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生
【摘要】 目的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整体效果更好, 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 可在临床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37
上消化道穿孔是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 该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并以其疗效好、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就以本院接收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通过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的方式,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有效性, 现对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观察组男17例、女3例, 平均年龄(37.2±3.6)岁, 平均穿孔至入院时间(3.7±0.4)h;对照组男16例、女4例, 平均年龄(36.6±4.0)岁, 平均穿孔至入院时间(3.5±0.7)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于患者脐下约10 mm位置作小切口, 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 并将负压维持在11~13 mm Hg(1 mm Hg=0.133 kPa);完成上述操作后, 放置30°腹腔镜, 并在腹腔镜条件下于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 cm穿刺并置入10、5 mm的Trocar作操作孔[2];然后将患者的体位调整至头高足低位, 并将左侧倾斜约30°。在确定穿孔位置后, 首先低穿孔组织进行活检, 避免漏诊胃癌的情况发生。然后采用2-0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在执行该环节操作时需要注意避免勾到后壁进而引起狭窄[3]。完成缝合操作后, 于直视条件下处理腹腔中渗液, 然后在盆腔中放置腹腔引流管, 并将其固定在腹壁。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给予常规补液、抗炎及抗溃疡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包括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盆腔脓肿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 P<0.05)。
3 讨论
就目前的医疗卫生水平而言, 除去空腹及症状体征较轻的穿孔可给予保守治疗外, 其余均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治疗本身的创伤过大, 不仅患者的康复慢、疼痛感剧烈, 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 这也限制了其临床价值[4-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已成为上消化道穿孔治疗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比传统手术, 腹腔镜手术不仅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更低;此外, 在研究中也发现腹腔镜对诊断不明的腹膜炎患者, 由于具有视野广、镜头清晰度高的特点, 腹腔镜的探查作用也比较明显, 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开腹[7-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10]结果基本相符, 提示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相對于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整体效果更好, 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 可在临床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豪.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4):28-29.
[2] 卢业才, 李启信, 林珺珺, 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的对比分析. 安徽医学, 2016, 37(9):1136-1138.
[3] 姜轶山.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4):148-149.
[4] 丁琼, 虞武斌, 高明, 等.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手术修补的疗效对比.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5):926-927.
[5] 向长茂.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当代医学, 2012, 18(32):81-82.
[6] 张炽棠.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比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1):62-63.
[7] 刘宗航, 卞春安.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9):1102-1103.
[8] 刘真宏, 何军.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比较. 当代医学, 2013, 19(10):57-58.
[9] 孟庆军.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医学信息, 2015(1):99.
[10] 熊文欣.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11):00115.
[收稿日期:2017-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