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2017-09-14 18:24周葵周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角色教育者管理者

周葵+周利

摘要:教育要真正地成功,必须教化人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规训人的肉体。教化人的灵魂必须具体地深入到教育的每一个小细节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单靠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教育要真正地成功,必须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管理人员也应该转变固有的角色观念,应该承担起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而不是单纯地将自己看作科层体制下的一个机制运行点。

关键词:教育者;管理者;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28-02

一、教育管理者的角色

教育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如同其他管理一样,教育管理从行为方式上看,也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和信誉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以便使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动”。而教育管理者是在学校中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者,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教育者,其二是管理者。本文所指的教育管理者专指在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且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多的工作人员,如:图书馆管理员、教务管理员、宿舍管理员、财务管理员等。角色是扮演者对地位的动态表现,是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占有一种社会地位,他就扮演了一种角色。在学校教育中,有各个不同的学校教育系统,学校各系统通过严格的分工和权力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教师和各教育管理人员只有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才能使学校正常运行下去。一个人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不仅反映他的工作目标,而且决定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因此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是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前提,只有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才有可能知道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二、教育对教育管理者的要求

从教师这一要件来说,教育改革成功的最厚实的基础,在于绝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支持并参与其中。鲁洁老师认为,在一个以经济为轴心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被经济功利主义所殖民化,教育也未能例外,放在教育首位的仍不是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而是物质经济的利益和效率。科层制的实施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学校也采用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同时,也使学校变成一个科层体制运作下的权力机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成了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也将自己看作是管理层中的一员,看作领导者,将下属看作是权力运行中的一个权力点,致使学校教育管理人员以追求功利的管理效率及质量作为根本目的,而不是将人的发展作为目的。

吴康宁老师认为,现在的教育改革中,其中一种教育改革几乎完全不考虑能否真正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问题。“改革者”或者只是借改革之名,行牟利之实;或者只是为了通过改革获得管理上的某些便利,哪怕明明知道这些管理上的便利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并因此而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如果不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作为明确的最终目的,那是不可思议的。将教育改革的这一衡量标准迁移到教育管理工作上来,同样也要求教育管理者实行人本化的管理,注重人的发展、人的完善。曾金山认为管理者也是道德的载体,心载道德方可实行伦理管理,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同事、下属,才可在指挥、决策、运筹的各个方面得心应手。他认为,教育管理应该是一种伦理管理,不是依赖于国家的强制、政府的惩罚、制度的管束,而是来源于榜样的示范、崇高的影响、善良的诱导。被管理者通过对榜样的效仿、对崇高的景仰、对善良的实践来服从管理和执行管理者的意志的。

学生的学校生活不仅仅是上课,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学生都要与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人员(如:图书馆管理员、教务管理员、宿舍管理员、财务管理员等)接触和交往,与这些教育管理人员的相处和交往成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一个较为频繁的事件。杜威认为,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社会,学校的运作体系正是社会运作体系的一种缩影,在学校这个大系统中,学生每天都要与很多教育管理人员打交道,交往的过程也体现和渗透着或多或少的学校教育内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而学校教育正承担了这样的任务,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完善的指向正是使人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杜威也提出最良好深刻的道德训练莫过于使一个人进入与他们有良好关系的道德氛围中,学校是“根据影响其成员的智力和道德的倾向而塑造的环境典型”。因此,对于学校环境的塑造也尤为重要。

三、教育者还是管理者: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学校的工作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两大类,不同的工作对应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在正式的学校中发现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的结构要素,学校组织具有明显的韦伯所列举的特征:劳动分工与专业化、非人格化取向、权威等级、规章制度以及职业取向。这样的劳动分工就使得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工作职责非常明晰,作为教师的,尤其是任课教师,仅仅将上好这门课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仅仅将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与初高中相比,大学生(含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周的课时量都较少,据笔者统计,某高校硕士研究生每周课时量约10小时(平均3.5门课)。学生们每天与任课教师或导师接触的时间是较少的,有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一年仅与导师见过两次面。但是,学生们与学校中上述所提及的教育管理人员接触的时间是较多的,比如住校的同学每天都要见到宿舍管理员,到图书馆学习每天要与图书管理员接触。加之,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群体(与小学、初高中相比),大多是自治团体,因此,大学生个体与教学教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接触也相对频繁。学校这个雏形社会中能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承擔教学工作的老师,教育管理者对整个学校的氛围、学习环境、学生培养等方面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管理者同样充当着教师的身份,也理应发挥出作为教师的作用。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学生的自身发展,把学生看作根本目的,而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具。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现行的一套学校管理体制似乎太功利化,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笔者了解到,某高校学生报销书费、经费,缴学杂费时经常与学校财务工作人员打交道,但几乎每次与财务管理人员交涉完之后财务管理人员恶劣的态度和言语常常给学生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似乎想与这些权力机构保持距离,就连不少年轻教师也有同感。我们必须要理解财务工作人员的辛劳,以及他们每天面对大堆的数据和账单使他们不得不严肃对待自己工作的无奈,但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否应该首先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呢?洛克特别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认为环境中某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或许会贯串人的一生。尽管我们不应该夸大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但是学校的特殊作用就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学校是一个教育场所,是一个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杜威也认为,良好的教育与良好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塑造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

如此看来,教育管理人员不是首先应该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吗?教育管理者在学校中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他们都理应首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存在,否则,教育管理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医护管理人员有何区别?笔者以为,作为医护管理人员,尽管他们的职责有别于医护人员,但是救死扶伤就是医院作为外在指向的根本功能与目的,医学知识何等重要,这是他们作为医护管理人员这个角色的必备素养;同理,作为教育管理人员,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员,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种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撇出学校以功利为目的的指向,教育管理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知识,这就要求他们首先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而存在。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2):0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33.

[3]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64.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4):12.

[5]曾山金.教育管理者的伦理品格述略[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11(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教育者管理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