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流学风的营造是长期的过程,是教风、学风、校风的三方互动。通过部分高校当前学风现状的调研,反映了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分析了学风状况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学风建设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策略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指标体系
一、学风建设的主题意义
(1)学风的含义。学风是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长期形成的特色鲜明的精神倾向、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一流学风的营造是系统长期的过程,是教风、学风、校风三方的互动。
(2)学风建设的意义所在。一个优良的学风,其实是学生高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和重要目标,是全面提升科技研究实力的根本保障。当前,全国重点高校正在全面贯彻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学校领导的运筹帷幄,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但是更加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风。
(3)学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许多高校出现了对学风建设松懈以致出现学风令人堪忧的状况,表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浮躁、缺乏学习动力、急功近利、考试出现作弊等现象。作为高校,有必要通过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包括组织保障、学习风气、学风氛围、建设效果等内容在内的有机整体。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黄金时期。青年学生的成才都贯穿于良好的学风之中。大学生只有在优良学风的指引下,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学风建设既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由此,更加离不开对学风建设指标体系创建工作的不断思索和动态把控。
二、学风建设的问题梳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风情况随着生源质量的提升正在逐渐向好的方向改变,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还不尽人如意。虽然课堂秩序(吃东西、玩手机等)存在一些问题是最能让人直接感受到学风问题的存在的,然而这些表象与学风好坏究竟有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呢?判断学风好坏的指标正在努力试图形成体系。但从学校更高的目标要求而言,很多高校的学风尚且不能令人满意的。有很多的数据和观测指标都能支撑这个观点,譬如迟到早退现象、图书馆利用率、男寝网游现象等;譬如本科教学评估专家随机进课堂听课,普遍反映学生状态不好、心不在焉、眼神互动少、兴奋度低、不是很想学的状态;再者,通过访谈、调查和观测,发现学生进校后缺乏明确的成才目标(至少目标不明晰),一直处在对自我认识比较茫然的状态:我是谁?该干什么?考研好还是出国好?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如此种种的问题似乎始终萦绕着整个大学生涯;另外,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低,没有底气,缺乏梦想……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教育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教育进入大学校园,依然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并且功利心一路伴随成长。
1.“教”层面的原因
在培养方案、课堂质量、监控系统以及辅导答疑等方面存在着偏差现象。
(1)培养方案脱节:大一年级的管理方法与后三年的培养模式之间的沟壑无法填平,暂时做不到无缝衔接。
(2)水课现象突出: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对通识教育达成共识。
(3)检测系统失控:虽然许多高校的理念、体系已经走在了前面,但是学生的水平毕竟达不到清华、北大的层次,学生普遍存在用脚投票、选择给分高的和不太严格的老师高分,不能理解“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通识课程而是要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大学的学习中去”的理念。
(4)辅导答疑低效:除了课程冲突,学生似乎感到没有必要课后专门去老师那里进行沟通、咨询;同样,很多老师是被动的为这个制度而坐班的,没有考虑为什么或如何吸引学生来有效利用这个时间段。
2.“学”层面的原因
尽管调查数据、访谈和观测都显示出“有目标、有规划”是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态度,但由个体的、家庭的、学校的或社会的因素而引发的课业压力、精力损耗从而导致丧失学习热情以及情感淡漠的学习倦怠现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数量群的。一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专业、对课程的兴趣缺乏;二是因学习内容、方式与自己想像的差异巨大,而造成对自我在主观判断、自信程度和个体控制方面的“学习效能感”降低;三是因时间管理能力不理想而造成的事倍功半;四是少部分同学因对专业选择的盲从而造成对所学学科的认同感不强。
學习动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表明:对于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的“三无”大学生存在着“专业的差异性”、“时段的波动性”、“内在的多源性”以及“环境的多因性”。专业化程度高、实用性较强专业的学生学习动力,比基础性较强、应用性较宽专业的学生学习动力强;大一新生的学习动力最强,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学习动力下滑,然后又稳定上升,直到大四上学期达到最高点,随后又下降;动力缺失依次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48.4%)”、“学校学风不好(25.1%)”、“学习成绩好坏与就业前景无关(23.4%)”、“个人功底差、付出与成绩不成正比(23.1%)”、“教师教学效果差(21.3%)”、“得过且过、不想未来(17.4%)”、“文凭易得、没有压力(8.4%)”等。而对以大一学生为主并涉及多个专业的最新调研显示,学习动力来源前四位依次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89.21%)”、“报答父母(50.10%)”、“证实和展示自己(49.49%)”以及“社会需求(29.74%)”。endprint
