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9-15 08:18邵菊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衰护理人员实验组

邵菊香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600)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邵菊香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600)

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中按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中加入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中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慢性心衰;生活质量;舒适护理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目前来说在临床上依旧以药物治疗治疗为主,而且大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住院药物治疗后要继续接受持续药物使用[1]。这种治疗模式往往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本文旨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2.8±6.9)岁。对照组男14名,女1例,年龄49~69岁,平均年龄(66.1±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按照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其中包括入院宣传教育、治疗健康教育、预后的常规护理等内容。

实验组在进行对照组同样的护理常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如下。

生理护理是舒适护理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生理护理不仅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还需要保证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感受到舒适。例如保证病房环境温馨舒适,保持整洁干净与室内的良好采光,将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在病房内配置电视机以及收音机等物品,保证患者的休闲娱乐。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规,避免患者出现违规现象,同时应当告知患者洗漱间、休闲区、娱乐区的位置,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这样做有利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

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对慢性心力衰竭没有完整的认识,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就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焦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心力衰竭有正确认识,让患者对生命和治愈充满希望。除此之外,当患者主动向医生和护士寻求帮助,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让患者在治疗前后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整个疾病治疗期间和预后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保证对患者有及时的心理状态掌握,并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案进行引导,教给患者慢节律呼吸法,从而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烦躁、恐惧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在乐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本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态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做出研究。所有得分结果按照线性转换的方式使所有单项的得分在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在完成舒适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态度、总生存质量量表得分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中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调查结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调查结果对比(±s,分)

组别 n 心理状态 治疗态度 总生存质量得分实验组 25 67.3±11.7 74.91±11.6 74.91±11.6对照组 25 34.3±10.79 56.23±8.91 56.23±8.91

3 讨 论

当患者还未被确诊为慢性心衰时,通常会表现出失眠、疑虑、烦躁,通常在这个阶段,患者会对疾病的性质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3]。但一旦被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防御将受到严重打击,从而表现出悲观、绝望、恐惧,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较少,认为心理衰竭就是绝症,得了心力衰竭就将不久于人世,从而会出现焦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4]。在这两个阶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癌症的知识,使患者对癌症有正确认识,让患者对生命和治愈充满希望。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为手术的正常进行打好基础[5]。

本次研究发现对实验组中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能够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对慢性心理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舒适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李丽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4):262-264.

[2] 严 俊,肖彩红.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8):232-232.

[3] 廉 颖.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39-240.

[4] 许水银.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6,(25):189-189.

[5] 唐维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8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541.6

B

ISSN.2096-2479.2017.24.40.02

猜你喜欢
心衰护理人员实验组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