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益,黄德群,赵三银,黄华明,周 玲(.韶关学院校长办公室;.韶关学院教育学院;.韶关学院教务处;.韶关学院成教处, 广东 韶关 5005)
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基础教育的路径与思考
廖 益1,黄德群2,赵三银3,黄华明4,周 玲2
(1.韶关学院校长办公室;2.韶关学院教育学院;3.韶关学院教务处;4.韶关学院成教处, 广东 韶关 512005)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高水平师资的培养取决于政府、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努力。在借鉴其他高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优势以及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韶关学院构建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教师教育”的发展路径。通过明确定位、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大数据管理,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地方本科院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校地协同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基础教育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教师教育实践中,韶关学院以“校地协同”教师教育实践为基础,探索、总结与构建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区域教师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了教师教育质量,推进了中小学教育改革,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和区域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有2 400多所高等学校,其中包括755所普通本科院校,除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外,还有646所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占本科院校总数的85%[1]。因而,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和引擎。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有部分是师专基础上升格而来,有高等师范教育的基础和优势,但是近年来师范专业有被边缘化和弱化的趋势,如何处理好应用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的关系成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所在区域,校地协同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校地协同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主动“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应有之义。
(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全面素质教育能否落实,人的全面发展能否实现,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障措施的首要位置,提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就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主要包括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提高部分。基于此,区域基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有赖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地方本科院校理应肩负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并提供智力与人力支撑。
(三)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现代教师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必须适应、服务、推动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实践角度分析,区域乃至全国都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教师队伍质量是21世纪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决策。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服务于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考虑如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提升服务基础教育水平,主动融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
韶关学院创办于1958年,高等师范教育已有59年历史,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基础与优势,为广东省尤其是粤北地区培养了数万名中小学教师。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2011年,“粤北现代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训基地”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本科院校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4年,《构建1U-10G-20S合作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广东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点项目立项。2015年,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负责粤北地区的教师教育发展研究、师资培训和资源库建设等。依托该中心,建设了教师教育服务平台,举办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通过省市共建项目的支持,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现代化研究基地,全面展开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学校在校地协同教师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与构建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区域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再认识和新实践,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教师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
(一)多主体协同解决机制模式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启了教师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东北师范大学提出的U-G-S模式和山东师范大学提出的G-U-S模式[2],闽南师范大学提出的校地共建、协同创新“三位一体”模式[3],浙江海洋大学提出的“校地层式名师工作室”模式[4]。其中以东北师范大学提出的U-G-S模式和山东师范大学提出的G-U-S模式为代表。两种模式均属于高校(U)、政府(G)和中小学(S)联合培养教师的模式,其中U-G-S模式以高校为主导,G-U-S模式则以省级政府为主导。2012年以来,我校在借鉴上述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合作共同体模式进行实践创新,深入实施“1U-10G-20S合作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有10个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近30所中小学参与实践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通过借鉴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韶关学院主动联合地方政府、中小学和其他兄弟院校构建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区域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见图1)。
图1 “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区域教师教育实践模式
该模式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着重于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在探索与实践的协作中,我校负责整体设计和规划、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建立区域教师教育机构(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现代化研究基地)和共享平台(教师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粤北基础教育论坛),打破高校和中小学信息屏蔽的壁垒,建立区域教师教育大数据,满足区域教师教育发展的机构、平台、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地方政府除了为该模式的运行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外,还配合我校联合举办基础教育论坛,支持我校开展各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小学则为我校提供教育实习基地,参与实习指导、在职培训和教学研究。
(二)校地协同解决综合实践基地
地方本科院校融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涉及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个主体的相互合作和协调,建立综合实践基地是载体,从而形成共同目标和利害关系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政府负责基地政策供给、资源配置和统筹协调等;高校负责基地学术研究、教师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中小学则是基地政策参与和反馈者,是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理论“试验区”。近年来,校领导高度重视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对“粤北现代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训基地”、“1U-10G-20S合作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粤北(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项目、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联动共建实践基地。因此,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协同管理与创新运行机制,坚持合作多赢,做到责权利统一,所建基地充分开放、共享,对学生开放,对教师开放,对社会开放,对不同专业开放。基地合作方共同制定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内师范教育与校外教育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基地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基地实践教育的培养效果,实现了职前教师教育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有效衔接,以及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上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综合实践基地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共建团队、共建共享、共同维护的作用。
(三)校校合作解决实习平台