3.“评”层面的原因
在学风问题的调查方式以及处置管理方面存在着碎片化、隔离化的状况。
(1)多类型的重复问卷和调查,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①学风状况的调研对象多重:有面向大一的,有面向全校性,也有专业学院的问卷,但大多缺乏代表性和普及性,因此也就降低了针对性;②学风状况的考量内容模糊:有课题组的、相关部门的,也有教学层面的、管理角度的,但还是缺乏多维度、多视角的思考,因此也就减少了全面性;③学风状况的评估结果散落:学工办、教务处的网络调查,评估办的实地观察,社区管理部、研发中心、课外中心以及团委等的抽样调查,相关调查次数频繁,但成果结论碎片化散落在各个部门,因此缺失了整体性。
(2)多部门的交叉实施和参与,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从分级指标体系来看,虽然已经力图完整地反映和呈现高校学生的学习总体动态风貌,但同时也明显地存在着多头管理、交叉实施等问题,导致学风评价各相关部门之间既重复劳动又不能形成合力的碎片化、隔离化的现象。各学院、各部门都各自在抓学风建设工作,但是相對而言缺乏固定的经验交流机制。
(3)多方式的类似数据和分析,缺乏统一的统计模型。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学生的学风数据分析,能够得出较为客观有效的数据,但是缺乏针对全校学生或者大一学生或者各年级学生等动态的不同群体的较为全面的大数据体系和具体的制度、措施体系。有些结论显示:低年级的学风比高年级好,大一学风相对最好;也有说法大一第一学期最好,从大一冬季学期往后每况愈下。说明学生在刚入大学的时候是很想成长成才,对自己有要求有憧憬的,但可能被一些功利的东西影响,逐渐变得像沉睡的狮子一般,学风情况也随着学业水平的逐渐深入而越来越不理想;此外,不同学生群体的学风情况有明显差异,两极分化严重,且中段学生占绝大比例。自控能力强,适应结果好的学生,在外部条件和优秀资源的匹配和支撑下,通过一定的激励条件,反映出比较好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状态差的学生相比,两级分化严重,更为不乐观的状态是中间区域的学生往往受周围学习氛围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而且这部分同学的比例优势相对巨大。
三、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指标体系既是学风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反映阶段性学风状况及其走势的风向标;反之,学风建设也离不开指标体系多重动态数据的分析监控。因此,学风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必定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并具有目标一致性的互动关系和重合关系。由此,在学风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形成以下思考和建议。
1.以现有培养方案为起点,形成教与学的衔接过程和流程设计的科学化
许多高校大一年级有方案,各专业学院也有方案。大一到后三年之间空隙的解决关联到了学部制改革。目前学生存在三三制现状:1/3很努力,1/3被推着走,还有1/3不努力,希望通过此举推动学生,形成541或532的阵型。在管理上,学生反映大一时候被管得过多,主动性丧失;大一的辅导员爱太多,而到了高年级开始逐渐失落,感到迷茫。交叉合力,部门互动,发现问题,形成对策。通过对大一课程、大二学科基础课、大三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大四职业生涯就业满意度的调查,解决在校学生的问题,形成培养体系的科学化。因此,首先是要完善体系,把大一年级这个大平台改造成几个信息房间(譬如材料、通信与计算机、自动化、艺术等);其次是要提“云书院”的概念,走书院制的模式,也即大类里边分小类的方式;最后通过调整顶层设计,进行流程化设计,形成互动性、体系化的闭环系统。
2.以大一年级“教、学、管、辅”为联动机制,形成提升良好学风氛围的效能化
(1)教学理念的统一。从“教”的层面来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引领学生增强学习目标清晰度”、“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效能”被专家认为应该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最重要三条。所以,在增加名师、学者比例的同时,要引入“教师准备度规范”(Teacher-Preparation Regulations),通过新任教师的培训、培养、考核机制的制订和实施,确保新进教师课堂教学以及科研水平的胜任力。按年龄层次学校的教师主要分三部分,50岁以上的、30到50岁之间的和30岁以下的。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和50岁以上的正高副高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风起到不良影响。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但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正能量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而50岁以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处在平均水平以下或者是负能量状态。相对而言,30至50岁之间的老师其授课的课堂效果更好(评估办前期的听课数据可以支撑这个结论)。要挖掘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效果为什么好,用以帮助年轻教师和鼓动年纪大的老师。调查发现:教学效果与教师年龄段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的。
(2)学习动力的引领。从“学”的层面来说,“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被放在了提升学习动力方法的前三位。据有关研究,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可以归类为:目标缺失型、兴趣缺乏型、消极自卑型、被动应付型、外力影响型以及复合型等。调查结论显示:所谓“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的三无大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波动性、多源性和多因性。至此,就是发挥辅导员从兴趣目标、学习方法、创新意识三个方面加以引导的时候了。虽然高校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无必然关系,但“大一对你产生积极影响最大老师”的调研结果,专业分流的指导、导生的选择培训、班干部的培养、班级建设以及组织与专业学院接触等激发新生学习目标和兴趣的调查、投入和举措无疑都佐证了辅导员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相对有关”。
