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知行观

2017-09-15 17:08苗盼桃
报刊荟萃(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表现价值内容

苗盼桃

摘 要:魏源是我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是近代较早提出开阔全球眼界,学习西方技术的地主阶级改良主义者,拉开了中国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世界的序幕,为中国近代思想掀开了新的篇章。魏源一生写了许多的论著,但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早年的著作《默觚》中,即《治篇》和《学篇》中。魏源的哲学思想体系虽然杂乱,兼具多派思想,但是在认识论上,他具有鲜明的自然观的倾向。本文着重剖析魏源认识论的基础问题,即知与行的先后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对知行内容的阐释,知与行的表现来寻找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知行观;内容;表现;价值

一、知行观的内容

知与行的先后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认识论的最根本问题。任何的认识论都必须先回答这一问题。魏源的认识论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魏源在《学篇二》中就明确写到“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在此处他提到了“及之”和“履之”的关系,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而且清晰的表现了二者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说在魏源的心中只有接触到了某个事物,才能有所感知,只有你亲自去走一走前面的路才能了解到是不是艰辛,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没尝试过就能了解一切的人呢?因而他反对认识是“生而知之”,即认识是先天的观点。他主张先有行后有知,没有行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知。人的才智是有区别的,但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因而作为才智较低的人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平凡而无所作为、自暴自弃,但是只要去寻求转变,去努力奋进,战胜困难,这样即使达不到很高的层次,但至少比当下的局面要好很多。同样,如果一个人自恃有过高的才智,而固步自封,不去接触外在的事物,那么他终将会流于平庸。总而言之,不去亲身实践,即便聪明绝顶也会“敏者日鲁”,而不断实践的人,即使天生愚钝也能“鲁者日敏”变得聪慧起来。“至诚前知,先觉觉后觉,此非大人所能占也。”不存在所谓的料事如神,那些都是用至诚之心度所察之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事物的道理。如果不去求实,即使你有旷世的才华,无边的财富,高尚的情操,都不可能预先感知到事物及其道理。如果向君主进言的人没有经过求实,那么他的言论即使再动听,再吸引,也终究不会是有价值的理想之言。不实之言论会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因而大道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获得的,也就是所有的“知”只有在“行”中得其所用才是真知。

魏源认为,人们作为主体去接触客观事物,亲自体验和尝试,才能够从客观事物中获得真知,如果作为主体的人不去接触客观事物,仅仅从文本上学习到的东西,不能称之为真知。当然,魏源所谓的认识主体并不是任何人,而是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相关认识活动的特定的人群。另外他所谓的认识对象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知与行的关系上,魏源主张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知是行的结果。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魏源举了一个例子“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就是说阅读书本所获得的间接经验,远不及樵夫、估客、庖丁与实际客观事物短暂的接触所得到的认识。魏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十分具有先进性。正如纸上谈兵的赵括,终将难以对抗久经沙场的秦将,最后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於安思危,於治忧乱。”不经历任何实际的探索而形成的理论,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根据的猜想,不能够形成真理,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上,魏源有自己的看法,他一方面着重强调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重视后天学习的作用。魏源认为很好的接受间接经验,刻苦学习前人所留下的知识,是提升人们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实践,从而获得和完善真理。

所有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永远正确的,它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的丰富和完善,并且时时受实践的检验。猜想也可以通过实践得到证实,从而转变为事实,这也体现了他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行才能保持知识的真理性,才能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才能保持国家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知行观的表现

行是知形成的起源和基础,知是从行中来,没有行也就无所谓知。魏源的“及之而后知”的知行观,表现在治学研究上就是经世致用的思想。而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一)经世致用

在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的历史环境中,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人吸取明王朝失败的教训,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方向,以自己的理解从新解读了儒家的经典。对清代的学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魏源就是继承了他们的这一主张。在治学研究中,魏源不像大多哲学家那样以心学出发去研究人的认识,而是以自然观的角度去理解认识,把社会实践看成认识的来源。他将着眼点立足于认识论的知行关系上,原因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欲望和利益需求的,哲学就应该从认识主体的“行”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然后才形成“后知”的认识过程。因而魏源十分肯定顾炎武所提出的“经世致用”的观点。他一方面仍然关注国内的社会形势、关注民生,另一方面开始思考真正救国的良方,并且着手介绍海外诸国的变革兴衰。他指出:不论作任何学问,只有对定国安邦有实用价值的才算真学问,仅仅研究一些考据、训诂等对国家兴亡没有任何帮助的就是无用之学。

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大兴文字狱,并且极力倡导程朱理学为正统官方哲学。面对清王朝的文化高压政策,许许多多的文人学者,纷纷投身于汉学和宋学之中,失去了参与政事的勇气,走上了闭门治学之路,整日与考据为伴,不再关心时事。他们或沉醉于经史典籍,训诂考证;或痴迷于空疏心学,理学八股。致使整个中国呈现一片死寂,犹如一片空旷幽静的山林,片鸟不鸣,毫无生机。魏源等一批新兴的年轻学者,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感到十分的痛心,痛恨那些没有实际价值,缺乏生命力的学术研究,严厉的批判了这些文人学者脱离现实的治学态度,批判他们对实际矛盾毫不关心,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的不正学风,他们这样对社会和国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他们提倡实学,致力于改变天下的弊病,以求得民族的振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他看到了国家的衰败,百姓的煎熬,作为满腔热血的爱国者,他亲身投入到战场中,去抵抗外敌的侵略,只可惜战争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热忱就能力挽狂澜,救民族于危机之地。他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面对国家的灾难,民族的危亡,只空谈学问毫无用处,文人学者应改变当时文化界的現状,将文章与时事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这样才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猜你喜欢
表现价值内容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