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忠 朱镇华
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江永忠 朱镇华
目的 观察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 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苓灌洗液进行鼻腔冲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咽部不适消失时间、滤泡减少时间、咽后壁分泌物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咽部不适以及咽后壁分泌物消失时间和淋巴滤泡减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 缩短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 PNDS)是由于鼻部疾病所导致的鼻腔分泌物倒流至鼻后部和咽喉部, 甚至流入声门或气管, 引起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 可伴随咽部异物感、灼热感、鼻塞、头痛等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鼻后滴漏综合征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最主要的病因。临床研究发现, 鼻后滴漏综合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占所有病因所导致的咳嗽的41%, 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发育未完善, 增殖体肥大等原因, 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2], 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较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由于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肺部检查并无明显阳性体征, 易被小儿科及呼吸内科医生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所以应引起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视。临床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 但是对于部分患儿临床疗效并不明显。近年来本院采用参苓灌洗液对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进行鼻腔冲洗,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门诊进行鼻后滴漏综合征治疗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37例, 女13例, 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7.42±3.29)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2.31±0.99)个月。对照组患儿中男34例, 女16例, 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7.66±3.51)岁,病程1~5个月, 平均病程(2.27±0.82)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3]:①持续咳嗽>4周, 伴有白色泡沫痰(过敏性鼻炎)或黄绿色脓痰(鼻窦炎), 咳嗽以晨起或体位变化时为甚, 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②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 有时可见鹅卵石样改变, 或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③鼻咽喉镜检查或头颈部侧位片、鼻窦X线片或CT片可有助于诊断。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定诊断为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患儿;②病程超过1个月;③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原因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鼻腔结构畸形的患儿;②习惯性鼻腔出血的患儿;③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④家长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
1.4方法 对照组患儿口服敏感抗生素2~4周, 4岁以上患儿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喷鼻;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给予抗组胺药物口服5~7 d, 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待患儿过敏性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疗程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苓灌洗液进行鼻腔冲洗。参苓灌洗液由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由黄芪 20 g,党参 10 g, 茯苓 20 g, 砂仁 10 g, 白术 10 g, 桔梗 10 g, 白芷 10 g,山药 10 g, 辛夷8 g, 黄芩 6 g, 皂角刺 10 g 组成, 按比例由本院制剂科依据药典制成每瓶300 ml 的灌洗液。用专用鼻腔冲洗器将药液注入鼻腔, 每次用水100 ml, 1次/d, 1 min/次, 至洗出无粘性分泌物为止。2周为 1个 疗程。共计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4周后临床疗效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咽部不适消失时间、淋巴滤泡减少时间、咽后壁分泌物消失时间。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患儿咳嗽、咽部不适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咽后壁无分泌物, 滤泡明显较少或者完全消失;显效:患儿咳嗽、咽部不适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咽后壁可见少量分泌物, 咽后壁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有效:患儿咳嗽、咽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改善, 咽后壁分泌物减少, 咽后壁淋巴滤泡无明显变化;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咽后壁分泌物未变少, 咽后壁淋巴滤泡无变化, 甚至增加。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咽部不适以及咽后壁分泌物消失时间和淋巴滤泡减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n(%), %]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 是慢性鼻炎或者变应性鼻炎导致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 鼻后滴漏综合征发病时, 鼻黏膜纤毛功能受损, 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倒流滴入到咽喉部或下呼吸道时, 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 产生冲动, 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4]。儿童是鼻后滴漏综合征的好发人群, 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阵发性或者持续性咳嗽, 白天为主;多数伴有鼻内分泌物后咽后壁黏液附着, 咽部发痒, 频繁清喉, 反射性咳嗽;可伴随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如果侵犯至声门和气管可能伴随声音嘶哑, 甚至讲话诱发咳嗽。
对于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治疗, 临床上以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基础疾病为主要治疗方向, 如普通感冒后鼻部症状迁延不愈导致的慢性鼻炎, 则以治疗鼻炎为主;如果是过敏性鼻炎所导致, 则以抗过敏治疗为主;如果患儿鼻腔合并鼻息肉、增殖体肥大等疾病, 则手术摘除鼻息肉或者肥大的增殖体。但是部分患儿由于黏膜长期刺激, 因此即使诱因去除, 仍然无法完全消除综合症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院采用了参苓灌洗液对患儿进行鼻腔冲洗。
参苓灌洗液是通过中医古典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由黄芪、党参、茯苓、砂仁、白术、桔梗、白芷、山药、辛夷、黄芩、皂角刺11味中药煎制而成。中医认为慢性鼻炎是外感风热湿浊, 内部气虚不能运化湿浊之气所导致[5]。因此治疗过程中以健脾、利湿、补气、开窍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黄芪、党参为君药, 以补脾肺之气, 茯苓健脾利湿、砂仁燥湿、白术补脾燥湿为臣药, 辛夷开窍, 山药补脾肾之气,白芷芳香通窍为佐药, 因为鼻腔为肺之开窍, 所以使用桔梗为舟楫之剂, 载药上行于肺, 加黄芩清肺火, 燥湿清热, 共为使药。全方有清有补, 既能够清肺燥湿, 又不伤正气。使用鼻腔冲洗治疗一方面有利于给药, 方法简便, 患儿能够接受。另一方面药液直接作用于患者鼻腔, 将鼻腔存留的分泌物清洗, 又能够使鼻部黏膜对药液充分吸收, 因此能够取得很好疗效[6-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治疗, 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咳嗽、咽部不适以及咽后壁分泌物消失时间和淋巴滤泡减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药物鼻腔灌洗能够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 更快缓解患儿的痛苦, 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 对于鼻腔结构异常, 入鼻中隔偏曲严重的患儿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洗治疗;对于鼻腔黏膜糜烂, 容易出血的患儿则在操作中更需要慎重,防止引发患儿鼻衄。
综上所述, 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 缩短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1] 许智华.儿童鼻后滴漏所致慢性咳嗽临床诊疗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80):1062-1063.
[2]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83-92.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中华儿科杂志, 2014, 52(3):184-188.
[4] 徐荔.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11):1238.
[5] 吴肖妮, 吴庆福.中医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40例.中医儿科杂志, 2010, 6(1):29-30.
[6] 武玲芳.鼻后滴漏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156例临床分析.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1):92.
[7] 王皓.参苓白术散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四川中医, 2011(5):105-106.
[8] 潘芳名, 何源萍, 曾金波.鼻后滴漏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56例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7):144.
[9] 董金霞, 苏金柱.鼻后滴漏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36例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0, 39(6):733-734.
[10] 张文守.鼻后滴漏综合症的特点及治疗对策.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6):7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83
2017-07-13]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