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丽 盛仲楠
论补肾消癥疗法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杨秋丽 盛仲楠
目的 探究补肾消癥疗法在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调经促孕丸以及散结镇痛胶囊治疗, 治疗组给予补肾消癥汤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痛经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散结镇痛胶囊及调经促孕丸这一治疗方式相比, 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补肾消癥疗法治疗效果更显著。
补肾消癥疗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散结镇痛胶囊;调经促孕丸
正常状态下, 女性子宫内膜应该处于其子宫体腔面上,但是在某种致病因素影响下, 或由于自身体质因素, 则有可能出现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除子宫腔及子宫体肌层以外其他部位的情况, 该种疾病被称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该疾病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 患者常见症状有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 其中, 继发性、渐进性加重的痛经是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除此以外,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其他症状如不孕、月经不调、性交疼痛、慢性盆腔痛、周期性直肠刺激、膀胱刺激等临床症状, 亦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深切痛苦[2-4]。作者在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过程中, 采用中医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重点探究补肾消癥疗法在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上述患者均属于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4岁, 平均年龄(34.40±5.21)岁;治疗组患者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33.57±5.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20~45岁;④能够随访。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存在子宫肌瘤、生殖器官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性质疾病;②无法正常沟通, 存在精神疾病患者;③伴随肝脏、心脏、糖尿病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服用调经促孕丸以及散结镇痛胶囊, 服用时间为患者月经前1周起, 至患者月经第3天,并在患者月经净后继续服用。使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疾病变化情况。治疗组:在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嘱患者每日服用补肾消癥汤(其主要药材有:菟丝子、鹿角霜、巴戟天、续断、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血竭、三七、制香附、鸡内金、山药、半枝莲、鳖甲、皂角刺、白芍、炙甘草), 1剂/d。同样连用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考文献[5]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痛经疗效:参考文献[6]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治疗前后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治疗前后使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分别取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约1~2 g, 制片后通过使用鼠抗人多克隆CD146抗体及DAB显色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CD146表达水平的检测, 计数患者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细胞率(阳性细胞率=阳性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前两组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痛经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1
近年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一直是妇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 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迄今未取得满意答案。目前有研究认为其发病与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特性有关。CD14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跨膜结构的黏附分子, 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与增殖, 在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 有研究认为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病过程中的黏附-侵袭-血管生成途径中发挥作用, 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8]。本次临床研究中在后期测定两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CD146表达阳性率时, 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该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值(P<0.01)。
除此以外, 经过本次临床研究所得出的数据还发现, 使用补肾消癥疗法为治疗组患者治疗时, 在30例患者中, 7例患者最终治疗痊愈, 14例患者显效, 7例患者有效, 仅有2例患者最终治疗效果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在使用散结镇痛胶囊及调经促孕丸药物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中, 仅有3例患者最终治疗痊愈, 而无效患者却有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P<0.05)。且通过结果中的表2发现, 使用补肾消癥疗法更有助于提高痛经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最终痛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3%, 而对照组患者痛经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0.0%。
在中医领域中, 子宫内膜异位属于不孕、痛经、癥瘕范畴, 且目前中医理论认为血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9]。瘀血既是造成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发展的病理基础。而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每因肾阳虚衰, 气化失司, 无力温煦中焦脾土, 致令血不得温, 血瘀益甚, 久之瘀滞冲任胞宫, 耗伤气血, 虚实夹杂,导致出现疼痛、不孕、经期失常诸症。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 欲求有效治疗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疾病, 则需以活血化瘀、益肾温阳为治疗大法[10]。在本次临床研究中, 使用了补肾消癥疗法, 药物中含有菟丝子、鹿角霜、巴戟天、续断、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血竭、三七、制香附、鸡内金、山药、半枝莲、鳖甲、皂角刺、白芍、炙甘草等多种药材, 不仅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祛瘀消癥的效果, 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这也是治疗组患者痛经疗效更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 使用补肾消癥疗法对于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 并且观察到治疗前后患者在位子宫内膜CD146的表达阳性率有明显下降, 考虑本疗法可以从根本上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 研究设计方案尚不够完善, 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1] 张春青.中药周期调治法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4(1):159-160.
[2] 陈颖异, 余晓晓, 陈展.子宫内膜异位症周期疗法——中医治疗临床体会.中医药学报, 2008, 6(3):44-45.
[3] 李巧芬, 赵志梅.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 36(8):43-45.
[4] 向东方, 梁雪芳, 司徒仪.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51例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5, 23(9):1616-1617.
[5] 杨敏, 张旭宾.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4, 36(4):22-23.
[6] 王舒婷, 赵瑞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概况及民间疗法总结.辽宁中医杂志, 2013(4):815-818.
[7] 孙敏, 王以新.CD146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与作用.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4):44-45.
[8] 郭蕊萌, 尹利荣, 王宇全, 等.CD14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 19(3):206-208.
[9]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1-103.
[10] 李白雪, 肖秋霞.中医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中的应用.吉林中医药, 2008, 28(7):485-4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108
2017-07-07]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杨秋丽), 病理科(盛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