《黑土地上的亚洲丽人》一文最后提到:“从广义上讲,满洲人在日俄战争期间没有遭受物质匮乏的问题。因为,尽管当人们被迫从家里逃离时,他们的财产遭到洗劫或破坏,也没有受到赔偿,但形势刺激了所有工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获得工作,从而得以避免在整个冬季里都无事可做。城镇的女人们通过缝制皮衣、絮棉大衣卖给俄国人,挣的钱比她们梦寐以求的还要多。乡下的女人和孩子从漫天纷飞的大雪中也渔翁得利,想尽一切办法从俄国人身上赚取利润。”[4]作者把给中国带来灾难的日俄战争描述成中国获利是不客观的。《国家地理》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其传达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微妙而隐含的新殖民主义,表露出帝国利益以及帝国优越感等倾向。
晚清时期,《国家地理》杂志派驻或者资助一些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到中国进行探险科考,将近代西方地理学引入了中国,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科学家们的一些发现也成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对后来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如发现新古城、开创地文期研究等。
早在2100多年前,楼兰古国就存在于历史文献记载中,被描绘成一个开放而繁华的都市,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但却在公元500年左右神秘消失了。[7]这成为一宗悬案,吸引了无数探险家前往寻找,但一直无果。1908年在《国家地理》发表的《罗布盆地的中世纪传说》揭开了楼兰古城的发现过程:1900年3月初,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率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队员在回头寻找穿越沙漠时不慎遗失的铁铲时拣回了几件古代木雕残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开始推测是否有古迹的存在,决定进行挖掘,从而发现了佛塔、殿堂、木雕建筑构件等大批文物,之后探险队又在罗布泊西岸发现了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8]从而揭开了楼兰的神秘面纱,这个昔日繁华的都市以其沧桑的历史厚重感、古老的文化艺术得以重现人间。
1907年10月在《国家地理》发表的《地理学家在中国》则对中国华北地文期的划分进行了论述说明。美国地质学家维理士是最早对中国地文期进行研究的,他于1903~1904年前往中国进行地质调查,运用戴维斯的地形发育理论,首次对中国华北地文期作了初步划分,即北台期(老年期)、唐县期(壮年期)、忻州期(上新统期)和汾河期(幼年期)。[9]虽然划分并不是非常准确,但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开创了研究中国地文期的先河。
晚清时期,《国家地理》对于中国的报道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将精美绝伦的图片与严谨客观的文字结合起来,探索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存在的法则,追寻其中恒久的价值。[10]晚清时期《国家地理》刊登涉及中国的照片300多张,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崇山峻岭、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充满神秘色彩的古村落、朴实无华的街头老百姓等等,无不向世人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晚清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当时《国家地理》派驻或资助来到中国的记者、探险家数量非常多,所携带的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大量经过千挑万选、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精心拍摄的照片和极具现场感的文字描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世人娓娓道来,向西方人展现了中国近代化图景,是中国近代史的另一种叙述。在报道的叙述中,有一些细节补充了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具有宝贵的历史研究价值。[11]如1910年在《国家地理》中发表的《朝鲜与中国》刊登了14张彩色照片,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人的彩色肖像第一次出现在出版物上,也是中国摄影史研究经常被忽略的史料。还有1905年在《国家地理》上发表的《拉萨之景》,作者全绍清作为医官随清廷钦差大臣出使西藏,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除了接触日常的平民百姓、僧俗信众外,还可以接触到达赖喇嘛、各级官吏等上层人物,因此,在他的镜头下,记录了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风貌、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等,特别注重不同阶层人物服饰的拍摄,在他的服饰照片中,从服饰的正面、侧面或背面多角度拍摄,尤其注重装束中的细节,凸显出其人文阶值。[12]除了图片,《国家地理》中有许多文字报道也非常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如清政府悬赏外国人人头等的报道,这些报道都是西方人亲眼所见或现场实录,往往是对事件发生场景的真实再现和还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且描写细致详尽,还有很多具体数字、具体形象,相比同时期中文材料的概括粗放,资料价值极高。这为我们研究晚清中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晚清时期,正值西学东输浪潮席卷中国,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探险家、旅行家们来到中国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文明和开放创新的思想意识带入中国,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中国的考察探险过程中,他们对中国文明耳濡目染,有些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衰败却又令人迷恋的文明古国。他们自觉自愿地研究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然后将其带回自己的国家,放诸四海。许多摄影作品和系列报道在当时的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13],这些报道将中国的人生百态、人文地理等信息全面展现出来,是美国公众和官方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途径,激发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关注和考察热情,促进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发展。