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颖++彭海云
摘要:盛唐杰出诗人王维创作了众多“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不仅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吟咏和强烈挚爱,更蕴藏着他对佛教禅理的深刻体验和感悟。王维山水诗中的佛教禅理思想突出表现在“色空”观念和“物我两忘”意识两个层面。王维山水诗中的佛教禅宗思想渊源复杂,它与诗人的成长经历、时代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色空”观;物我两忘;复杂成因
盛唐诗人王维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山水诗,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广泛喜爱。而寻找其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在于王维诗中优美的山水描绘、吟咏以及其所蕴藏着的深厚佛教禅理思想。
王维,字摩诘。从王维的姓名、字号就可以看出,他与佛教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维”与“摩诘”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王维山水诗中的佛教禅理突出表现在“色空”观和“物我两忘”意识两个层面。
一、王维山水诗中的“色空”观
“色空”是佛教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何谓“色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1]。在佛家眼中,空即无,寂即灭,唯有其“空”,才能达到永恒之涅槃。而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寂”描摹和表达俯拾皆是。
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此诗可谓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生动演示。清人李锳《诗法易简录》解释说:“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可见,王维在这首诗中通过着力表现自然景物的声、光、色、态,从而表现出了“色空”的生命与宇宙禅理。
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诗以“空山”开篇,但中间却是“不空”的大量描写,如青松、白月、清泉、竹林、浣女、荷叶等。“空”从何来?末尾“王孙自可留”倒回应了“山空”。其实,“空”并不在于“实”而在于“心”,它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生命与自然情景融为一体后所生成的自由欢欣的艺术心境,蕴涵着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佛教禅宗哲理的深切领悟。
总之,“空”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王维的山水诗中“空”字频繁出现,除了以上二首外,还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孟城坳》)“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等。
二、王维山水诗中的“物我两忘”意识
王维山水诗中还充满了浓郁的“物我两忘”意识。“物我两忘”也是佛教禅宗的一个重要内容。王维把佛法中的“物我”与“众生”观融入到诗歌创作和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转化为诗思。换句话说,在创作诗作时,王维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恍若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众生不分”的境界。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歌中,明月辉映,幽竹相拥,独坐其间,弹琴也好,长啸也罢,全凭心性而定。这是一个远离尘嚣、幽清寂静的世界,也正是诗人的理想居处。此诗中的所有物象与情态,均着意突出生态自然的幽寂和诗人休闲的适意。到了如此境界,人已非人,物也非物,物我两忘,全然融为了一体。
又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寂静无人的山涧中,芙蓉花悄然绽放,又纷纷落去,不知几许寒暑。面对这花开花落,诗人似乎无动于衷,既不乐其怒放,也不伤其凋零。但实则诗人之意不在写花,更无意于花的美或者不美,他想突出的是其与自然万物同一的特征,以及它超越尘俗的高洁品格。花开花落,没有开的荣耀,也没有落得悲伤,这正是禅理中的“忘适之适”,因其心境极为澄明空寂,而使物色自映照于心。诗中无人,不见人事俗尘,但见花开花落,诗人自己恍若也不复存在而融入这深山幽谷之中,化作一朵芙蓉花。在此诗中表现的正是这种无心生灭、顺应自然的机缘,于自然宇宙中寻悟到物我两忘的禅理。
此外,“物我两忘”还表现在人与物的相融。如《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人描写了落辉满山,鸟鹊还巢,采菱人归,柴扉反掩的图景,从而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了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传达了佛理禅性的“物我两忘”。
三、王维山水诗中佛教禅宗思想的渊源
其实,王维山水诗中的佛教禅宗思想有着较为复杂的生活、历史及文化渊源。
首先,与王维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有着莫大关联。他的母崔氏,经年师从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虔诚奉佛30年,母亲的言传身教使王维在很小的时候就濡染了奉佛思想。王维的成长经历也是大起大落,几经曲折。他天资聪颖,19岁时赴京兆府试,中第一名解元;21岁进士擢第,授大乐丞,但不久就因事贬为济州司库参军。此后仕途多次受挫,年仅29岁的王维就正式入寺庙学佛。后又接连丧妻丧母等原因,王维对佛学中的“人生如梦”有着切身的体验,以至笃志奉佛,在禅宗中寻找寄托,在大自然中获得解脱,过着“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的生活。
其次,与身边的朋友影响密不可分。王维一生中广结大照、上人等禅僧朋友,与他们一起修行,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吟咏酬唱歌词,以此来摆脱政治带给他的压迫和苦闷,在自然中体悟禅意,又在对自然山水的吟咏中,表达对禅理的领悟。因此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对于安史之乱这样的大事他也极少提及,而更多的内容是诉说隐居山林之后对山水田园的描写以及对佛教禅宗的体会。如“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最后,还与唐朝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动乱的时代社会环境有关。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土后,不断壮大及本土化,到盛唐时已经达到发展的成熟和高峰。而“诗佛”王维正是生于此佛学鼎盛之时,并且深受佛学影响。他不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而晚唐社会的动乱,更是强化了他对于民生疾苦与寻求佛教文化解脱的思悟。
所以,个人、亲人、朋友、时代环境及文化等合力促成了王维的尚佛,从而在其山水诗中展现了浓郁的佛教意识。我们或许可以说,王维由于在生活中历经变故,致使其看破红尘,悟透人生。他有意将自己一生的烦恼痛苦,通过山水诗歌艺术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消除泯灭于佛教的精神王国之中[2]。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对王维山水诗中佛教禅意思想的一些粗略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王维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禅意绝非以上几点可以全部予以概括的。并且,上述的几个方面在王维山水诗中并非全然割裂,而是互相融合,不可分割。
总之,王维才华出众,热爱山水,特别是他对佛学禅宗的理解和领悟,使他的詩作艺术不同于其他作家。苏轼曾评价其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仅仅是对他高超诗歌艺术的赞美,更是对王维诗歌中佛性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27页。
[2]胡果雄:《王维的精神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4-146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