(3)体制机制的完善。从“保障体系”层面来说,首先要清楚地描绘理想的学风景象,强化教学质量的同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管理配套工作本身,创设有整合力的学风建设动力机制,形成高校内外部互动、互补和互济作用的宏观运行合力。只有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运行,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从而推动学风建设优质、高效、有序运行,取得学风建设效果的最大化。endprint
其次要分步实施落实。譬如许多高校已经落到实处的包括“創新项目”、“快乐英语”、“解锁化学”、“玩转物理”、“阶梯数学”、晚自习、答疑辅导、人文经管艺术各类讲座等课外中心的培养体系;包括思政工作、谈心谈话、成长档案、个性订制、朋辈导生等辅导员层面的育人体系;包括学风督导、听课制度、课堂观测等机关部处的督查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荣誉称号等在内的目标、荣誉、情感、榜样等方面的激励体系。多重的体制机制不仅已经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饕餮盛宴,而且也正体现着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的严谨有序和以人为本的积极引导。但我们对学生依然有更大的期盼,因此需要深化、系统、综合的改革,需要充分研究和实施以教学为入口、以学生为中心的制度安排,从而进行更合理的政策设计、体制调整和资源配置。
(4)环境设置的配套。从“硬件设施”层面来说,根据调查访谈问卷,从学生的视角所概括的建议如下:一是园区寝室楼里增设学习角,例如宿舍门厅设置小黑板,定期开展小型讲座、作业辅导等学习交流;二是增加寝室楼回收垃圾次数,避免造成垃圾堆积问题;三是利用好社区广播平台推送重要通知,利用学生休闲时间,以广播为载体进行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四是建议社区学院扩大自习场地,每周开设微积分、大物、工图答疑;五是学校社团的质量参差不齐,建议跟踪评估,优胜劣汰;六是大学生住宿区域的照明,可以从“夜景照明”提升为“夜景美化”,在绿色、节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照明灯具及控制技术,创造出有新意的夜景景观。
3.以“学生体验”为核心要素,形成学风建设评价指标的体系化
(1)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大学教与学的效果反馈。高校的人才培养,首先是一个爱国者,能够始终关注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勇于面对并解决国家和民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抗挫折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并快速应对外界变化,从容面对未知领域的挑战。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可参照英国“全国大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简称NSS)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体现大学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质量。
(2)以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作为学风建设的评估指向。调查显示:教师的治学态度、教学热情、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生动互动状况都是促使学生能否感受课堂教学“即时体验感”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普及、规模的扩张、信息的运用以及新型学习方式的快速形成背景下,若把大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感受到了什么)作为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风向标,这无疑不仅会满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还能促使评价学风时必然呈现的数量与质量这对矛盾的有效缓解。
4.以“归口单位”为主抓、“相关单位”为辅助,形成学风统计数据的集成化
大量的观察、调查和研究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心,譬如评估办的数据传递给了学院,但不到学院的反馈和整合;再如各职能部门、各中心的数据也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互通和共享。因此,必须明确主抓学风的归口单位,至少把所有数据都归入其中,经过分析、梳理、整合,再输出到学风建设的各个相关部门、学院,真正把碎片化的数据集成化,明确并高效地发挥学风指标信息流的渠道,同时一旦发现问题(个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反馈、联系到有关部门或学工办甚至辅导员老师,以便及时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把“事后警示”变为“即时警示”甚至“前置预警”。
参考文献:
[1]李伯重.史潮与学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
[2]扈海鹏.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中的视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上海市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报告》,(2015年)
[4]《上海市大学学风建设调查问卷报告》,(2017年)
[5]周红霞.美国:为所有学生准备最好的老师.上海教育GLOBAL education[J].2017(2):30.
[6]邵宏润,迟景明.基于学生体验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外国教育研究[J].2016,(10):101.
[7]马成瑶.高校学业警示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改进方向.思想理论教育[J].2016,(03):99.
作者简介:
王仁勇(1967—),男,汉族,上海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