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又不可怕的甲状腺癌

2017-09-15 13:57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
益寿宝典 2017年9期
关键词: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

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潘战和

可怕又不可怕的甲状腺癌

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潘战和

每个人脖子上都停留了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那就是形似蝴蝶的人体内分泌器官——甲状腺。本期为您解读可怕又不可怕的甲状腺癌,让我们细心呵护这只脖子上的“蝴蝶”,提防它变成危害身体健康的“杀手”。

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有哪些类型

先来了解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前面正中气管两旁形似盾甲的内分泌腺体器官,分为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其功能是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癌,顾名思义就是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但专指上皮性恶性肿瘤,间叶来源的肉瘤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除外。所谓上皮性恶性肿瘤,是指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绝大部分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少数起源于滤泡旁的C细胞和间质细胞。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但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的比例并不高,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1%,其发病率高低与地区、种族、性别、年龄等有关,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20~40岁的青壮年最为高发,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

按病理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生物学特性不同,恶性程度不同,预后不同。

1. 乳头状癌。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0%~80%,女性多见,常见于30~40岁的中青年女性。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良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生长缓慢,恶性度低,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很少血行转移。预后好,治愈率高,即便发生远处转移,经积极治疗,也仍可能治愈。

2. 滤泡状癌。这是第二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5%~20%,同样好发于女性,但发病年龄要比乳头状癌晚一些,更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发病平均年龄50~58岁。和乳头状癌一样,起源于滤泡细胞,分化也较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生长较缓慢,恶性度较低,但淋巴结转移比乳头状腺癌要少一些,而血行转移则相对多一些。尽管和乳头状癌同属高度可能治愈的疾病,但其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 髓样癌。相对较少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10%,来源于滤泡周围的C细胞,又称为滤泡旁细胞癌或C细胞癌,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散发病例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但有20%左右的人有家族史,这部分病人则发病年龄较轻,常在20岁左右就发病。恶性程度中等,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的概率均较高。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4. 未分化癌。一种很少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5%左右,多见于老年人,男女比例相当,且常发生于碘缺乏的甲状腺肿高发地区。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发现时往往已经失去手术机会,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属于难治愈的甲状腺癌类型。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近年来得甲状腺癌的人数激增

近年来,得甲状腺癌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其中的原因可能确实是相关致癌因素暴露的增加而导致发病率有所上升。甲状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相关发病危险因素。

1.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目前最为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癌因素,所谓电离辐射指的是X射线、γ射线等高能电磁波辐射,以及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等高能粒子流辐射,比如,儿童由于其他癌症接受头颈部放疗,将来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加。日本长崎和广岛原子弹轰炸后的幸存儿童,成年后很多人得了甲状腺癌,苏联核电站泄漏事件后的幸存儿童也是如此,在成年后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高。很多人担心做CT和X线检查等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如果短时期频繁接受这些检查,特别是儿童,确实可能增加风险,但常规CT或X线检查根本不必担心。当然儿童特别是幼儿,还是要尽可能减少接受这些检查的次数。

2. 缺碘。研究显示,缺碘会刺激TSH分泌,可能增加甲状腺肿瘤的发病风险,而且主要与间变/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甲状腺未分化癌常发生于碘缺乏的甲状腺肿高发地区。

3. 家族遗传因素。也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特别是甲状腺髓样癌,约20%的甲状腺髓样癌有家族史。

4. 其他相关因素。比如雌激素可能通过促进TSH分泌而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这可能解释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癌(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除了相关致癌因素的增加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人数显著上升的更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筛查惹的祸。

过度筛查,带来过度诊断,也就意味着过度干预,后果可能就是:未获益,反受害,很多人的甲状腺毫无意义地被切除了,成了这一筛查项目的陪葬品。可见,任何东西都要适度,筛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但有时过度筛查未必是好事。

甲状腺癌有哪些表现?

怎样诊断甲状腺癌

很多人会问,怎么才能知道得了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有哪些表现?甲状腺癌最可能的表现之一就是颈前发现肿物,常常是患者自己或家属或医生体检时无意中发现,摸起来较硬,边界不清,多数生长较缓慢,但少数(比如未分化癌)可能生长迅速。

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可能侵犯周围组织结构而出现相应的表现,比如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侵或受压迫)、吞咽困难(食管受侵或受压迫)、呼吸困难(气管受侵或受压迫)、颈静脉怒张、面部水肿(颈静脉受侵或受压迫)。

除了颈前肿物,颈部还可能会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滤泡状癌次之。此外,甲状腺癌也可能因远处转移而有相应表现,比如转移到肺有咳嗽咯血等表现,转移到骨可能有局部疼痛表现。

除了以上表现,髓样癌细胞会分泌5-羟色胺、降钙素和癌胚抗原等,因此可能会同时伴有腹泻、面部潮红、血钙降低、癌胚抗原升高等表现。

当出现以上症状表现而怀疑甲状腺癌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便确定诊断,比如视情况选择性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化验检查,比如抽血查甲状腺功能(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抽血查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滴度超过10倍提示甲状腺癌的可能),血清降钙素水平的检测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此外,髓样癌还可能表现为癌胚抗原水平升高,以及其他的内分泌指标升高。

2. 颈部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甲状腺肿物,确定肿物的位置、大小,区分肿物与甲状腺的关系,鉴别肿物是实性的还是囊性的,初步判断良恶性。

3.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采用放射性碘或锝,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对临床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提供精确的定位,也可以发现高危患者潜在的或微小的原发灶,或者发现转移性病灶。

4. 其他影像检查。比如CT或磁共振,主要是发现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全身转移情况。

5.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可疑恶变结节,通过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良恶性质。

关于甲状腺癌的5个误区

误区1:甲状腺有结节就是得了甲状腺癌

这个当然是不对的。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主要表现之一,但甲状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甲状腺的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结节,比如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等,因此,当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时候,要进一步检查进行鉴别。

误区2:癌症是无法治愈的,甲状腺癌也不例外

甲状腺癌的预后总体良好,是治愈率非常高的癌症。当然,病理类型和分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化型甲状腺癌通过手术并辅以TSH抑制治疗、选择性的放射碘治疗,2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是高度可治愈性的疾病,即便发生远处转移,也仍有治愈机会。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都预后好,像未分化癌就预后极差,死亡率高,但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非常少见,大多数的甲状腺癌类型是分化型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误区3:怀孕期间发现甲状腺癌必须马上手术

女性甲状腺癌高发,因此有一些人的甲状腺癌是在怀孕期间查出来的。很多人谈癌色变,癌症当然不能等,必须马上手术。这其实并不总是对的,要看具体是哪种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化好,生长慢,预后好,因此可考虑暂时观察,定期随访复查,分娩后视情况再做处理。如果实在要手术,也可以等到孕中期再手术。当然,如果是预后差的未分化癌,还是建议尽早处理。

误区4:所有甲状腺癌病人都要进行碘131治疗

当然不是!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进行碘131治疗,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手术无法彻底清除甲状腺癌细胞,那么在手术后就有必要通过碘131治疗来清除;如果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手术无法切除,碘131治疗就很重要。总之,对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经充分讨论权衡利弊后决定。

误区5:吃加碘盐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这个并没有依据。目前没有研究证据支持补碘过度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相反,倒是有研究显示,缺碘会增加甲状腺肿瘤的发病风险,而且主要与间变/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甲状腺未分化癌常发生于碘缺乏的甲状腺肿高发地区。

猜你喜欢
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