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彤
摘 要:《小学英语》(译林2011课标版)的综合板块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阐述了综合板块中各个部分的教学功能,并结合教学案例思考如何提高综合板块的作用与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板块;有效教学
《小学英语》(译林2011课标版)的综合板块是由Sound time、Culture time或Song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组成,它是对Story time、Grammar time和Fun time的巩固、强化和提升,更是综合运用单元主题的重要板块。认识综合板块中各部分的内涵和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同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优化各部分间的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Sound time讲究方法
自然拼读法是语音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平时教学的常用方法,是语感养成的重要途径。语音教学的一般步骤是呈现新知-模仿操练-发现规律-拓展应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语音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生掌握的会更扎实。作为英语教师还需注意使用语音教学中涉及的专业用语,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素养。
教学片段:五下Unit1 Cinderella Sound time
Step1:教师课件逐步展示Sound time女孩和男孩图片,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T: Shes Andrea. Whats she doing?
S: Shes drawing a dress.
T: Hes Andreas brother Andrew. Whats he doing?
S: Hes drinking water.
Step2:教師出示该部分小诗并播放节奏音乐,学生跟读。
Step3:教师给出该部分例词,学生齐读并感受/dr/发音。
Step4:学生总结发音规律并说出其他发/dr/音的单词。
Step5:教师给出含dr的新单词,学生尝试读。如,drizzle、dry、drama、drug、drop。
Step6:将以上新单词编成新的小诗,学生尝试读。
The drizzle stops, the land is dry. My dream comes true, to have a hike.
分析:此案例遵循了语音教学的一般步骤,Step1为呈现新知,Step2为模仿操练,Step3和Step4为发现规律,Step5和Step6为扩展应用。学生尝试读例词和新词时都使用了自然拼读法,最后学生能够基本读出新编小诗,说明教学是有效的。
二、Culture time把握深度
这一部分通过图片、视频、短文扩展视野,课上不可挖掘过深,但可作为引子,请学生课外分享,是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好方法。在教学时,首先应仔细研读教材,但需避免教学模式化。其次,找准单元话题,形成语言大背景。第三,立足单元整体,注意活动逻辑性。在教学方式上还注意结合具体内容以及单元整体功能关系,选择具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认识新课标倡导的“文化意识”。
教学片段:六下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Culture time
前情:教师教学Cartoon time故事,Sam用水巧取洞中的乒乓球。
Step1:学生观看乌鸦喝水英文版短视频并回答问题。
T:How does the crow get water?
S:He puts many stones in the bottle.
Step2:教师教授Aesops fables,板贴封面。
T:We know its from Aesops fables.The loin and the mouse in Story time is from Aesops fables too.
Step3:教师与学生一同扩充其他伊索寓言故事。
T:Do you know any other stories?
教师图片展示故事The crow and the fox、The fox and the grapes。
Step4:教师教授Chinese idiom book,板贴封面。
T:In China,we have a Chinese idiom book.
Step5:教师与学生一同交流成语故事。
教师图片展示故事The frog in the well、Drawing a snake and adding feet、Waiting for rabbits、Playing the lute to a cow。
Step6:学生小组合作讲故事。
教师事先将三个故事和关键词组用信封装好发给每个小组,学生任选其一合作讲故事。
分析:与上一个教学环节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教师将Culture time深度挖掘得恰到好处,立足于教材,又有所扩展。同时,教师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后小组合作讲故事环节又发展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Cartoon time体现趣味
Cartoon time是一个泛读材料,而非Story time的精读材料,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表演,而非每位学生都必须会表演。在平时的教学中,容易用Story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Cartoon教学中,忽略了趣味性这一重点。教学时,可将Cartoon故事用作童话书进行预测,猜猜人物说了什么;也可利用图片资源和旧知作前情提要;还可动画放无声,然后请学生配音。在教学Cartoon后进行符合日常习惯的改编,但句型用的是一致的。这一部分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到简单明了,注重感悟体验。特别是在高年级的Cartoon time中,动画可往后放,请学生多自读文本。在读后活动的选择上可多样化,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需要。
四、Checkout time注重提升
Checkout time绝非是简单的练习课,而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过程。该部分教学应注意主题性、创新性、提升性,具体来说,任务前立足教材,任务中高出教材,任务后走出教材。
另外,Ticking time即可作为课始目标,也可在小组内评价,另外,也可根据需要增添。
综合版块教学始终应该是一个整体,但同时要有详略之分,要给足学生表达和创新的机会。教学需立足单元整体,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整合不同板块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层次性的活动;更应走出教材本身,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钱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3]闫宁. 综合板块教学方法探究 [M].中小学外语教学.《牛津小学英语》,2011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