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争论,争论得越激烈越好,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展性教学学生发展鲜明个性一、课堂教学开放化
要确立、弘扬和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首要的是要构建开放的课堂,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消极的状况,尊重学生的个性,顺着学生的思路,爱怎样想就怎样想,不受任何“先人为主”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时空,充分考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比较高矮的经验的数学现实,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广阔的天地。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表述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问题发生矛盾时,自然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个性也得到张扬。
二、教学过程要体现互动化
课堂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地倾诉和倾听。现代数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声音,才能开拓思路,启迪思维,也才能获得最好。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通常是这样设计的:
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大家知道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后,出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大家展开联想,能联想到哪些运算定律?
生:减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除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对这些运算定律你猜测到什么可能是错的?什么大概会是对的?请举例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
生:我们认为减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定是错的,如8-7与7-8肯定是不相等的,12-6-4和12-(6-4)也是不相等的,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减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生:因为6除以3等于2和3除以6并不相等,所以除法交换律也是错的。
生:我们组觉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能正确,因为4乘5等于20,5乘4也等于20,它们是相等的;4乘5乘3等于60,4乘(5乘3)也等于60,它们也相等。
师:联想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能正确,那我们一起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改成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这两个联想到的定律肯定正确吗?有什么办法来验证? (小组讨论)
生: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从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看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始终处在和谐、平等、民主的交往氛围中,使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展开联想,发挥创新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解决策略个性化
数学教学应该重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际上,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活动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探究。虽然孩子们的想法有的不是最佳的,甚至是“最笨”的方法,但這毕竟是他们独立思维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个性思维,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一种成功地体验,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老师面前有话敢说,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让他们逐渐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四、课堂上要多元化评价
由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定,有时也可灵活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也可允许一部分学生修正自己的答案。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突出反映了学生纵向发展状况,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对学生而言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也证明,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被激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因此,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争论,争论得越激烈越好,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逐渐树立自主独立的数学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