从2008年开始,学校开始进行“顶岗实习、培训置换”新的师范生实习模式探索。2012年,韶关学院与南雄市教育局共建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教师教育U-G-S模式。特别在师范生实习工作方面,除传统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课外实践、科技活动指导等实习内容外,还组织不同专业学生混合编队,在实习中学的所有校级管理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在实习中学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实习,使学生尽早全面熟悉中学的工作,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一是邀请部分中小学领导和优秀教师共同参与制定以培养优秀教师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构建8多3全1化的“ 831”教育实习新模式。其中,“ 8多”是指多方协同、多主体管理、多专业混编、多措施培养、多方面内容、多向互助、多方共赢和多地推广示范;“ 3全”是指全方位合作、全过程监控和全面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1化”是指立体化教育实习;三是高校和中小学教师实行双向挂职,对师范生实行双导师制,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此外,学校依托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学学科群,整合校内各学院教师资源,吸纳中小学学科教学名师和教研员加盟,开展区域中小学学科教学的问题诊断和探索解决办法,提出多元化的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四)四维一体解决资源共享
韶关学院与韶关市、河源市、清远市的教育局和韶关市所属县(市、区)的教育局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由学校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在对粤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粤北地区“十三五”期间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并与韶关市教育局签订《韶关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合作协议》,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和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薄弱环节,协助韶关市教育局制定韶关市骨干教师培训、科研能力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名师名校长培训等计划。建立粤北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论坛,建立粤北教师教育大数据库,形成教研一体的实践模式;通过粤北教师教育大数据,记录粤北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为后期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南粤名师大课堂”、基础教育论坛特别是校长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中小学的交流;汇集名师和校长们的经验与智慧,开展教学研究,研讨、解决区域基础教育的难题。可以说,学校从职前教师培养、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共享平台四个维度,全方位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发展。
1.依托精心研制的订单式服务,有效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教师专项能力提升。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开展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等培训。二是乡村教师顶岗置换。针对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于城区教师、乡村优秀教师逐渐向城区学校流转,以及高校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经验等情况,制定并实施高校教师、教育局教研员和城区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乡村教师计划。
三是全科型教师培养。针对粤北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同时兼任多门学科、知识面亟待拓宽、专业知识不专等突出问题,实行以面向粤北山区为主、基于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的成人高等本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力提升乡村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四是教育硕士培养。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与广东省强师工程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为此,我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依托高校教师教育人才资源,为区域基础教育提供服务
一是教育督导。校长作为国家督学,在2016年市督学换届后为韶关市开展了新一届督学任职培训,帮助与指导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督学培训工作。我校还受韶关市委托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韶关市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等工作。
二是决策咨询。发挥我校理论研究优势,对教师教育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当地政府提供教育政策咨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同时,主动承接地方教育部门专项咨询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由挂靠我校的韶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全市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指导评审等工作,并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培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班主任)。
四是薄弱校援助和教育援藏。立足区域基础教育校情,主动承担起改造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重任。针对西藏部分地区部分学科师资短缺的现状,我校组织援藏志愿队,每年选派音、体、美、舞蹈等专业的优秀学生45名到西藏支教一年;针对韶关周边乡村小学师资不足及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况,与特殊教育学校和周边乡村学校合作,定期开展义教活动。通过上述服务,既可以深化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关系,又提升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明确定位是融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提
韶关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观念上,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社会服务宗旨,坚持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课程观、服务观;在定位上,坚持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核心师资的“摇篮”定位,培育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成为推动和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主力军。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对接粤北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校地协同育人,主动服务区域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涵盖培训、资源与研究的三大功能新体系,打造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贯通、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和高端师资培育并举、高校和地方相互沟通、学研教互利合作的重要基地,助推粤北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二)搭建平台是融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
1.建立实践平台:实习基地、援藏队、义教队
韶关学院按照“立足粤北、面向全省”和“共建、共管、合作、双赢”的原则,与地方教育局共建“校地协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其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近100个,实施师范生一学期“实习支教”与中小学在职教师“置换培训”和“校际交流”同步改革,形成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通过合作,高校既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性,促进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学科建设,又可以通过积极为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提供专业支持,拓展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更好地面向基础教育、融入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中小学通过合作,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提升学校文化,促进学校教学实践改进和特色化发展。地方政府则可以通过合作,提升区域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多年的实践,实现了政府、高校、中小学和大学生“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学校通过搭建师范教学研究新平台,1万多名师范生从中受益。政府和教育局落实了师资培训工作,1千多名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中直接受益,在中小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上也获得了全面丰收。另外,我校已派出五批共124名优秀大学生到西藏巴宜区小学、八一小学等10所小学支教;我校还与周边中小学组成“高校-中小学”定向义教活动,定期去这些学校进行各学科课程的教学。通过对薄弱校的支教或义教,既锻炼了学生,也解善了当地师资短缺的状况。
2.建立管理平台: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综合性智库和重要管理平台。一是汇集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通过中心的运作,汇聚北京、上海、厦门、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的教师来中心讲学作报告。近2年来,学校聘请了20位客座教授、50位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教授,40位包括重庆、西安等地中小学教学名师和名校长前来授课。从2015年起,我校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动承接了省内其他地市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承担了韶关市紧缺学科(如音乐、体育、舞蹈)的教师培训、韶关市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名校长培训等30个培训项目,培训人次超过2万,开发了118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资源。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校内涉及师范教育的12个学院的优秀教师不仅通过平台授课,而且组织中小学教师一道开展基础教育相关问题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等课题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组织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深入到粤北三市开展调研,服务于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和利用韶关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丹霞文化、禅宗文化、韶文化等,发挥学校韶文化研究院和文学、历史学等的优势和资源,开发了地方文化课程,把优秀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良好的育人文化。
