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师 魏帼
低钠盐不是“送命盐”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师 魏帼
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提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钠和氯。但目前我国居民钠盐的摄入量普遍偏多,由此带来的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所以,一种低钠盐悄然流行起来。但也有人说低钠盐是“送命盐”,事实究竟如何呢?
食物中的钠主要来自两种途径,一是天然食物中存在的钠;二是在食物加工、烹调等过程中,被人为加入的钠盐。如果人摄入钠离子过多,体内钠含量增加时,会导致体内水分含量也随之增加,引起水肿。这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水钠潴留。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饮食中钠的总摄入量、钠与钾的比值,是影响他们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显示,膳食中增加钾的摄入量而减少钠的摄入量,有利于控制血压。出于这样的原因,现在才会出现用一部分氯化钾来代替氯化钠的低钠盐。而加入到低钠盐中的钾,它具有维持渗透压、保持酸碱平衡、降低血压的作用。所以,低钠盐对于人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健康意义的。
有些说法认为:低钠盐对人的身体有损害。低钠盐中含有钾离子,而血钾过高会影响到心脏电生理活动,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严重的高血钾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这可能是低钠盐被认为是送命盐的最直接证据。
不过,高血钾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摄入钾过多导致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钾、钠等离子,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只有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钾盐、钠盐才会导致急性中毒的情况出现。我们说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肿,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一次摄入35~40克的盐才有可能出现水肿的情况。饮食中摄入的钾更是要15个小时左右才会显著升高细胞内的钾含量。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低钠盐的好处仍然是大过常见食盐的,而且只要食用量合理,并不存在“送命”的问题。
针对病情谈剂量:而对于本身患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膳食中摄入钾过多,确实存在导致血钾升高的危险,但也要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肾功能不全早期,尿量增加,这个时候的钾排出量是增加的。我们反而要时刻监测血钾情况,及时补充钾的摄入量。而在肾功能不全的后期,尿量减少,这个时候可能存在血钾增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含有钾的低钠盐可能并不适合他们食用。但同时,这样的患者,同样需要控制饮食中钠离子的摄入量,普通食盐的食用量同样需要受到限制。
另外,存在心力衰竭或心肌损害的患者,会降低机体对于钾的耐受能力;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出现酸中毒的人群也比较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如果患有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疾病的人群,最好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种类的钠盐来食用,并且要严格控制食盐的食用量。
6克是标准:除了上述患有疾病的人群在食用低钠盐时需要注意以外,我们是否就能说低钠盐可以取代钠盐而登上我们的餐桌呢?也不尽然。因为出现低钠盐是因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盐的摄入量太多。如果不减少过量的盐摄入,低钠盐对于我们的健康意义也十分有限。所以,不管是否应用低钠盐,我们推荐食盐的推荐量仍然是每天6克。
健康人群食盐建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6克,但要做到每天精准的6克食盐其实并不容易。我们要在烹调过程中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利用盐勺来控制菜肴的用盐量,而不能仅仅依靠烹调者自己的味觉来判断用盐量是否合适。还要注意现实中还有很多食盐并不是白色的晶体,他们隐藏在加工食品和调味品中。在控制食盐摄入量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盐分。现在食品外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根据表上所列举的钠含量来选购食物,通常那些钠的营养素参考值(NRV)超过30%的食物,就属于高盐食物,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减少食用量了。
患病人群食盐建议:而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的人群,盐的食用量可能更要有所控制,但具体食用量,需要因人而异。因为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钠离子的摄入量也会有所不同。临床上一般根据钠的供应量不同,将限盐膳食分为三类:低盐膳食、无盐膳食和低钠膳食。
低盐膳食:每日钠的供给量在2000毫克。按每克食盐提供400毫克钠计算,除去食物中所含的钠以外,每日烹调用的盐限制在2~4克。因为除了食盐以外,酱油、味精、酱豆腐等食物中也含有盐。所以,就算不用盐,将等量的盐折合成酱油的话,也只有10~20毫升的酱油可以用。另外,对于常见的腌制食物,如:咸蛋、咸肉、咸鱼、酱菜、面酱、腊肠等,也是需要禁止食用的。
无盐膳食:每日钠的供给量在1000毫克。基本上就是烹调时候不用食盐或酱油,仅用糖醋等调味。因为常见的食物中也会含有一定的钠离子,所以,在保证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只有减少人为额外添加的食盐量。
低钠膳食:每日钠的供给量在500毫克以下。除了烹调上不用食盐、酱油等调味品,同时在常规食物中也要禁止食用含钠高的食物。除了腌制的食物之外,像油菜、芹菜等含钠超过平均每克有1毫克的蔬菜以及松花蛋、豆腐干、猪肾等都要忌用的。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我们应该在平衡饮食结构、保证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有侧重的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才能达到既营养自身,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