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摘要:《建筑结构选型》是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者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旨在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理解并掌握不同建筑结构体系的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为其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选型;教学方法;教学探讨;教学研究;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9-0173-02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建筑逐渐向大跨和超高层方向发展,其外在形式更多地依靠结构特征表达,使得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结合紧密。《建筑结构选型》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结构形式的特点为主线,将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密切联系在一起,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关于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保证其进行建筑设计时选取的结构型式合理、可行,实现建筑与结构的统一。由于整个课程涉及多种不同结构型式,如何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每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真正应用到建筑设计实践中是该课程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問题。
然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更关注建筑表现和建筑功能,对有关建筑结构的课程不够重视,而且由于其力学基础比较薄弱,对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状况客观上增加了《建筑结构选型》的教学难度。研究《建筑结构选型》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适应目前建筑学专业学生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建筑学专业学生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教学实践证明其效果良好。
一、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中常见的各种结构型式及其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该课程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到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造价、施工等各个方面,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力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虽然学生也学习了《建筑力学》课程,但课时少,习题训练缺乏,他们很难在比较笼统的课堂教学中理解并掌握基本力学理论。而力学知识的薄弱必然给他们学习《建筑结构选型》这门课程带来了困难,同时也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出明显的懈怠情绪。另一方面,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兴趣倾注在设计造型独特的建筑方案上,错误认为建筑结构的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习中他们表现为主动性差、对各个知识点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对建筑结构这种离散、模糊的认识也势必影响其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学习效果。
2.教材不够合理。目前,有关《建筑结构选型》的教材很多,但大都只是尽可能囊括各种建筑结构型式,而忽略了内容上的系统性和清晰性,没有阐述不同结构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得学生对建筑结构型式的认识比较零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容易很快遗忘,很难在他们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种《建筑结构选型》教材深浅不一。有的仅仅局囿于建筑结构型式的构造和组成方式方面,对其力学特点缺少详细阐述,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如何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学生依然很迷惘,不知所从。有的又过于强调复杂的力学分析和设计计算,偏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无法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方法不妥当。①缺少引导。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很多教师都会以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直接讲授各类建筑结构型式及其力学特点,缺少对涉及的力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和提示。这让学生的思路很难跟上课堂节奏,理解吃力。②缺少联系。不少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过于强调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特点,没有将建筑结构选型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虽然学生也粗略了解了建筑结构的常用型式,但却无法理解建筑结构型式对建筑表现的重要影响作用,没有形成建筑与结构协调统一的认识,难以在其建筑设计中学以致用。③缺少工程实例。《建筑结构选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侧重于书本知识的讲授,没有将建筑结构型式与相应的工程背景联系起来,教给学生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建筑结构的选型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缺乏生动。不少学生直到《建筑结构选型》结课时都不明白这门课程能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它的意义在哪里。④缺少互动。建筑专业的学生本来在结构方面的知识就相对薄弱,对关于建筑结构方面的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讲授,而忽略与学生的互动,不仅课堂缺乏生气,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佳。很多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或者打瞌睡,或者径自玩弄手机,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专心听讲。⑤不够生动。从目前来看,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仍然采用文字和图片为主的静态形式,缺少视频、动画,不够形象和生动,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⑥考核形式单一。课程考核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而且考核内容中缺少对基本原理和力学特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造成很多学生的投机心理,不重视各个知识点的平时积累,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针对《建筑结构选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根据不断积累的宝贵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1.补充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在涉及力学知识的地方,适当补充相关概念,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各个建筑结构型式的力学特点及适用情况。
2.博采众长。目前,《建筑结构选型》教材良莠不齐,深浅不一,人为指定教材,必然会束缚学生的认知视野。鉴于此,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指定教学用书,而是通过给出参考书目,让学生尽可能查阅更多的资料,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各类建筑结构型式及其特点。endprint
3.循循善诱。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力学知识较为薄弱,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应适当放慢语速,借助引导、提示、举例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力学原理。
4.注重联系。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建筑结构体系特点和选型原则与建筑专业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建筑结构体系对建筑表现的重要作用,阐明建筑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培养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5.实例結合。在讲授过程中,注重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尽可能在讲解每一种结构体系时,配合一到两个工程实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
6.加强互动。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在讲授过程中合理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提问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表达生动。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和动画,清晰展示各种结构体系的构造型式和受力特点,使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每种结构体系的了解和认识。
8.考核多样化。课程考核应采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学生对结构体系力学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种多样化且注重理解的课程考核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每种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使其在以后的建筑方案设计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力学基础薄弱,而且对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建筑结构选型》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均不是很好。作者通过潜心研究这门课程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提出了《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历届学生的考核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常见结构体系的力学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均有较深入的理解,达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郭风琪,余志武.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09-110.
[2]宋国芳.“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98-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