3.建立研究平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研究水平的高低对于高校服务基础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依托省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健全基础教育研究的体制机制,把现有的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的教师,“送上去”学习研修和“送下去”实践锻炼,凝练基础教育研究方向,加强基础教育研究,提升基础教育研究水平。另外,我校与韶关、清远、河源三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基础教育论坛,将其作为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以便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总结交流本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助推粤北地区教育现代化步伐。
(三)创新机制是融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
韶关学院积极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联动机制。校领导高度重视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同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校长兼任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管委会主任,领头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亲自参与指导地方基础教育的督导和规划;党委书记、副校长等多次带队到韶关市、清远市、河源市、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教育局,与局领导一起商讨校地合作事宜,就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等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我校构建了校地协同管理的系列机制,其中包括学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及地方教育局和实习中小学校的多主体全方位管理、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双责任制、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双导师制、双方互相聘任指导教师制等,有效实现了协同管理与运行的创新。同时,多方相互沟通,共同制定“校地协同、校校合作”、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内师范教育与校外教育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职前教师教育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有效衔接,开设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程,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上全方位合作。
积极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联动机制,建立了“校地校教育联盟”和“教师教育建设委员会”作为协调机制。教育联盟由高校牵头,成员单位有高校、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等组成。教育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的教师需求,高校教师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协同解决问题。教师教育建设委员会由高校领导、教务处领导、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授等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对教师教育的需求调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校地协同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调节机制、反馈机制,有效实现了校地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四)大数据管理是融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保障
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适应和对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就必须依托大数据管理,掌握基础教育特别是其学校及教师的基本数据,建设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专家资源库。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教育大数据研究与管理:
一是基础教育基本数据的动态监控。结合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管理平台包括基础教育学校及师资基本数据、个人研修跟踪、学科专家资源、课程教学资源、研修学分互联互通等完整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资源”的“韶关学院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平台”和发展中心网站,建成与“韶教云”互联互通的粤北基础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了韶关市教育数据和资源共建共享,连通学校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数据与资源,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粤北信息数据中心。
二是教师教育团队数据的建设与管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家引领,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师研修资源库和区域教育教学决策咨询需要专家参与,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汇聚各学科行业的领军人物、知名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等,构建能指导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专家库。我校把省级中小学发展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列为省市共建的项目之一,依托学校省级教师教育教学团队,与省内外高校、地方教育局、中小学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和各级教研室的协同合作,聘请一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知名教师和校长等,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地方教育教学情况和特点、具备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培训专家团队、专业管理团队和教育研究团队。
作为省市共建本科高校,韶关学院以省市共建为契机,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发展主线,扎实推进创新驱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紧紧围绕全省高等教育布局以及韶关市主动融入珠三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粤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中小学校、幼儿园为主要合作和服务对象,主动对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需求,精心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协同打造创新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形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发展新体系,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1]张广凯.教育部副部长称全国600多本科院校将转型职业教育[EB/OL].[2014-05-10].(2017-04-28).http://www.guancha.cn/ Education/2014_05_10_ 228396.shtml.
[2]李广.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4):146-151.
[3]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例[J].教育研究,2014(8):107-112.
[4]宋秋前.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建设研究——基于“校地层式名师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34-37.
Reflection on the Method of Local University Active Integration into Regional Basic Education
LIAO Yi1; HUANG De-qun2; ZHAO San-yin3; HUANG Hua-ming4; ZHOU Ling2
(1.President Office; 2.College of Education; 3.Division of Teaching Affairs; 4.Divis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The core competency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s teachers. The training of high-level competent teachers heavily relies on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eference to the modes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actice modes of "school-locality, school-school and four dimensional integration” for teachers education are established by Shaoguan Universi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chool’s running position and edges and the features of basic education in Northern Guangdong. The modes embody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the “unique teachers’ education”. By clear positioning, platform setting,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big data management, Shaoguan University has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basic educ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locality Cooperation
G64
A
1007-5348(2017)08-0001-06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7-05-08
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北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GD15XJY23)
廖益(1964-),男,江西赣州人,国家督学、韶关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教育评价与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