在该时期中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国家地理》扮演了美国对中国文化早期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之前多是英国等欧洲国家对中国进行新闻报道,其他国家鲜少涉足,但现在美国却打破了这种新闻垄断,以美国价值观和构建美国国民的认同感引导美国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这为一战以后美国官方制定对华政策打下了民意基础。[14]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关注《国家地理》及其身后的美国,通过《国家地理》这个窗口,更多地了解整个世界。这些地理、历史、文化及科学知识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在世界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客观上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15],在改变“世界秩序”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国家革新图强之路。1935年,中央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地理杂志》刊登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月刊所中国地理论文目录》一文中提到,19世纪末《国家地理》就开始传入中国,该图书馆收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有50多卷(6本为一卷),可见民国时期,中国地理学界已经关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1]国家地理[EB/OL].(2013-11-22)[2017-03-20].http://baike.so.com/doc/5511898-7587980.html.
[2]马可·波罗游记[EB/OL].(2012-10-04)[2017-03-20].http://baike.so.com/doc/560444-593365.html.
[3]约瑟夫·洛克与香格里拉[EB/OL].(2014-01-11)[2017-03-20].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40111/ 18280094.html.
[4]Mukden.The Manchu Home[J].National Geography,1901(6).
[5]Frederic M..Present conditions in China[J].National Geography,1911(12).
[6]John B..China:Her history and development[J].National Geography,1901(6).
[7]秦汉,廖斌.轻轻叩开沉睡在时间深处的楼兰[J].新疆人文地理,2013(3).
[8]郭文选.国家地理百年大发现[J].贵阳文史,2009(6).
[9]郭双林.晚清外国“探险家”在华活动述论[J].北京社会科学,1999(4).
[10]顾晨芸.海外驻华记者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11]张露.《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D].安徽大学,2016.
[12]冯令刚.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3]罗安平.交流还是侵略[D].四川大学,2005.
[14]妥超群,韩亮.从“Thibet”到“Tibet”:近现代美国入藏考察与《纽约时报》涉藏报道[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
[15]刘兴豪,邓集忠.外报舆论与魏源近代思想的启蒙[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责任编辑:袁丽红﹞
A RESEARCH TO THE REPORTS IN THE AMERICAN JOUNAL OF NATIONAL GEOGRAPHY ABOUT CHINA IN LATE QING DYNASTY
Lan Leibin,Gan Xin,Xiao Xiao
National Geography,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focuses on cultural history,ecological environment,political news of the world,mainly on geography.It records more than 100 years of world’s politics and economy,culture and history.Not only left the footprint of large numbers of scientists and explorers,the journal also contains the human belief for chasing dream diligently.Exquisite pictures,rigorous language,full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an international top publication and enjoye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By collecting articles and photos about China on National Geography from 1888 to 1912 (25 years) when emperor of Qing dynasty finally abdicat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port subject,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through the eyes of Westerners,thus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research about the late Qing dynasty,showing the objective reality,stirring style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icture of human geography in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whole world.
National Geography;late Qing dynasty;China;report.
K252【文献识别码】A
1004-454X(2017)04-0138-008
【作 者】蓝磊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副编审。南宁,530007;甘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人事教育科科长、馆员;肖潇,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馆员。南宁,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